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化插箱集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4596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06383.4

    申请日:2016-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化插箱集成系统,它包括安装在框架内的导风罩、风机、DC/DC转换器、控制器、燃料电池电堆和氢气管系。所述框架内腔至少分隔成三个区间,每个区间配有沿导轨移动的横托,不同的横托上分别置放配套的插箱,每个插箱都预留接口。所述燃料电池电堆作为一插箱安置在框架内前部下位处,由控制器和DC/DC转换器组成的插箱安置在框架内前部上位处。另外,在燃料电池电堆后背安装风机及配套的导风罩。所述氢气管系集成为独立的插箱安置在风机之后,从外部引入的氢气经氢气管系往燃料电池电堆输送燃料。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可拆解结构的备电电源,解决了特别地理位置处建移动主基站设备难运输的问题。

    膜电极组件和燃料电池组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1445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651333.5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电极组件和燃料电池。用在燃料电池组中的膜电极组件包括:电解质膜;形成在电解质膜的第一表面上的阳极催化剂层;形成在电解质膜的第二表面上的阴极催化剂层;堆叠在阳极催化剂层上的阳极气体扩散层;和堆叠在阴极催化剂层上的阴极气体扩散层。阳极催化剂层、阴极催化剂层、阳极气体扩散层和阴极气体扩散层具有每单位厚度相同的绝热性能。膜电极组件满足T1+T3 T4中的所有关系,其中阳极催化剂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1,阴极催化剂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2,阳极气体扩散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3,并且阴极气体扩散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4。

    夹持燃料电池组的方法
    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4712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010621519.3

    申请日:2010-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 H01M8/04089 H01M8/04753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燃料电池组的方法,包括电池组的初步夹持步骤;执行气体流率变化循环或夹持压力变化循环的电池组的预处理步骤,其中气体流率变化循环重复地改变供应到包括在初步夹持的电池组中的阳极和阴极的气体的流率,且其中夹持压力变化循环通过使用压力工具对初步夹持的电池组进行加压和释压而重复地增加和减少夹持压力;和校正由气体扩散层厚度的变化引起的夹持压力的变化的电池组的主夹持步骤,以在电池组的预处理步骤之后主要地夹持电池组。

    燃料电池堆
    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5974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1511370.8

    申请日:2021-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0)具备:单电池层叠体(14),其是多个发电单电池(12)层叠而构成的,所述发电单电池是由隔板(26)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8)而形成的;以及堆壳体(16),其收容单电池层叠体(1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