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外置护层的电池芯

    公开(公告)号:CN107919443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318302.3

    申请日:2017-12-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H01M2/024 H01M10/0525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外置护层的电池芯,它包括压板、卷芯、正极片、负极片和胶带。所述卷芯内腔插装相间排列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卷芯采用层叠式安装结构。所述压板是一种用绝缘材质制成的矩形薄板,长边和宽边尺寸均比卷芯对应边尺寸至少大1.0mm,层叠的卷芯上下端面各安置一片压板。所述胶带搭接位于上下层的压板,构成上下层压板对层叠卷芯的约束结构。此种约束结构促成层叠的卷芯之间更靠实,这样有利于增加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本发明中的压板平面稍大于卷芯,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电池芯装壳时具有护导作用,可避免卷芯外置绝缘层无故被撞,因此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短路率。

    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组分及混料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930116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129697.7

    申请日:2018-09-27

    Inventor: 段好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组分,它按质量百分比计量下列组分:正极活性物质88~97%、导电剂1.5~6%、粘结剂1.5~6%,在组分之外还要置备工艺性用的NMP溶剂。本发明还包括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混合工艺,它包括制胶、干混、匀浆、添加导电剂、分散和过滤工序。本发明组分配置合理,混料工艺有效促成浆料组分颗粒之间相互研磨、撞击,从而提升分散结果,有利于制成的浆料组分分布一致性。经上述混粒工艺后,促成导电剂和正极活性材料组分相互包容性混合,再在湿混过程中添加预留的导电剂,经高速搅拌分散促使导电剂充分散开,此效果有利于形成导电网络,从而达到提升正极浆料导电性能的目的。

    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析锂的改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26828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274815.3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界面析锂的改善方法,它包括下列工序:1、待电芯注入电解液后,先在45℃条件下搁置24~48h,后在常温环境下静置15~36h;2、对电池先作热压,后作冷压,在真空条件下电池作第一次排气;3、在电池完成第一次排气后实施预充电;4、接着将电池送入高温柜中作老化处理;5、在真空条件下作第二次排气,顺作整形;6、最后作电池分容。该方法新增高温老化和顺序施加的热压和冷压工序,能够显著改善电池的正负极隔膜界面贴合质量,特别是在负极界面上形成致密的SEI膜,使得负极界面不存在析锂问题,从而提高了电池的性能。

    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外置护层的电池芯

    公开(公告)号:CN207705244U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721719731.7

    申请日:2017-12-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外置护层的电池芯,它包括压板、卷芯、正极片、负极片和胶带。所述卷芯内腔插装相间排列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卷芯采用层叠式安装结构。所述压板是一种用绝缘材质制成的矩形薄板,长边和宽边尺寸均比卷芯对应边尺寸至少大1.0mm,层叠的卷芯上下端面各安置一片压板。所述胶带搭接位于上下层的压板,构成上下层压板对层叠卷芯的约束结构。此种约束结构促成层叠的卷芯之间更靠实,这样有利于增加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本实用新型中的压板平面稍大于卷芯,这样的结构设计便于电池芯装壳时具有护导作用,可避免卷芯外置绝缘层无故被撞,因此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短路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67554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62009.7

    申请日:2014-07-28

    Inventor: 段好强 吴宏亮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结构,包括外边框和内筋条,所述内筋条细而密,其厚度或直径小于等于外边框厚度的1/2,但大于等于1.2mm,内筋条间距为5~15mm,外边框内部设有厚度与外边框一致的粗筋条。本发明用于制作蓄电池极板,涂膏时厚度易控制,一致性好;筋条与铅膏接触面积大,改善电流分布,铅膏与筋条距离近,减缓铅膏软化带来的容量损失,从而提高电池性能和使用寿命。

    双向防渗式铅衬套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450069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1005567.3

    申请日:2016-1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防渗式铅衬套,它呈法兰状构件,中央设有轴向锥套,锥套外连接一道径向伸出的圆边,在圆边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2~5道凹凸相间的一体化同心圆,圆边的外壁上至少设有一道径向伸出的一体化台肩,由此组成双端面防渗结构与轴向防渗结构一体化结构。本发明的结构特征是主体防渗结构设在端面上,该结构与现有技术的轴向防渗结构位置上相差90°,此位置调整带来的最大好处是实现双面设置防渗结构,并且仍然保留部分轴向防渗结构,在双重防渗结构的作用下,彻底解决铅酸蓄电池壳体铅衬套处渗酸问题。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集中排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453857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23448.3

    申请日:2014-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 H01M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阀控式铅酸蓄电池集中排气结构,包括电池上盖、上盖板和导气机构。在上盖板上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三通或者L型导气机构,安装孔向着上盖的一侧有圆筒状凸起,上盖的相应部位有圆形凹槽,所述凹槽与凸起之间有间隙,凸起端部有缺口。本发明用于电池集中排气,安装连接方便,排气均衡通畅,且便于清灰防堵,不易损坏,安全可靠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