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2768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1910688314.8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30/23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筒仓式地下结构力学参数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适用于锚碇基础、LNG地下储罐、圆形市政竖井或圆形基坑地下连续墙。终端通过获取筒仓式地下结构的墙体的荷载增大系数和结构缺陷系数,并根据荷载增大系数和结构缺陷系数对筒仓式地下结构的墙体挠度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墙体挠度,进而根据修正后的墙体挠度和预设的力学公式,获取筒仓式地下结构的墙体的环向轴力和环向弯矩,避免了影响环向受力状态且随机性强的特性的因素对墙体挠度的准确性的影响,使得修正后的墙体挠度更加准确,提高了获取的筒仓式地下结构的墙体的环向受力状态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11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57803.X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控制变形的围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围护结构包括基坑围护墙(1)、侧向注浆管(2)和刚性屏障(6),所述基坑围护墙(1)的内部设置侧向注浆管(2),所述的基坑围护墙(1)设置于基坑外侧,所述的刚性屏障(6)平行基坑围护墙(1)设置于基坑内侧的土体中;所述的侧向注浆管(2)为L型布置的中空圆钢管;所述侧向注浆管(2)的上端位于基坑围护墙(1)的顶端,下端位于基坑围护墙(1)的内侧壁;所述侧向注浆管(2)的下端外接袋状土工布(4);所述的侧向注浆管(2)固定在竖向钢桁架(5)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基坑施工期间利用注浆技术,对基坑围护墙提供水平挤压力,进而主动控制墙体水平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734777.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焦常科 , 翟杰群 , 梅英宝 , 李炎地 , 王如路 , 贾坚 , 梁昊庆 , 肖同刚 , 谢小林 , 李家平 , 钱炜骏 , 郭晓航 , 高伟 , 简立 , 俞荣仁 , 宋炜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力可调的斜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该斜撑装置用于为水平向的地下结构楼板以及竖向的围护结构提供支撑,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三端板、第一斜撑杆、第二斜撑杆及对拉杆,第一端板固定于围护结构的A点上;第二端板和第三端板分别固定于地下结构楼板的B点和A’点上,B点到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小于A’点到围护结构之间的距离;第一斜撑杆的一端与第一端板铰接,第二斜撑杆的一端与第三端板铰接,对拉杆的一端与第二端板铰接,第一斜撑杆的另一端、第二斜撑杆的另一端及对拉杆的另一端在C点铰接;对拉杆上安装有位移调节器。本发明提出一种简易、主动加载且轴力可调的斜撑装置,实现了以小张拉力产生大轴力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28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80388.5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坑混凝土支撑的位移加载装置,设置于围檩的凹槽内,为上方的围护墙提供支撑,包括两个第一楔形块、一个第二楔形块、穿心式千斤顶以及螺纹杆,第一楔形块的底面与凹槽的底面接触,两个第一楔形块相对设置,第一楔形块的斜面位于上方并从凹槽的中部向斜上方倾斜;第二楔形块包括两个斜面,两个斜面分别与两个第一楔形块的斜面接触,第二楔形块的顶面与围护墙接触;穿心式千斤顶设置于其中一个第一楔形块的外侧;螺纹杆依次水平贯穿两个第一楔形块,且一端与穿心式千斤顶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楔形块连接。本申请利用穿心式千斤顶施加微小的顶力从而产生较大的混凝土支撑轴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57336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182733.2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部 ,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潜水地下水排水系统,属于排水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围护结构,其设置于结构墙外侧,且其内置有排水管;结构底板,其设置于结构墙间的地面上;位于结构底板下方开设有板下排水盲沟,靠近结构墙处开设有与板下排水盲沟相连通的墙边汇水沟;排水管与墙边汇水沟相连通;板下排水盲沟自中部向四周形成中部高四周低的排水坡度,以使地下水流向墙边汇水沟;板下排水盲沟和墙边汇水沟内均填充有透水材料。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地下结构在施工阶段和永久使用阶段的疏排水和抗浮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92143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82736.6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液化天然气项目经理部 ,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承压水排水系统,属于排水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围围护结构,其设置于结构墙外侧,且其内置有排水管;结构底板,其设置于结构墙间的地面上;结构底板的下方开设有承压水降水井,承压水降水井通过承压水排水管与排水管相连通。本发明通过在围护结构内置排水管与承压降水井相连通,能够有效解决地下结构在施工阶段和永久使用阶段的疏排水和承压水导致的抗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5440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1008990.5
申请日:2020-09-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自动化辅助设计方法及设计系统,基坑支护自动化辅助设计方法包括:建立并存储常用的支护构件的通用底图及参数信息;建立项目数据库;基于项目数据库选择基坑支护结构的基本形式及支护构件的类型,形成基坑剖面设计参数库及计算书;基于基坑剖面设计参数库及对应的支护构件的通用底图自动形成基坑支护结构的剖面图、平面图及配筋图;对平面图、剖面图和配筋图按照外部参照文件进行处理,自动完成支护构件的标注和注释,自动匹配图框和视图,形成基坑支护结构的平面图、剖面图和配筋图的出图文件。本发明提供的基坑支护自动化辅助设计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基坑支护设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提高岩土工程师设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7582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822532.9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钢支撑结构,包括:多个支撑组,每个所述支撑组包括至少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撑杆,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的一端与一围檩抵接;若干第一连接件及若干第二连接件,相邻的两个所述支撑组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或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围檩抵接;若干套接组件,每个所述套接组件均包括多个卡套及多根连接杆,所述卡套套设在所述支撑杆外,所述连接杆连接相邻两个支撑杆上的卡套。通过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对所述支撑组进行拼接,增加了支撑组的支撑长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钢支撑无法应用于大跨度基坑的问题。通过卡套组件连接相邻的支撑杆,提高了支撑杆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提高了基坑钢支撑结构的整体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878562A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11060219.X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天演建筑移位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55 , E02D27/48 , E02D35/00 , E04G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既有保留建筑下方原位开挖基坑及新增地下结构的方法。根据新建基坑施工所需地面作业场地与既有保留建筑的位置关系分别确定顶升托换建筑体和原位托换建筑体,在顶升托换建筑体下方施工顶升托换结构、在原位托换建筑体下方施工原位托换结构;顶升托换建筑体抬升至预设高度后,顶升托换结构下表面设置的支承结构与顶升托换结构共同形成架空结构,架空结构下方提供较大的施工空间,方便在建筑物旁边施工深基坑围护结构以及施工深基坑,在形成的基坑主体中设置地下结构。本发明适用于既有保留建筑下方实施基坑施工和地下空间开发,不会对既有保留建筑造成损伤,不要求建筑原址附近周边有较大的场地进行施工,施工难度和成本显著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0608047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17867.9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穿地铁支护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工作井,工作井沿现有地铁站两侧往地下竖向延伸;支撑架,支撑架设置于现有地铁站下方并连通工作井,支撑架构成下穿地铁的通道,包括管幕墙;连接件,连接件连接支撑架、工作井和现有地铁站,用于防止现有地铁站变形。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管幕支护刚度大,对上部车站承托能力强,能够有效控制上部车站的变形,减小新建结构与现有车站竖向净距,节约造价;其次,采用管幕墙与冻结管结合的方式,管幕作为支护结构,冻结帷幕与管幕锁口一起形成两道止水帷幕,保证止水的同时减小冻结体量,较好的控制冻胀融沉对现有地铁站的变形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