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19419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810012151.3
申请日:2008-06-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高铌高强度焊接结构用钢板,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5%~0.075%、Si0.20%~0.50%、Mn1.62%~2.0%、Nb0.081%~0.120%、Ti0.005%~0.030%、B0.0005%~0.0030%、Cr0.25%~0.70%、Cu0.27%~0.70%、Ni0.15%~0.50%、Als0.010%~0.05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钢板的制造方法: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精炼-连铸-轧制,轧制过程采用HTP+RPC工艺,轧前加热温度为1140~1220℃,采用两阶段控轧。本发明成分采用低C高Nb,不添加Mo,通过HTP+RPC工艺达到改善钢的性能,屈服强度可达到690MPa以上,与同强度级别的其他低Nb钢种相比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未再结晶轧制,从而减少待温时间,降低轧机负荷,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534396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65521.6
申请日:2012-03-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含Nb高速列车车轮钢的生产方法,属于金属材料领域。车轮钢的成分为:C:0.40-0.70%,Mn:0.70-0.80%,Si:0.30-0.60%,Nb:0.015-0.110%,Cr:0.20-0.35%,P:≤0.020%,S:≤0.015%,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元素。经过冶炼,锻造成钢坯,在850-900℃正火保温1小时后,进行空冷或喷水冷却至室温,保证冷却速度控制在1-15℃/s的范围内,确保室温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本发明得到的高速列车车轮钢,抗拉强度为740-900MPa,屈服强度为450-570MPa,断后伸长率为15-25%,低温(-20℃)冲击功(Akv)为15-20J,室温组织可获得铁素体比例为10-25%的均匀组织。本发明的含Nb高速列车车轮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的力学性能配合,克服了现有中高碳车轮钢韧性值偏低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0350066C
公开(公告)日:2007-11-21
申请号:CN200410096796.1
申请日:2004-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韧性低碳贝氏体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含量(Wt%)为:C 0.04%~0.08%、Si 0.1%~0.5%、Mn 1.4%~1.85%、Nb 0.015%~0.060%、Ti 0.005%~0.03%、B 0.0005%~0.0030%、Cu 0.10%~0.60%、Ni 0.05%~0.6%、Al 0.015%~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以成本低廉的Mn元素作为主要添加元素,将Cu、Ni、Nb、B等元素对贝氏体转变的作用充分联合应用,不含成本较高的Mo元素;该钢种碳含量低,低温韧性好,韧脆转折温度在-80℃以下,焊接性能优良,焊接前不需预热,焊接后不需热处理,而且具有优良的冷弯成型性能。采用TMCP+RPC工艺,不需要回火处理,工艺简单,既提高了钢的强度,又降低了成本,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采挖机械、重型汽车、容器、舟桥、船舶、集装箱及海洋设施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786247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410096796.1
申请日:2004-12-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韧性低碳贝氏体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含量(Wt%)为:C 0.04%~0.08%、Si 0.1%~0.5%、Mn 1.4%~1.85%、Nb 0.015%~0.060%、Ti 0.005%~0.03%、B 0.0005%~0.0030%、Cu 0.10%~0.60%、Ni 0.05%~0.6%、Al 0.015%~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以成本低廉的Mn元素作为主要添加元素,将Cu、Ni、Nb、B等元素对贝氏体转变的作用充分联合应用,不含成本较高的Mo元素;该钢种碳含量低,低温韧性好,韧脆转折温度在-80℃以下,焊接性能优良,焊接前不需预热,焊接后不需热处理,而且具有优良的冷弯成型性能。采用TMCP+RPC工艺,不需要回火处理,工艺简单,既提高了钢的强度,又降低了成本,产品可以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采挖机械、重型汽车、容器、舟桥、船舶、集装箱及海洋设施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609257A
公开(公告)日:2005-04-27
申请号:CN200410061112.4
申请日:2004-11-16
Applicant: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状组织高强度耐候钢及其生产方法,属低合金钢制造领域。本发明成分设计上采用极低碳、Cu-Cr-Ni-Mo-Nb的加入及Ti-Al-Zr-RE或Ca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复合添加,将碳含量控制在接近或小于常温下碳在α-Fe中的最大溶解度0.0218%,以减少或抑制渗碳体的析出,保证主控组织为均匀的针状组织,以得到优良的耐候性能;本发明钢采用热机械控制轧制技术+驰豫-析出控制技术生产,生产成本较低、生产周期缩短。本发明的钢具有优良的耐候性,优异的低温韧性和焊接性,焊前不需预热,焊后不需热处理,提高了焊接效率,可广泛用于桥梁、建筑、交通、海洋平台等工程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536932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957568.7
