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高效光热蒸汽转换的多孔木炭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780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710684250.5

    申请日:2017-08-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高效光热蒸汽转换的多孔木炭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木块干燥;然后放入石英管式炉中,氮气氛围保护下300~900℃高温热解碳化,获得碳化的整块木炭;2)将步骤1)获得的碳化的整块木炭沿垂直木炭孔道方向切割或打磨,获得厚度为1~3mm的木炭片;3)将步骤2)制备的木炭片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干净,烘干获得多孔木炭片。本发明获得的木炭片具有规则的孔道,有益于蒸汽的流动,同时和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够保证热量传递给水;对250~2500nm范围内光吸收率可达95%以上,在1kW·m-2光强下,光热蒸汽效率最高可达91.2%。同时,成本低,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可用于污水处理、海水淡化等方面。

    一种精准尺寸控制超小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4114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1115392.1

    申请日:2016-12-07

    Inventor: 苗蕾 王海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9/24 B22F1/0018 B82Y30/00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准尺寸控制超小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硝酸银为前驱体,多元醇为溶剂兼为还原剂,在稳定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诱导剂硝酸镍作用下,使用微波辐照为热源,通过控制反应物浓度、比例、微波辐照时间和温度,快速、精准控制胶粒尺寸连续生长进程,达到超小粒径尺寸的精准控制,生产周期短、工艺简便、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易批量化生产,得到的纳米银颗粒粒径范围为1.91-30.5nm,最小直径仅1.91nm,达到纳米级尺度到原子级过度尺寸,接近纳米极限尺寸,产品纯度高、粒径分布均匀,变异系数4.7-17.3,稳定性和单分散性强,为超小纳米颗粒的化学和物理特性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开发提供了条件。

    一种柔性硅基纳米薄膜热电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05870314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63449.6

    申请日:2016-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28 H01L35/12 H01L35/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柔性硅基纳米薄膜热电器件,包括柔性玻璃基底,在所述柔性玻璃基底上设置有硅基纳米薄膜热电臂、石墨烯电极、石墨烯涂层,所述硅基纳米薄膜热电臂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沉积在所述柔性玻璃基底上,所述硅基纳米薄膜热电臂之间采用石墨烯电极进行连接。本发明采用柔性玻璃基底,沉积在基底表面的纳米硅基薄膜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高温快速退火工艺,有利于量子点和超晶格的生成,大幅提高硅基纳米薄膜热电性能。

    一种中低温光热电协同催化氧化VOCs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9890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10491960.2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光热电协同催化氧化VOCs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通过热电材料对二氧化钛纳米管外表面修饰,然后利用真空辅助超声浸渍的方法结合焙烧等工艺制备了热电材料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限域过渡态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元的中低温光热电协同催化氧化VOCs的催化剂,构建热电‑限域协同光热催化氧化构效体系,充分利用光能、热能及电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光‑热‑电协同来有效调控纳米管限域组元的催化特性从而实现对内嵌过渡态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元的电子特性与结构的调控,实现光能利用的最大化及性能的最优化,实现中低温高效快速催化氧化VOCs。

    一种基于深硅刻蚀的柔性硅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08154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1910995909.8

    申请日:2019-10-18

    Inventor: 彭英 苗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硅刻蚀的柔性硅片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基于深硅刻蚀的柔性硅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清洗后的硬质硅片非刻蚀面涂覆导热硅油,使硬质硅片吸附在工作台上,通过深硅刻蚀工艺刻蚀硬质硅片到设计厚度,所述的深硅刻蚀工艺参数为,刻蚀气体流量为80‑300sccm,保护气体的流量为10‑30sccm,工艺总时间为45‑90min,硅刻蚀速度为1‑10μm/min,待刻蚀完成后,去除刻蚀硅片上的导热硅油后,获得柔性硅片。本发明提出的柔型硅片的制备方法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工艺稳定,适合大规模量产,且制备得到的柔性硅片柔韧性很好,能够满足柔性半导体器件的工艺需求,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一种柔性异形厚膜热电器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0060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31548.5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异形厚膜热电器件的制备方法,通过改变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件(TEG)内部的热电臂的柔性和异形,一方面可以利用硒化银等热电材料的优异的力学性能,一方面节省原料和提高热电转换性能,提升器件的输出功率,在经过热压焊接工艺来制得具有高输出功率的柔性异形厚膜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矩形热电臂的热电发电机热导率较高、生产成本较高、薄膜柔性型的热电发电器件的输出功率低和刚性器件难以应用到可穿戴设备上的问题。

    一种中低温光热电协同催化氧化VOCs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9890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491960.2

    申请日:2021-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低温光热电协同催化氧化VOCs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首先通过热电材料对二氧化钛纳米管外表面修饰,然后利用真空辅助超声浸渍的方法结合焙烧等工艺制备了热电材料表面修饰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限域过渡态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元的中低温光热电协同催化氧化VOCs的催化剂,构建热电‑限域协同光热催化氧化构效体系,充分利用光能、热能及电能之间的相互作用,光‑热‑电协同来有效调控纳米管限域组元的催化特性从而实现对内嵌过渡态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元的电子特性与结构的调控,实现光能利用的最大化及性能的最优化,实现中低温高效快速催化氧化VOCs。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