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解质膜
    1.
    发明公开
    固态电解质膜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993589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11344405.1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它由带状无纺布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复合而成。所述无纺布表面涂覆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本发明的技术核心是正确选用无纺布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骨架,充分利用无纺布纤维组织来弥补相配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强度不足问题,同时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再加上无纺布上涂覆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容易填充到无纺布的孔隙中,因此消除了固态电解质膜的空隙,从而显著提高了固态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本发明应用的无纺布是带状产品,盘绕形式便于实现卷对卷生产模式,此模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析锂的改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682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74815.3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析锂的改善方法,它包括下列工序:1、待电芯注入电解液后,先在45℃条件下搁置24~48h,后在常温环境下静置15~36h;2、对电池先作热压,后作冷压,在真空条件下电池作第一次排气;3、在电池完成第一次排气后实施预充电;4、接着将电池送入高温柜中作老化处理;5、在真空条件下作第二次排气,顺作整形;6、最后作电池分容。该方法新增高温老化和顺序施加的热压和冷压工序,能够显著改善电池的正负极隔膜界面贴合质量,特别是在负极界面上形成致密的SEI膜,使得负极界面不存在析锂问题,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工程用车载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19372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75127.9

    申请日:2018-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32 H02J7/0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用车载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它包括电池系统、双向逆变器、软启动器、高压控制箱和车载12V电源。所述高压控制箱内置电池管理系统BMS。所述电池系统通过双向逆变器再经软启动器连接高压控制箱,构成交流充电或放电电路。电池系统直接与高压控制箱连接构成直流充电电路。所述电池管理系统BMS通过CAN通讯与电池系统连接,另外通过RS485与双向逆变器连接。所述车载12V电源是电池系统、双向逆变器和高压控制箱低压供电电源。本发明运行时无污染排放,改善施工环境。再加上供电接口多,供电方式灵活,不受时间、地点影响,特别适合野外施工工程配套。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化插箱集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84596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06383.4

    申请日:2016-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块化插箱集成系统,它包括安装在框架内的导风罩、风机、DC/DC转换器、控制器、燃料电池电堆和氢气管系。所述框架内腔至少分隔成三个区间,每个区间配有沿导轨移动的横托,不同的横托上分别置放配套的插箱,每个插箱都预留接口。所述燃料电池电堆作为一插箱安置在框架内前部下位处,由控制器和DC/DC转换器组成的插箱安置在框架内前部上位处。另外,在燃料电池电堆后背安装风机及配套的导风罩。所述氢气管系集成为独立的插箱安置在风机之后,从外部引入的氢气经氢气管系往燃料电池电堆输送燃料。本发明是一种具有可拆解结构的备电电源,解决了特别地理位置处建移动主基站设备难运输的问题。

    硬壳锂离子电池组串并联切换的PACK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56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560441.1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壳锂离子电池组串并联切换的PACK方法,它按下列步骤进行:a、一组为偶数同规格的硬壳锂离子电池分两行排列;b、电池组运行前,将两行排列的硬壳锂离子池用带绝缘把手的导线板作并联连接,便于组内各单体电池主动均衡调节电压及荷电状态;c、运行前,先切断外部电路;d、将原并联的电池组切换成串联连接,电池组在串联状态下正常运行。本方法应用刀闸式开关作切换,切换操作容易、快捷。电池组经过并连阶段,有利于电压偏高的单体电池主动给电压偏低的单体电池充电,从而实现组内各单体电池均衡的目的。

    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合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75546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599097.7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合浆工艺,它以重量份为单位量取既定组分,并通过下列步骤实现批量生产:首先按组分量取NMP和PVDF并投入到搅拌机内作分散,然后在真空条件下静置陈化。将制成的PVDF胶液投入到混料罐中,加入按组量取的活性物质,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加入按组分量取的活性物质,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加入按组分量取的导电剂,继续在真空条件下搅拌,最后加入剩下的NMP,在真空条件下搅拌。匀浆完毕,倒出的正极浆料用150目滤网过滤,备用。本发明在合浆过程中采用两步工艺分散,能够高效消除原料的粘结或团聚,从而提高了浆料的均一性和正极材料的利用率,制成的正极浆料能够显著提升配套的功率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性能。

    锂离子电池注液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82448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599090.5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量计算方法,该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a、往组装成型的锂离子电池中注入常规量m1的电解液;b、注酸后至封装前对锂离子电池游离态电解液进行收集,收集量为m2。c、计算修正注液量m3=m1-m2;d、测量锂离子电池内置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各自的吸液量m4。e、最佳注液量;本发明计算方法简便,而且计算结果精确,有利于界定最佳注液量,这样既减少电解液的浪费,又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节约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