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723556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480061696.7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1 , H01M8/0258 , H01M8/02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1 , H01M8/0213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1006 , H01M8/1018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组的上下方向上使冷却的程度均匀。在燃料电池组中,在夹设于多个膜电极接合体之间的阳极侧隔板中具备:隔板中央区域,与膜电极接合体的发电区域相向;外缘部,从隔板中央区域沿外缘延伸,且具备多个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及肋,从对相邻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之间进行划分的各梁部起,跨及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与隔板中央区域之间的区域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4335407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380023117.5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智慧能量有限公司
Inventor: 彼得·戴维·胡德
IPC: H01M8/241 , H01M8/2475 , H01M8/248 , H01M8/2485 , H01M8/04007 , H01M8/04089 , H01M8/041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14 , H01M8/04067 , H01M8/04074 , H01M8/04089 , H01M8/04164 , H01M8/2415 , H01M8/2475 , H01M8/248 , H01M8/2484 , H01M8/2485 , Y02E60/50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总成,其包括呈堆叠形式的多个燃料电池板。所述堆叠限定空气入口面和/或空气出口面;以及两个相对的接合面。所述燃料电池总成还包括可拆卸盖,所述可拆卸盖被构造成可释放地接合所述两个接合面,以便限定具有所述空气入口面或空气出口面的空气腔室。
-
公开(公告)号:CN104247116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280072678.X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241 , H01M8/248 , H01M8/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65 , H01M8/006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4029 , H01M8/04074 , H01M8/241 , H01M8/248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堆(FS),其是在具有凹部(2B)和凸部(2A)的一对隔膜(2、2)之间夹持膜电极接合体(1)而形成单电池(C)、并且层叠该单电池(C)而形成的,其中,该燃料电池堆(FS)设为如下结构:在单电池(C、C)彼此之间形成有冷却液的流通空间(F),在流通空间(F)内配置有用于吸收单电池(C)之间的位移的位移吸收构件(10),位移吸收构件(10)包括具有自由端(J)和固定端(K)的弹簧功能部(10B),该位移吸收构件(10)具有用于防止弹簧功能部(10B)的自由端(J)进入凹部(2A)内的防止进入部件(2A、5),在良好地维持单电池(C)之间的位移吸收功能的同时实现了小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73734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280075106.7
申请日:2012-08-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1 , H01M8/0438 , H01M8/0449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544 , H01M8/04432 , H01M8/04552 , H01M8/2404 , H01M8/241 , H01M8/2483 , Y02E60/50 , Y02P70/56
Abstract: 为了规定监视用单元的发电性能,在具备具有多个通常单元和与通常单元相比氢气的压力损失较大的监视用单元的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制造方法中,包括:工序(a),决定监视用单元的电压范围的上限电压;工序(b),决定监视用单元的电压范围的下限电压;工序(c),基于上限电压以及下限电压,来决定监视用单元的氢气的压力损失的范围的上限值以及下限值;以及工序(d),以将监视用单元的氢气的压力损失控制在压力损失的范围内的方式,来制造监视用单元。
-
公开(公告)号:CN10584596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06383.4
申请日:2016-05-11
Applicant: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化插箱集成系统,它包括安装在框架内的导风罩、风机、DC/DC转换器、控制器、燃料电池电堆和氢气管系。所述框架内腔至少分隔成三个区间,每个区间配有沿导轨移动的横托,不同的横托上分别置放配套的插箱,每个插箱都预留接口。所述燃料电池电堆作为一插箱安置在框架内前部下位处,由控制器和DC/DC转换器组成的插箱安置在框架内前部上位处。另外,在燃料电池电堆后背安装风机及配套的导风罩。所述氢气管系集成为独立的插箱安置在风机之后,从外部引入的氢气经氢气管系往燃料电池电堆输送燃料。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可拆解结构的备电电源,解决了特别地理位置处建移动主基站设备难运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723556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80061696.7
申请日:2014-10-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241 , H01M8/0258 , H01M8/026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1 , H01M8/0213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1006 , H01M8/1018 , H01M8/241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 H01M2300/0082
Abstract: 在燃料电池组的上下方向上使冷却的程度均匀。在燃料电池组中,在夹设于多个膜电极接合体之间的阳极侧隔板中具备:隔板中央区域,与膜电极接合体的发电区域相向;外缘部,从隔板中央区域沿外缘延伸,且具备多个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及肋,从对相邻的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之间进行划分的各梁部起,跨及冷却介质供给歧管用开口与隔板中央区域之间的区域而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5514452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651333.5
申请日:2015-10-10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4/96 , H01M8/1004 , H01M8/2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004 , H01M8/04201 , H01M8/04291 , H01M8/1062 , H01M8/1067 , H01M8/1213 , H01M4/96 , H01M8/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膜电极组件和燃料电池。用在燃料电池组中的膜电极组件包括:电解质膜;形成在电解质膜的第一表面上的阳极催化剂层;形成在电解质膜的第二表面上的阴极催化剂层;堆叠在阳极催化剂层上的阳极气体扩散层;和堆叠在阴极催化剂层上的阴极气体扩散层。阳极催化剂层、阴极催化剂层、阳极气体扩散层和阴极气体扩散层具有每单位厚度相同的绝热性能。膜电极组件满足T1+T3 T4中的所有关系,其中阳极催化剂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1,阴极催化剂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2,阳极气体扩散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3,并且阴极气体扩散层在堆叠方向上的厚度定义为T4。
-
公开(公告)号:CN10244712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010621519.3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1058 , H01M8/2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8 , H01M8/04089 , H01M8/0475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燃料电池组的方法,包括电池组的初步夹持步骤;执行气体流率变化循环或夹持压力变化循环的电池组的预处理步骤,其中气体流率变化循环重复地改变供应到包括在初步夹持的电池组中的阳极和阴极的气体的流率,且其中夹持压力变化循环通过使用压力工具对初步夹持的电池组进行加压和释压而重复地增加和减少夹持压力;和校正由气体扩散层厚度的变化引起的夹持压力的变化的电池组的主夹持步骤,以在电池组的预处理步骤之后主要地夹持电池组。
-
公开(公告)号:CN11459746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111511370.8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75 , H01M8/2465 , H01M8/2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堆。燃料电池堆(10)具备:单电池层叠体(14),其是多个发电单电池(12)层叠而构成的,所述发电单电池是由隔板(26)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28)而形成的;以及堆壳体(16),其收容单电池层叠体(14)。
-
公开(公告)号:CN119222830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60039.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IPC: F25B15/06 , H01M8/241 , H01M8/04029 , C02F1/04 , C02F1/14 , C02F1/00 , C02F1/16 , F25B41/40 , F24S10/0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氢电热冷多能耦合领域,公开一种氢电热冷多能耦合集成系统及其变负荷运行方法,集成系统包括:PEMFC单元、太阳能集热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和冷却水罐首尾依次相连组成第一循环水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和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装置的水路上设置有三通阀,三通阀还与冷却水罐的一个入口相连,使PEMFC单元、太阳能集热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和冷却水罐组成第二循环水路;PEMFC单元用于按照用户侧负荷需求运行供电并排出冷却水,冷却水沿第二循环水路循环参与制冷和制热,或分为两路分别沿第一循环水路和第二循环水路参与制冷和制热。本申请能提高电堆废热利用率以及集成系统的制冷和制热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