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激光加热辅助切削铍材的刀具

    公开(公告)号:CN11205926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66539.8

    申请日:2020-09-15

    Inventor: 王宇 姜忠南

    Abstract: 铍材的价格昂贵,在200℃以下时,与普通有色金属相比机械加工性能较差,难以实现高效快捷以及高质量的加工,在常规切削加工中,经常会出现局部断裂和锐边崩边的缺陷,为提高铍材料的机械加工质量,可采用激光加热辅助切削的方法,由此便对用于切削的刀具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加热辅助切削铍材的刀具,包括刀头、尾座、刀齿、刀片、螺钉,该刀具切削轻快、能抑制积屑瘤的产生、利于排屑,对于机床功率要求较低,非常适用于小功率和刚度低的机床,提高了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抗冲击能力。

    一种鱼骨形CuBr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396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310664055.1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鱼骨形CuBr纳米晶及其制备方法,制备包括:室温下将CuCl2溶液与盐酸溶液按比例混合;按照一定剂量比加入KBr粉末和抗坏血酸溶液;超声反应10‑20分钟;所得白色沉淀经过固液分离,清洗烘干后即为鱼骨形CuBr纳米晶。相比于其他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不需要加热,合成时间短,仅10‑20分钟可快速获得目标产物,整个制备不需要充入气体保护。相比于同类CuBr,本发明提供的鱼骨形CuBr抗氧化性高,存储与运动壶成本低。此外,鱼骨形结构不易团聚具,比表面积较高,有助于CuBr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一种利用原位-溶胶掺杂制备PI/SiO2复合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39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0288659.6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原位‑溶胶掺杂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复合薄膜的方法。利用正硅酸乙酯在PI前驱体中易于均匀分散的特点,提高了SiO2在PI中分散性。首先,将纳米SiO2与4,4’‑二氨基二苯醚分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和正硅酸乙酯后得到成膜液。然后,成膜液通过流延工艺加工成膜并加热处理,得到PI/SiO2复合薄膜。与未添加正硅酸乙酯所得PI/SiO2复合薄膜相比,本方法获得PI/SiO2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为114兆帕,提高了21%,击穿场强可达208千伏/毫米,提高了6%。通过本方法制备的PI/SiO2复合薄膜的耐电晕寿命可达101分钟,是纯PI的20倍。

    静压推力轴承偏载工况下油膜润滑性能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83924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910332243.8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静压推力轴承偏载工况下油膜性能模拟方法,本发明主要涉及双矩形腔静压推力轴承偏载工况下油膜润滑性能的模拟方法。本发明要解决静压推力轴承在偏载工况下无实际有效的方法来模拟油膜润滑性能的问题。该方法是通过:1、通过UG建立6个对称双矩形油垫模型;2、将模型导入ANSYS ICEM CFD软件中,创建油膜模型part,创建拓扑结构划分结构网格;3、查看模型的点和线与block的点与线是否全部关联;4、划分网格节点数,进油口节点数加密;5、在ANSYS CFX软件设置边界油膜条件;6、收敛采用ANSYS CFX软件默认的标准,判断波动是否稳定。本发明应用于静压推力轴承偏载工况下润滑性能模拟领域。

    影响静动压油垫润滑性能的最佳周向倾角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644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332244.2

    申请日:2019-04-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研究新型静动压混合静压支承结构在不同载荷下周向倾角对润滑性能影响的研究,以更好实现动静压混合润滑,达到预防摩擦失效效果,保证高速重载静压支承高精度稳定运行。全面考虑并分析温度场,压力场和流场的影响,得出不同极端工况下润滑性能最佳时油垫周向倾斜的最佳角度。在空载和载荷为12t的极端工况下,通过静动压油垫不同周向倾角的油膜压力场,温度场,流场,生成平均温度曲线和平均压力曲线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极端工况为空载时周向倾角为0.002°,极端工况为12t时周向倾角为0.0025°时系统的平均温度最低,平均压力最高,流场中的油液粒子被剪切次数为最少,综合润滑性能最好。最后通过此方法,分析出其它极端工况中,润滑性能最佳时的周向倾角的大小。

    板材批量模块化侧向挤压成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396204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219659.0

