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板材轧制轧辊装置
    4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72623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09293.6

    申请日:2011-01-17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板材轧制轧辊装置,包括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直径小于下辊,所述上辊至少为两个,并沿下辊周向并列设置,镁合金坯料咬入第一个轧辊后,沿下辊圆周方向向前输送,使咬入第二轧辊前镁合金板的进入方向发生变化,在后方轧辊的轧制下,形成晶粒取向倾斜的镁合金板材,有利于提高板材的冲压性能。另外,通过多个轧辊连续轧制,辊间间隙由前至后逐渐减小,可使轧制的厚度减小量增加,相对于只有一对轧辊的轧辊装置,轧制效率大大提高。

    一种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76703C

    公开(公告)日:2008-03-26

    申请号:CN200610054190.0

    申请日:2006-04-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Inventor: 蒋斌 王健 欧忠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合金复合材料由合金粉末和碳化物纳米颗粒组成或由合金粉末和氧化物纳米颗粒组成,其中(1)复合材料的合金粉末为(以下为质量份计):Al为2~10份;Zn为0.1~1份;Mn为0.02~0.4份;Mg为88.60~97.88份;(2)碳化物或氧化物纳米颗粒的加入量为复合材料合金粉末质量的0.5~10.0%。本发明材料颗粒分布和基体组织细小均匀织细小、基体与增强纳米颗粒之间的结合紧密、纳米颗粒分布均匀,增强相不偏聚、基体相的化学成分不偏析。其制备方法所得的镁合金材料具有优良强塑性,并且设备简单,成本较低。

    双辊连铸镁合金薄带浇铸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0368120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510057419.1

    申请日:2005-12-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铸造领域,涉及一种双辊连铸镁合金薄带浇铸装置。铸辊的两个端面通过支撑结构支撑连接侧封板,挡板沿铸辊轴向放置在铸辊表面且与侧封板固定连接形成四周封闭的顶端高于铸辊顶端的矩形槽,该矩形槽用紧固装置加固,挡板下端与铸辊直接接触,其接触面为弧面;挡板的工作面面向两个铸辊间的辊缝,挡板工作面的背面连接有功能板,功能板的底面与铸辊紧密配合。本发明装置能大幅度提高熔池液面高度,易于实现潜入式浇注,大大减弱双辊连铸工艺中浇铸时熔体对熔池的冲击,熔池液面稳定,浇注工艺稳定,使熔池表面保护膜不与旋转的铸辊接触,提高铸带坯质量。

    镁合金薄带坯的连铸工艺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748907A

    公开(公告)日:2006-03-22

    申请号:CN200510057334.3

    申请日:2005-10-21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薄带坯的连铸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合金坯预热后,在熔剂作用下在熔化炉内进行熔炼;浇铸前侧封系统预热到400~450℃,熔体温度在650~680℃下,转入中间包在熔剂作用下保温静置15~30分钟,然后在保护气体作用下通过熔体布流装置进入等径立式双辊连铸机,铸辊预留辊缝为0mm,保持熔池高度为100~350mm,潜入方式浇铸;铸轧时铸机的铸造速度为20~100m/min,薄带坯离开铸辊后在保护气体作用下进入夹送辊,铸出的镁合金薄带厚度为1.0~3.5mm。本发明能直接从液态镁合金生产出镁合金薄带坯,铸出的薄带坯表面质量良好,内部组织结构均匀,有利于后续轧制加工,有工艺流程短,成本低的优点。

    双辊薄带连铸机辊面的涂镀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93538A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200510020466.9

    申请日:2005-03-05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辊薄带连铸机辊面的涂镀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刷镀的方式在铸辊辊面涂镀金属层,其方法是:先清洗铸机辊面区域;在工作电压分别为14-16V、18-20V、22-24V、16~24V,镀笔相对铸辊的运动速度分别为10-14转/分钟、12-16转/分钟、12-16转/分钟、14~20转/分钟条件下分别进行电化学净化、电化学活化、镀结合层和涂镀含纳米颗粒的镍工作层。本发明对铸辊辊面进行涂镀金属层,镀层沉积速率快,铸辊镀覆所需时间短;且镀层硬度高,抗热疲劳性能好,可大大延长铸辊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镀覆成本较低,有操作工艺简单,灵活的优点。

    一种镁合金复合棒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27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86271.2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复合棒材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纯Mg铸锭从端面车削出多个与铸锭的轴向呈一定夹角的孔;S2、将Mg‑RE‑Zr合金棒材过盈配合在纯Mg铸锭的孔中,形成镁合金复合棒材坯料;S3、镁合金复合棒材坯料预热挤压制得镁合金复合棒材。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同基体材料纯Mg铸锭与Mg‑RE‑Zr合金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复合,复合界面相容性更好,在挤压过程中会发生明显元素扩散,细化界面处晶粒尺寸,使界面处实现冶金结合,界面结合力增加,也充分发挥了镁合金轻量化的优势;镁合金含有稀土元素,改变了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织构取向,提高室温塑性变形能力,同时改善合金的拉压不对称性及各向异性。

    一种轻质高强镁合金的旋锻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46147B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111591839.3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高强镁合金的旋锻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获取以下原材料:准备纯镁锭、纯铝锭、镁锂中间合金、纯锡粒或镁锰中间合金;B)以步骤A)获取的纯镁锭、纯铝锭、镁锂中间合金、纯锡粒或镁锰中间合金制备合金熔体;C)以步骤B)制备所得的合金熔体进行浇铸成型,获得合金铸锭;D)对步骤C)中的合金铸锭进行热处理和挤压成型,获得镁合金的挤压棒材;E)将步骤D)中获得的挤压棒材通过多道次的旋转模锻变形处理,最终获得棒状的镁合金材料。本发明通过引入第二相颗粒,再结合挤压处理和旋转模锻工艺,制备所得的轻质高强镁合金,其屈服强度达到235‑326MPa,抗拉强度为270‑398MPa;延伸率为17.0‑24.1%;密度为1.535‑1.669g/cm3。

    镁合金及其中高热稳定细小粒子的原位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54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56030.4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镁合金及其中高热稳定细小粒子的原位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取Mg‑RE系合金、纯Al为原材料;对Mg‑RE合金和纯Al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表面油污与氧化物;将表面处理后的Mg‑RE系合金和纯Al进行固相复合,得到Mg‑RE/Al复合材料;对Mg‑RE/Al复合材料进行扩散退火,以促进Al元素和RE元素之间的扩散反应,进而在Mg‑RE/Al复合材料中原位生成尺寸细小的高热稳定Al‑RE粒子。将Mg‑RE合金与纯Al进行固相复合,并通过热处理促进元素扩散反应的发生,在Mg‑RE/Al复合材料中生成大量细小的Al‑RE第二相粒子(40nm~300nm),其尺寸远小于传统熔体中生成的第二相粒子,具有更为显著的高温强化效果。

    多元合金枝晶生长及溶质演化过程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78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30624.3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合金枝晶生长及溶质演化过程模拟方法,包括:首先,求解待模拟多元合金的热力学参数、物性参数、以及动力学参数。然后,设定模拟过程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并确定参与模拟的相场模拟参数。最后,基于设定的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和相场模拟参数,根据待模拟多元合金的热力学参数、物性参数和动力学参数,通过多相场模型模拟多元合金枝晶的生长及溶质演化过程,从而实现多元合金枝晶偏析的预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