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机体、发动机机体组件和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08153188U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20336214.X

    申请日:2018-0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机体、发动机机体组件和发动机,该发动机机体设有:用于定位主轴承盖的第一定位孔和用于定位止推主轴承盖的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的孔径与第二定位孔的孔径不相等。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发动机机体,通过使第一定位孔的孔径与第二定位孔的孔径不等,当主轴承盖定位在第二定位孔处时会出现无法定位的情况,当止推主轴承盖定位在第一定位孔处时也会出现无法定位的情况,则避免了主轴承盖与止推主轴承盖的放反,从而防止了主轴承盖和止推主轴承盖装反。

    一种发动机及其发动机水套

    公开(公告)号:CN207554204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1433687.3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及其发动机水套,其中,发动机水套包括水套本体,水套本体上开设有用于与冷却水泵连通的主进水口以及环绕各机体缸孔内壁布置的冷却腔,各冷却腔相互连通且开设有独立的分进水口,主进水口与各分进水口通过分水腔连通,分水腔横跨于各机体缸孔内壁;在应用时,冷却液自主进水口先流入分水腔中,经分水腔分流后分别从各个分进水口流入各缸冷却腔进行冷却,通过分水腔的缓冲,能够使进水流速水压趋于平稳,经过分水腔的缓冲分流后,冷却液从各个分进水口流入各冷却腔,从而保证各冷却腔中的冷却液流速流量均匀,压力稳定,使各缸得到的冷却量均匀一致,达到改善冷却效果的目的。

    一种机体
    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35823U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20823100.4

    申请日:2015-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体,包括缸体和缸套,缸体与缸套之间设有冷却腔,冷却腔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冷却腔和下冷却腔,缸体上设有与上冷却腔连通的冷却水进水孔和用于将上冷却腔与待安装的缸盖的进水道连通的冷却水出水孔,缸体上设有用于将下冷却腔与待安装的缸盖的回水道连通的冷却水回水孔和缸体出水孔。使用时温度较低的冷却水全部先用来冷却气缸套顶部,然后进入气缸盖进行冷却,从气缸盖流回的冷却水对气缸套底部进行冷却,这样使得冷却水能充分的对气缸套顶部进行冷却,达到了冷却水合理利用的最大化。经试验证明,此种冷却方式确实达到了很好的冷却效果,保证气缸套顶部可以得到充分的冷却,降低发动机的故障发生率。

    气缸套固定结构
    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691919U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20282419.0

    申请日:2015-05-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缸套固定结构,包括设有安装孔的气缸体,安装孔内安装有气缸套,气缸套上部环设有卡台,卡台卡装在安装孔上部设置的支撑肩上,安装孔与气缸套之间套装有密封圈,安装孔内表面与气缸套外表面之间在卡台与密封圈之间的轴段处设有间隙从而形成冷却液腔,密封圈设置在安装孔或气缸套的中部,气缸体安装孔内表面对气缸套下部定位支撑。通过在气缸套下部设置定位段和卡紧段使气缸套与安装孔下部增加固定点,防止柴油机运转过程中产生过大振动,且由于定位段与安装孔之间设有气体冷却腔,气缸体内混杂的油气通过冷却通道进入气体冷却腔,从而冷却气缸套下部,达到冷却与固定的平衡。

    一种无缸套缸体及发动机
    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533244U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022892237.9

    申请日:2020-12-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缸套缸体及发动机,该无缸套缸体包括机壳体,所述机壳体上形成有缸筒,所述缸筒具有圆柱形缸孔,所述缸孔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可在所述缸孔内做往复运动,沿所述缸孔的周向方向,所述缸筒的侧壁受到所述活塞运动产生的作用力越大的区域的壁厚越厚。该无缸套缸体能够根据发动机运行时缸孔受力情况,优化缸孔结构,采用缸筒非等壁厚、等刚度设置,可以减小缸筒变形不均的问题,保证缸孔圆度和圆柱度,从而可以避免缸孔“失圆”,避免因为缸孔异常磨损等导致的机耗高、漏气量大等问题。

    连接结构及车辆
    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820649U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922325489.0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及车辆,用于连接发动机与变速箱,该连接结构包括齿轮室罩壳和飞轮壳,齿轮室罩壳设置成用于与发动机可拆卸连接,飞轮壳设置成用于与变速箱发可拆卸连接,齿轮室罩壳与飞轮壳可拆卸连接,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结构,将齿轮室罩壳与飞轮壳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设置,将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连接分割为齿轮室罩壳与发动机之间的可拆卸连接、齿轮室罩壳与飞轮壳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和飞轮壳与变速箱之间为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解决了因飞轮端齿轮系总成占据空间无法实现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可靠连接的问题。

    一种止推片润滑结构、一种止推片与一种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07554563U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21434032.8

    申请日:2017-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止推片润滑结构,包括:开设于机体上的并且与机体油道连通的机体油孔,机体油孔的末端开口于机体端部的止推片安装面;开设于止推片的钢背面的止推片油道,止推片油道与机体油孔对应布置且相互连通;贯穿设置于止推片的出油孔,出油孔的一端连通于止推片油道且另一端开口于止推片的合金层表面。本方案在不减小止推片主工作面的工作面积的前提下,对止推片进行强制润滑,提高了止推片的冷却及润滑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止推片和一种发动机。

    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电控调节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5297712U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521056602.5

    申请日:2015-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活塞冷却喷嘴电控调节机构,其包括供油主管路、喷油副管路以及连接在两者之间的衔接管路,供油主管路在与衔接管路的连接部位设置有柱塞腔,柱塞腔内滑动安装有可由弹簧驱动将衔接管路入口封闭的柱塞,柱塞腔的后部敞口且敞口上安装有电磁阀,柱塞上开设有用于将柱塞腔的后部与前部导通的贯通孔;柱塞为前端封闭、后部敞口的筒体,贯通孔开设在柱塞的前端壁上,弹簧的前端插装在柱塞后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控制冷却喷油量且整体结构简单、操控方便、运行稳定可靠。

    止推片
    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878287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527671.3

    申请日:2015-0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推片,包括半圆弧形止推片本体,所述止推片本体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一储油槽,且所述储油槽内具有一与所述止推片本体的相对侧贯通的通油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实现对止推片本体的强制润滑,大大提高了润滑效果,防止止推片的磨损,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

    油底壳
    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783162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389256.6

    申请日:2015-06-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底壳,包括连为一体的浅油池和深油池,所述浅油池的池底内壁对应设有若干第一加强筋,所述深油池靠近所述浅油池的池底内壁处设有若干第二加强筋,且所述深油池的池底内壁其余部分设有若干第三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均包括一从浅油池的池底内壁从内向外凸的凹槽,且凹槽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倾斜弧面体,且倾斜弧面体的低端与对应的凹槽的连接处为平滑过渡的一体结构;第二加强筋均为从深油池的池底外壁从外向内凸的方形凸起;第三加强筋均为从深油池的池底外壁从外向内凸的长条形凸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效提高油底壳的模态强度,减轻油底壳的重量,可实现挡油,减少使用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