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氨基磺酸的玉米秸秆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745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51928.9

    申请日:2019-07-18

    Abstract: 一种基于氨基磺酸的玉米秸秆预处理方法,属于玉米秸秆原料生物炼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如下:收集玉米秸秆,烘干至水分含量为0.01vol.%~0.1vol.%,粉碎至60~80目,备用;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与氨基磺酸混合,控制氨基磺酸的浓度为1wt.%~4wt.%;将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经去离子水水洗至中性,烘干至水分含量为0.01vol.%~1vol.%。本发明与传统的液体强酸相比,NH2SO3H不仅环境友好,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后产物可以加以利用,已广泛用于多种类型有机合成反应的催化剂及表面活性剂合成,其在秸秆预处理方面的应用未见报道。综上所述,以氨基磺酸为主要催化剂的绿色、安全、高效的预处理工艺对秸秆资源高值化利用意义重大。

    一种姬松茸活性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325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51761.2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一种姬松茸活性肽,是以姬松茸为子实体为原料提取姬松茸蛋白,采用风味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姬松茸蛋白处理后,进一步采用分子量为1KDa1超滤膜分离、经蒸馏水纯化得到。本发明通过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姬松茸蛋白制备活性肽,显著提高了活性肽的水解度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达到50.83%和45.94%,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的活性肽有效降低了GSP含量,从而达到降血糖作用;该活性肽还有效降低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达到调节血脂代谢的作用。对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该活性肽可以用于调节血脂代谢、修复胰岛细胞、降血糖等生物药品的制备中。

    一种松茸子实体蛋白源性抗氧化水解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87762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0532177.6

    申请日:2021-05-17

    Abstract: 一种松茸子实体蛋白源性抗氧化水解肽的制备方法,包括松茸蛋白粉的提取和水解松茸蛋白粉,所述松茸蛋白粉的提取是将松茸子实体预处理后,溶解在pH为9.5的碱溶液中,进行超声提取,最后调节pH至8.7~9.2,在72~76℃下进行碱提取1.3~1.6h,离心取上清液进行盐析,再进行透析和冷冻干燥。本发明在pH为9.5下超声,然后进行碱提的复合提取蛋白方式提取的松茸蛋白的提取率为8.34%,松茸蛋白粉制备抗氧化水解肽的水解度达到85.8%。本发明制备的抗氧化水解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C50为0.38mg/mL;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C50为64.6μg/mL;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的IC50为60.4μg/mL。

    一种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6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75923.6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一种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方法,是在秸秆中加入乙二胺和碳酸钠溶液,在75~85℃下预处理2~6 h。本发明属于一种原料纤维素分离技术,通过乙二胺和碳酸钠复合中温常压下预处理秸秆,促进秸秆中木质素高效降解,使得原料中纤维素有效分离,增加纤维素与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等的可及性,从而提高了酶对秸秆的酶解效率,葡萄糖得率提高至92.57%,此外,该预处理在中温常压下进行,减少了环境污染的同时,降低了处理能耗、简化处理步骤。

    一种榛蘑抗氧化肽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728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210464362.0

    申请日:2022-04-29

    Abstract: 一种榛蘑抗氧化肽的制备方法是以榛蘑为原料依次进行蛋白的提取、沉淀、和水解和分离纯化,所述蛋白的提取是先采用碱提,再将碱提后的残渣进行超声碱提,所述沉淀是依次进行等电点法和盐析法进行沉淀,最后干燥制成榛蘑蛋白粉。本发明通过先对榛蘑进行碱提,然后再进行超声碱提的蛋白提取方式,有效提高了榛蘑蛋白的提取率,提取率达到76.59%,在沉淀过程依次采用等电点和盐析法结合,有效促进榛蘑蛋白的沉淀量达到66.2ug/mL,制备的抗氧化多肽对于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6.37%。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7.53%,接近阳性对照的清除率。总还原力相当,达到0.71。

    一种常温菌低温生长促进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3206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111196834.0

    申请日:2021-10-14

    Abstract: 一种常温菌低温生长促进剂,是以低温莓实假单胞菌接种培养制备的无菌培养液。本发明制备的常温菌低温生长促进剂促进低温下不生长的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等常温菌在4℃的低温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生长趋势,呈现出不同的生长率,其中对于枯草芽孢杆菌促进效果最好,枯草芽孢杆菌在4℃下的生长率达到100%,有效促进常温菌在0‑6℃低温环境下对于秸秆纤维素的降解效率提高31.57%。(56)对比文件叶晶鑫等.食品中低温微生物的适冷机制研究进展.微生物学杂志.2018,第38卷(第4期),第116页右栏第2段.Graumann P 等.Some like it cold:response of microorganisms to coldshock.Arch Microbiol.1996,第166卷(第5期),摘要,第296页左栏第2段,图2.王玉霞;姜威;刘宇帅;孟利强;李晶;曹旭;胡基华;陈静宇;张淑梅.寒地耐冷生防菌株筛选鉴定及特性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第08期),31-38.李立波;任晓冬;窦森.固态发酵中2种微生物降解玉米秸秆效果的对比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7,(第10期),2136-2142.王超;李宏伟;谢越盛;郭坚华.耐低温荧光假单胞菌筛选体系建立及其植物促生作用评价.微生物学通报.2016,43(第12期),2644-2656.林艳梅;生吉萍;申琳;程凡升.适冷纤维素降解微生物研究进展.生物技术.2010,(第02期),95-98.Michel V等.The cold shock response ofthe psychrotrophic bacterium Pseudomonasfragi involves four low-molecular-massnucleic acid-binding proteins.JBacteriol.1997,第179卷7331-42.Mei YZ等.Cold stress promoting apsychrotolerant bacterium Pseudomonasfragi P121 producing trehaloase.World JMicrobiol Biotechnol.2016,doi: 10.1007/s11274-016-2097-1.

    一种低温降解半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

    公开(公告)号:CN11628647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061054.8

    申请日:2023-01-18

    Abstract: 一种低温降解半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所述菌株为沙雷氏菌(Serratia sp.)SL‑1,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984,保藏日期为2022年10月28日。本发明中的沙雷氏菌SL‑1在较低温度下可以快速生长并高效产出木聚糖酶和几丁质酶,产酶最优温度低至15℃,15℃低温下生产的木聚糖酶的酶活达到37℃下产的木聚糖酶活的1.4倍,所产的木聚糖酶的酶活可达到46.502IU/mL,同时其在低温下也能产几丁质酶,酶活为30.427 IU/mL,所产的木聚糖酶和几丁质酶在较低催化温度下依然具有高酶活力,且具有优异的pH耐受性,适用于在低温环境下对半纤维素的降解。

    一种油茶籽粕多肽锌螯合物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8655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40676.X

    申请日:2022-04-02

    Abstract: 一种油茶籽粕多肽锌螯合物的制备方法,是以油茶籽粕为原料提取油茶籽粕蛋白,采用风味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依次水解,制备出分子量<3KDa的油茶籽粕多肽,配制成多肽溶液并依次进行水浴和超声处理,然后加入硫酸锌进行螯合,螯合结束后洗涤、取沉淀进行干燥。本发明制备的油茶籽粕多肽锌螯合物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具有7种必须氨基酸,油茶籽粕多肽与锌离子螯合率达到58.79%;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达到97.4%,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油茶籽粕多肽锌螯合物中锌离子释放率达到78.23%,透析率达到60.51%,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