申请日:2022-08-10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8 , C21D8/02 , C21D1/26 , C21D6/00 , C21D9/46 , C22C3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装备用高性能低密度薄板的制备的方法,属于金属合金领域,其成分和重量百分比为C:0.16~0.32%、Mn:0.5~1.5%、Al+Cr:2.6~5.5%、Ti:0.001~0.025%、Si:0.1~0.8%,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通过轧制工艺以及再结晶退火细化晶粒形成具有良好强度和塑性的耐蚀低密度薄板,利用再结晶回火可使晶粒细化至几微米,回火的温度区间为600℃‑780℃。制得的薄板屈服强度大于355Mpa、断后伸长率大于40%,轧板晶粒尺寸可达到1‑20μm。该薄板耐蚀性能好,可用于沿海港口集装箱箱体板材。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274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057188.4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4 , C22C38/12 , C22C33/04 , C21D6/00 , C21D6/02 , B21B37/74 , G10K1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高强高韧Fe‑Mn阻尼合金阻尼性能的方法,在Fe‑Mn阻尼合金的冶炼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Ti、Nb元素,Nb、Ti添加按质量百分比计满足:4C(wt%)+0.02%≤Ti+1/2Nb(wt%)≤5.21C(wt%)+0.013%。优点是:利用Ti和Nb与Fe‑Mn阻尼合金中的碳元素形成碳化物析出,降低碳元素在阻尼合金中的固溶量,Fe‑Mn阻尼合金晶体结构中间隙原子的溶度下降,柯氏气团溶度下降,位错运动的阻碍降低,不全位错的可逆运动的阻力减小,因此Fe‑Mn阻尼合金的阻尼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540441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48096.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Mo高强高韧耐蚀铁锰阻尼合金及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化学成分:C:0~0.05%,Mn:13%~27%,Mo:0.2%~1.2%,Als:0.015%~0.03%,Si≤0.1%,P≤0.015%,S≤0.01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的铁锰阻尼合金的微观组织为ε马氏体、奥氏体、α'马氏体组织,其中,α'马氏体含量≤30%,ε马氏体含量≥60%。优点是:通过合金元素的添加及热加工工艺,使铁锰阻尼合金兼具高强、高韧、高阻尼以及良好耐蚀性能。工艺简单且实施便捷,可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101063B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申请号:CN202010013530.5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8 , C21D8/02 , C21D1/18
Abstract: 一种690MPa级抗震耐蚀耐火中板钢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0.03%~0.10%C、0.20%~0.35%Si、Mn:1.50%~1.80%、Cr:0.20%~0.60%、Mo:0.20%~0.60%、Nb:0.02%~0.10%、V:0.02%~0.08%、Ti:0.02%~0.04%、Ni:1.00%~1.80%、Cu:1.00%~1.50%、Al:0.02%~0.04%、S≤0.005%、P≤0.010%、余量Fe及不可避免杂质,经一定条件的热轧及热处理工艺后,中板钢的室温屈服强度≥690MPa,延伸率≥18%,屈強比≤0.85,Akv(‑40℃)/J≥200J。
-
公开(公告)号:CN111187977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0013536.2
申请日:2020-01-07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1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8 , C21D8/02 , C22C3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屈服强度≥690MPa,延伸率≥20%,屈強比≤0.85,600℃屈服强度(保温3小时)≥2/3室温屈服强度(460MPa),低温韧性Akv(‑40℃)≥100J,其成分和重量百分含量为:C:0.08%~0.16%、Si:0.20%~0.35%、Mn:1.8%~2.2%、Cr:0.2%~0.6%、Mo:0.2%~0.6%、Nb:0.05%~0.15%、V:0.02%~0.08%、Ti:0.02%~0.03%、Ni:1.3%~3.0%、Cu:1.3%~2.5%、Al:0.01%~0.04%、S≤0.005%、P≤0.01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其中Nb+V+Ti:≤0.20%,Cr+Mo:≤1.20%,Cu/Ni:≤1.0。本发明还提供其制造方法:采用2阶段轧制,轧后弛豫到600℃~750℃后层流冷却至室温,热轧板厚度为40mm~80mm。轧后钢板加热至700℃~800℃之间,保温1~3小时后空冷至室温进行临界区回火,然后加热至200℃~400℃之间,保温0.5~3小时空冷至室温进行低温回火。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