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固体电池界面接触的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19697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986624.3

    申请日:2018-08-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固体电池界面接触的方法,它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将半成品固体电池放置到60℃~80℃环境中加热,取用专配的聚氧化乙烯溶液,在于-70KPa以下的真空环境下,将量取的聚氧化乙烯溶液分次注入到半成品固体电池中;每次注入后仍然保持真空至少1min,然后改为加压工况;接着转至60℃~80℃、-70KPa以下环境中静置,最后在室温环境下固化成固态电池成品。本发明在固态电池内的活性物质与固态电解质界面之间,通过注入具有易流淌特性的聚氧化乙烯溶液,待干燥处理后通过填充界面空隙后改善固固界面结合质量,使锂离子传输通道更加畅通,可显著提高固态电池的循环寿命。

    固态电解质膜
    4.
    发明公开
    固态电解质膜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993589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11344405.1

    申请日:2018-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电解质膜,它由带状无纺布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复合而成。所述无纺布表面涂覆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本发明的技术核心是正确选用无纺布为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的骨架,充分利用无纺布纤维组织来弥补相配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强度不足问题,同时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再加上无纺布上涂覆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容易填充到无纺布的孔隙中,因此消除了固态电解质膜的空隙,从而显著提高了固态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本发明应用的无纺布是带状产品,盘绕形式便于实现卷对卷生产模式,此模式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化成效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10594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157315.7

    申请日:2017-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化成效果的方法,该方法中化成分两个阶段进行。化成第一阶段用小于额定值的电流对电池进行限额充电,然后将电池置于对辊机内进行辊压,经辊压的电池置于干燥环境中排气。化成第二阶段用于许可额定值电流对电池进行定量充电,化成结束后,在常温条件下静置1.0~2.0h即可转入下一道工序继续作业。在发明将电池的化成分两阶段实施,它在生产过程有两大益处,重点是化成第一阶段的电池经辊压后,一方面机械性挤出内部的水汽,由此显著优化了电池正负极片生成SEI膜的成形条件,有利于得到致密度相等的SEI膜。另一方面给外置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整形,这样既能提高化成效果,又能改善外观质量。

    硬壳锂离子电池组串并联切换的PACK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55673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811560441.1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壳锂离子电池组串并联切换的PACK方法,它按下列步骤进行:a、一组为偶数同规格的硬壳锂离子电池分两行排列;b、电池组运行前,将两行排列的硬壳锂离子池用带绝缘把手的导线板作并联连接,便于组内各单体电池主动均衡调节电压及荷电状态;c、运行前,先切断外部电路;d、将原并联的电池组切换成串联连接,电池组在串联状态下正常运行。本方法应用刀闸式开关作切换,切换操作容易、快捷。电池组经过并连阶段,有利于电压偏高的单体电池主动给电压偏低的单体电池充电,从而实现组内各单体电池均衡的目的。

    锂离子电池电极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42319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811559318.8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所述电极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所述正极片由集流体、浆料薄膜和富锂氧化物组成。所述负极片由集流体、粘结剂和浆料薄膜组成。负极片结构中因添加了粘结剂,一方面显著提高了集流体与外喷涂浆料薄膜的附着力,另一方面因粘结剂内含锂粉,在锂电池化成期间粘结剂释放锂源,再加上集流体上外涂的粘结剂具有抗蚀功能,使得负极片表面不易生成SEI膜,自然减少正极锂离子损耗速率。本发明中的正极片最外层是富锂氧化物,锂电池化成期间消耗的是富锂氧化物,不是浆料薄膜。采用上述技术措施,能够有效提高锂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及能量密度,从而达到提高锂电池循环寿命的目的。

    一种活性炭微孔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5276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0885074.0

    申请日:2019-09-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性炭微孔保护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将活性炭与填充溶剂混合,使得填充溶剂将活性炭微孔填充;再将活性炭与填充溶剂混合物放入真空超声波装置中,使得填充溶剂能够完全分散填充;分散填充完成之后,将分散填充好的活性炭过滤出来,除去游离的填充溶剂,制作电极;电极制作完成后,通过烘箱加热,将活性炭微孔中的填充溶剂挥发,活性炭微孔恢复活性。本发明采用易挥发溶剂,成本低,制备加热完成后所有的活性炭微孔均为活性孔,提高了活性炭微孔的利用率,提高了电容量。电极制备过程与传统工艺一致,微孔恢复可代替传统工艺的极片烘烤工序,适合批量使用。

    一种自给充装的燃料电池氢气供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77376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662779.3

    申请日:2014-1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给充装的燃料电池氢气供气系统。该系统包括氢气产生单元、氢气储存及供应单元,所述氢气产生单元产生氢气,经过增压泵进入氢气储存及供应单元;氢气储存及供应单元存储氢气并将氢气提供给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中反应时最终生成的水又提供给所述氢气产生单元,以用于继续制造氢气。采用本发明,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运行成本低,免维护,能耗低,应用前景广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