    申请日:2018-10-19

    Inventor: 李峰 王宇 王野

    Abstract: 板材批量模块化侧向挤压成形装置及方法,涉及一种板材的高效批量侧向挤压成形装置及方法,能够解决板材批量制造工艺过程中长期存在的生产效率低、工序繁琐、装置结构复杂等瓶颈。装置:内套筒5放置在底座3上,内部依次放入坯料2及凸模1,镶块4放置在内套筒5的凹槽5-1与底座3之间,外套筒6置于底座3、镶块4、内套筒5外侧。方法:根据成形制品的实际要求,利用模块化思想更换相应的镶块4及肋板7结构,挤压过程中凸模1下行加载,受压变形坯料2分别顺次沿径向流入镶块4的槽型孔4-1,达到不同形状、尺寸及数量等多种规格板材的批量量身订制,同时可以实现挤出板材的细晶改性。本发明适用于板材批量挤压成形。

    一种液压式减振铣刀刀杆
    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656485U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122145012.1

    申请日:2021-09-06

    Inventor: 王宇 李俊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液压式减振铣刀刀杆,包括心轴、防松垫片、螺母、缓冲块、工字形质量块、空心轴、油封、阀体组件、专用油液、防尘环体、刀座和刀体。刀体头部设有空腔,尾部设有通孔,空腔内有螺母、缓冲块、阀体组件、工字形质量块、密封圈、空心轴、油封、防尘环体、防松垫片;刀座通过小紧定螺钉、矩形花键与刀体头部连接;阀座左端设有密封圈,防止油液流出;轴上安装有油封和防尘环体,防止油液泄露与污染;轴是中空的且具有内矩形花键,既能达到强度要求,也能节省材料;阀座和弹性元件之间装有专用油液;弹簧与弹簧定位座相连。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抑制铣刀加工中颤振现象,提高加工质量,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

    一种用于编码器光栅偏心调整的光栅夹具

    公开(公告)号:CN209698878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091062.6

    申请日:2019-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编码器光栅偏心调整的光栅夹具,它包括夹具座、夹紧机构、驱动传动机构和编码器圆光栅安装座。夹具座用于安置夹紧机构和驱动传动机构;夹紧机构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编码器圆光栅安装座设置在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驱动传动机构带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向移动,实现对编码器圆光栅安装座的夹紧。该夹具结构简单,提高了编码器光栅调整装置的自动化程度;装夹稳定和装夹精度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碟形弹簧和橡胶圈的减振插铣刀刀杆

    公开(公告)号:CN208004877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20433406.2

    申请日:2018-03-29

    Inventor: 王宇 盖竹兴 于状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碟形弹簧和橡胶圈的减振插铣刀刀杆,包括心轴、橡胶圈、螺母、缓冲块、第一组碟形弹簧、质量块、第二组碟形弹簧、调整螺栓、刀头和刀体。所述的刀体设有心轴孔用于安装心轴,刀体头部设有空腔,尾部设有与机床连接的接口,空腔内有调整螺栓、碟型弹簧、质量块、缓冲块;所述的刀头通过螺纹与刀体连接;所述的调整螺栓通过螺纹与刀头连接,用于固定和调整碟型弹簧;所述的质量块两端设有凸台分布插入两组碟形弹簧内孔中;所述的心轴上有凹糟用于安装橡胶圈,心轴穿过刀体的心轴孔,尾部与螺母连接,螺母外有缓冲块用于固定碟型弹簧。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抑制插铣加工中颤振现象,提高加工质量,应用于机械加工领域。

    一种加工轴承外圈内表面沟道的可转位专用车刀片

    公开(公告)号:CN206550371U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21184113.2

    申请日:2016-11-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刀具主要应用在加工轴承外圈内表面沟道阶段,为了解决加工轴承外圈内表面沟道时切屑的不易排出以及刀具的磨损严重等问题,针对加工轴承外圈内表面沟道这一特殊的加工状况,开发设计了一种具有特殊曲面的用于加工轴承外圈内表面沟道的可转位车刀片。通过该特殊曲面可进行定向的排屑引导,而避免损伤已加工的内表面,保证了加工表面质量精度。该车刀片通过螺钉活动连接到刀体上;所述刀片具有两个可供使用的切削刃;一个切削刃用钝磨损之后就可以迅速切换到另一个新的切削刃继续使用,机床操作人员无需停机进行磨刀之后再次使用,节约了加工时间和刀体的耗材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加工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