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碘离子识别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895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910301562.2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碘离子识别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9,9‑二(6‑溴己基)‑2,7‑二芴醛)为原料,在无水LiCl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2,5‑二氨基吡啶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的条件下,中间产物与三甲胺反应得到吡啶芴基荧光共轭聚合物。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该发明可实现对碘离子实现快速、灵敏、准确、经济的检测,在实际应用时效率高,特别适合微量和痕量碘离子的检测。本发明荧光探针对碘离子检测选择性高,最低检测限为4.688×10‑7mol/L,且在0~25μ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线性定量关系,适合痕量检测。

    氧化锌纳米管的超声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47089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10150940.4

    申请日:2006-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技术制备的氧化锌纳米管的超声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超声湿化学方法,首先将硝酸锌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分别加入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再次混合均匀,然后采用超声方法处理,弃掉清液,将较稠溶液进行干燥,得到的粉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最后得到可以在相当低的温度下探测乙醇气体的氧化锌纳米管。本发明工艺简便,成本较低,产品质量稳定,可以在140℃下可以探测100ppm以下的乙醇气体。

    熔盐电解制备镁锂合金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08238A

    公开(公告)日:2007-02-07

    申请号:CN200610010331.9

    申请日:2006-0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一种熔盐电解制备镁锂合金,借助改进的电解装置和“低温电解,高温溶解”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任意锂含量的镁锂合金。本发明的电解装置中,作为阳极的石墨坩埚内置放一个上大下小、下壁开孔、用刚玉制作的阴极室,镁阴极棒插入其中;石墨坩埚外加装衬套,并置入杯状电阻炉内。电阻炉用于电解装置加热。在450℃~480℃下,以LiCl-KCl(重量比为1∶1)为电解质,电解完毕后,切断电解用的直流电源;通过电阻炉升温至预定锂含量的镁锂合金熔点,保温1小时后将合金取出铸锭。整个过程均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氯气可回收。本发明物料消耗减少,电解温度低,降低了腐蚀性和氯气泄漏的危险性,电解过程稳定易控制,无偏析,合金烧损少,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芴基荧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0802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301576.4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芴基荧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9,9-二(6-溴己基)-2,7-二芴醛)与(1S,2S)-环己二胺为原料,在无水LiCl的为催化剂作用下得到中间聚合物;步骤二:所得的中间聚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加入三甲胺水溶液,得到芴基荧光聚合物。本发明提供一种芴基荧光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检测铁离子简便安全、操作方便、选择性高结果不受其他离子干扰,线性测试范围较宽,特别适用于铁离子的微量和痕量检测;本发明可实现对于生命体内及各种自然及人工水溶液环境下铁离子含量的灵敏、快速、准确检测,在医疗,工业,农业,建筑,食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聚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的制备与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590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065983.2

    申请日:2013-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聚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的制备与应用方法。惰性气体保护下,在N-[(R)-α-叔丁氧基羰基苄基]甲基丙烯酰胺中加入溶剂、配成摩尔浓度为0.5~1.0M的溶液,按照N-[(R)-α-叔丁氧基羰基苄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2.5~15:1的比例加入引发剂,在60~80°C的条件下反应24h得到反应溶液;按照反应溶液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100~200的比例将反应溶液滴入到正己烷中,形成白色沉淀析出,离心、正己烷洗涤3~5次,60~80°C真空干燥12~24h得到具有光学活性聚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本发明方法为开发新型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提供新的思路,且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并实现工业化。

    一种碘离子识别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8952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01562.2

    申请日:2019-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碘离子识别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9,9-二(6-溴己基)-2,7-二芴醛)为原料,在无水LiCl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2,5-二氨基吡啶反应,得到中间产物:在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的条件下,中间产物与三甲胺反应得到吡啶芴基荧光共轭聚合物。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该发明可实现对碘离子实现快速、灵敏、准确、经济的检测,在实际应用时效率高,特别适合微量和痕量碘离子的检测。本发明荧光探针对碘离子检测选择性高,最低检测限为4.688×10-7mol/L,且在0~25μmol/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线性定量关系,适合痕量检测。

    聚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的制备与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590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65983.2

    申请日:2013-03-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聚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的制备与应用方法。惰性气体保护下,在N-[(R)-α-叔丁氧基羰基苄基]甲基丙烯酰胺中加入溶剂、配成摩尔浓度为0.5~1.0M的溶液,按照N-[(R)-α-叔丁氧基羰基苄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2.5~15:1的比例加入引发剂,在60~80℃的条件下反应24h得到反应溶液;按照反应溶液与正己烷的体积比为1:100~200的比例将反应溶液滴入到正己烷中,形成白色沉淀析出,离心、正己烷洗涤3~5次,60~80℃真空干燥12~24h得到具有光学活性聚甲基丙烯酰胺衍生物。本发明方法为开发新型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提供新的思路,且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并实现工业化。

    氧化锌纳米管及其超声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944265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610150940.4

    申请日:2006-1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声技术制备的氧化锌纳米管及其超声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超声湿化学方法,首先将硝酸锌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均匀,分别加入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再次混合均匀,然后采用超声方法处理,弃掉清液,将较稠溶液进行干燥,得到的粉末用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清洗,最后得到可以在相当低的温度下探测乙醇气体的氧化锌纳米管。本发明工艺简便,成本较低,产品质量稳定,可以在140℃下探测100ppm以下的乙醇气体。

    离子型芴基三聚氰胺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2909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010859632.9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溶液体系中I‑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型芴基三聚氰胺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子型芴基三聚氰胺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合成方法简单,合成条件易达到,制备成本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子型芴基三聚氰胺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可用于制作识别I‑的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在不同pH、不同极性的溶剂中光学活性很高,对I‑的鉴别检出选择性好,可同时实现定量与定性检测。该荧光探针在重原子效应机制作用下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I‑的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对I‑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离子型芴基三聚氰胺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0290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859632.9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溶液体系中I-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子型芴基三聚氰胺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子型芴基三聚氰胺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合成方法简单,合成条件易达到,制备成本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离子型芴基三聚氰胺超支化共轭聚合物可用于制作识别I-的离子型超支化聚合物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在不同pH、不同极性的溶剂中光学活性很高,对I-的鉴别检出选择性好,可同时实现定量与定性检测。该荧光探针在重原子效应机制作用下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I-的荧光探针,该荧光探针对I-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