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压电作动的液力主动隔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2128234A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1110055925.2

    申请日:2011-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压电作动的液力主动隔振器。包括主油缸、密封端盖、输入活塞、压电片、输出活塞;输入活塞和输出活塞位于主油缸内,两个活塞之间连接有中部牵引弹簧;密封端盖上开有防尘气孔,密封端盖安装在主油缸上、用来封闭整个工作行程空间;压电片布置在输出活塞上表面中央位置,调控液压油的脉动压力;输入活塞上有阻尼孔;输入活塞和输出活塞之间充满液压油,构成阻尼器的能量耗散结构。与传统的压电堆相比,本发明取消了杠杆机构,固体和液体直接耦合传递控制力和输入力。与管流脉动主动控制装置相比,本发明多设计了一个输出活塞,将液体力再次转化为固体力,控制目标和控制算法均不同。

    一种碘离子识别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895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301562.2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碘离子识别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9,9‑二(6‑溴己基)‑2,7‑二芴醛)为原料,在无水LiCl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2,5‑二氨基吡啶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的条件下,中间产物与三甲胺反应得到吡啶芴基荧光共轭聚合物。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该发明可实现对碘离子实现快速、灵敏、准确、经济的检测,在实际应用时效率高,特别适合微量和痕量碘离子的检测。本发明荧光探针对碘离子检测选择性高,最低检测限为4.688×10‑7mol/L,且在0~25μ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线性定量关系,适合痕量检测。

    一种带有被动式动力吸振器的空间管路振动特性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8389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811602019.8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一种带有被动式动力吸振器的空间管路振动特性计算方法,属于空间管路振动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将空间管路系统简化为多段连续梁连接成的空间结构,根据实际工况的边界条件,建立空间管路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空间管路系统的振型函数;其次建立带有动力吸振器空间管路系统的动能和势能方程,带入第二类拉格朗日方程,得出空间管路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最后利用虚功原理,得到空间管路系统自由振动特性和受迫振动特性。本发明首次引入哈密顿体系的连续体传递矩阵法,该算法能够对带有被动式吸振器的空间管路系统进行自由振动特性和受迫振动特性计算;计算精度较高,在振动响应寻优的过程中理论计算时间比有限元计算时间短,具有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一种基于神经动态模型的船舶动力定位反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9825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0325698.3

    申请日:2016-05-16

    Abstract: 一种基于神经动态模型的船舶动力定位反步控制方法,涉及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神经动态模型的船舶动力定位反步控制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运算复杂程度高且难以输出平滑的控制效果。一种基于神经动态模型的船舶动力定位反步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获取船舶的位置和姿态参数;二、求取虚拟误差变量;三、利用Backstepping法反演控制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存在的运算复杂程度高且难以输出平滑的控制效果的问题。本发明可应用于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领域。

    一种基于神经动态模型的船舶动力定位反步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929825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325698.3

    申请日:2016-05-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06 G05D1/0875

    Abstract: 一种基于神经动态模型的船舶动力定位反步控制方法,涉及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神经动态模型的船舶动力定位反步控制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运算复杂程度高且难以输出平滑的控制效果。一种基于神经动态模型的船舶动力定位反步控制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获取船舶的位置和姿态参数;二、求取虚拟误差变量;三、利用Backstepping法反演控制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存在的运算复杂程度高且难以输出平滑的控制效果的问题。本发明可应用于船舶动力定位控制技术领域。

    深海应力腐蚀与渗氢实验模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93093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310177282.8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深海应力腐蚀与渗氢实验模拟装置。包括氧化室、腐蚀室,氧化室、腐蚀室的一侧有测试端口,测试端口处设置有紧固装置,测试试样位于氧化室与腐蚀室的测试端口之间,氧化室与腐蚀室通过紧固装置连接;还包括加力装置,所述加力装置包括两个加力钢板、两根加力螺杆,加力螺杆的一端与一个加力钢板固定,加力螺杆的另一端穿过另一个加力钢板且在该加力钢板内侧设置旋转螺母,所述测试试样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加力钢板,测试试样的两端与加力钢板之间设置有阻挡板。本发明可用来对模拟深海环境下外载拉应力对材料应力腐蚀行为影响的测试手段。

    一种高强钢氢损伤的表面吸附氢快速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0108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410105354.2

    申请日:2014-03-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高强钢氢损伤的表面吸附氢快速检测方法。采用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方法测量高强钢在酸性腐蚀介质中的低频端感抗弧;采用阻抗拟合等效电路对低频端感抗弧进行拟合,得到代表氢离子在金属表面的吸附能力的电感电阻的阻值大小;利用吸附氢电感电阻-渗氢量-氢损伤之间的关系,利用测得的电感电阻数值判断高强钢的氢损伤程度。本发明通过检测氢在高强钢表面的吸附能力,以此来评定氢原子向高强钢中的渗透行为,从而起到检测渗氢原子对高强钢力学性能损坏大小的作用。本发明是一种快速、无损、原位的评定材料氢损伤的检测技术,适用于工程应用。

    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

    公开(公告)号:CN102410336B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110347104.6

    申请日:2011-11-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封闭结构线圈外置式半主动吸振器,包括上盖、底座、外壳、衔铁、轴、线圈绕组、弹簧、内磁路,所述的内磁路包括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底座与外壳固连,线圈绕组、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连接外壳内壁,线圈绕组安装在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形成的函道内,衔铁安装在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衔铁外侧与内磁路上和内磁路下相连,轴穿过衔铁并安装在底座上,弹簧安装在衔铁和轴之间的空间里,上盖、底座、外壳组成密闭结构。本发明采用底座支撑的方式,降低了重心,增大了支撑面积,提高了安装稳定性,这种支撑方式的抗摇摆能力约为45°以内。将线圈绕组嵌入定子圆柱壳内壁,使线圈绕组和导线回路相对固定,提高了吸振器可靠性。

    太阳能伞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62318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22121.0

    申请日:2013-09-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太阳能伞,包括伞面、主伞骨、支伞骨、伞柄,支伞骨的一端通过固定扣安装在主伞骨上,支伞骨的另一端安装在伞面上,伞面的上端部固定套在支伞骨上,伞柄位于主伞骨的下端部,伞面外侧设置太阳能电池板,伞面内侧设置风扇,伞柄下端部设置控制开关,主伞骨的上部设置触点,太阳能电池板连接风扇,当伞面被打开时,固定扣与触点相接触,太阳能电池板与风扇所在电路在控制开关的控制下连接或断开,当固定扣与触点断开接触后,风扇的供电被切断。本发明整体能源均来自清洁能源太阳能,同时赋予了伞的多种功能,包括遮阳、扇风、照明、安全提醒、充电等,使简单的伞能实现多种功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