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化网格过渡拓扑结构的参数化生成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110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306812.8

    申请日:2023-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化网格过渡拓扑结构的参数化生成方法及装置,涉及计算流体力学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生成过渡拓扑结构区域的几何参数;根据几何参数,确定过渡拓扑结构的相交核心结构,生成相交核心结构所需的字典文件;根据相交核心结构,确定过渡拓扑结构的外围壳体的拓扑结构,生成外围壳体所需的字典文件;确定过渡拓扑结构的延伸几何体的形状,生成延伸几何体所需的字典文件,执行OpenFOAM blockMesh命令读取字典文件,完成结构化网格过渡拓扑结构的参数化生成。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快速调整结构化网格各个区域之间的过渡结构的问题,使用参数化的生成方法,可以降低人力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为后续的CFD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连铸过程调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8825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550201.3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转炉出钢延迟程度判断的炼钢‑连铸过程调度方法,包括:获取炼钢厂各工序的标准工艺参数;获取当前炼钢‑连铸过程各炉次静态调度计划数据和各炉次的实时调度数据;计算不同缓冲方式下转炉冶炼时间控制极限;基于转炉实际冶炼周期与转炉冶炼时间控制极限的关系调整工序参数。本发明可确定明确的转炉冶炼时间的控制极限。当发生不同程度出钢延迟时,可根据实际延迟时间迅速判断当前炼钢厂生产运行过程精炼工序与连铸工序所需进行的调整量,可用于指导实际调度,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的实时调度过程。

    长水口出口和中间包冲击区流动均匀性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2878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33431.1

    申请日:2022-04-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水口出口和中间包冲击区流动均匀性的评价方法及装置,涉及金属铸造工艺和耐火材料设计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待评估流动均匀性的数据;根据数据构建长水口‑中间包多相流数学模型;根据数据以及构建好的长水口‑中间包多相流数学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得到长水口出口截面速度云图以及中间包冲击区自由液面速度云图;根据长水口出口截面速度云图以及中间包冲击区自由液面速度云图,得到流动均匀性结果。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对长水口出口和中间包冲击区流动性进行有效评价的问题,实现准确的流动均匀性和流动风险评价,为后续的冶金作业提供充分的参考依据。

    一种连铸水口结瘤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697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656395.0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水口结瘤分析方法,方法包括:构建对应的钢液连铸模型;采用所述钢液连铸模型进行多次模拟实验,每一次模拟实验的过程包括:向所述钢包模型中加入水;向所述钢包模型内加入铁磁性颗粒;通过所述摄像仪记录在无结瘤状态下、结瘤形成过程中和结瘤脱落过程中铁磁性颗粒的运动轨迹和液面的状态数据;确定结瘤行为数据和所述液面的状态变化;确定所述液面的状态变化与所述结瘤行为数据之间的关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实际连铸生产过程中的结瘤现象更为接近,通过关系曲线可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判断结瘤程度提供指导,从而在有必要时提供相应的预警措施,避免浇注中断或事故的发生,因此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一种630℃超超临界G115耐热钢用焊丝及制备和GTAW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61027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210017856.4

    申请日:2022-0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30℃超超临界G115耐热钢用焊丝及制备和GTAW使用方法,属于焊接材料领域。所述的焊丝,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7~0.13%、Cr:8.60~9.20%、Ni:0.10~0.40%、Mn:0.30~0.60%、Co:2.80~3.20%、W:2.50~2.79%、Nb:0.025~0.040%、N:0.002~0.006%、V:0.16~0.25%、B:0.006~0.012%、Si:≤0.20%、P≤0.006%、S≤0.0010%、O≤0.0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优点在于,焊丝具有良好的焊接工艺和成形性能,其焊接接头和热影响区无裂纹,且具有优异的冲击性能和高温力学性能,650℃高温屈服强度≥275MPa、室温冲击≥190J。本发明因材料的成分配置合理、制备工艺先进、GTAW焊接工艺操作性强,三者共同作用能够满足630℃超超临界电站发展要求和提高电站设备材料性能。

    一种连铸水口结瘤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26974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56395.0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铸水口结瘤分析方法,方法包括:构建对应的钢液连铸模型;采用所述钢液连铸模型进行多次模拟实验,每一次模拟实验的过程包括:向所述钢包模型中加入水;向所述钢包模型内加入铁磁性颗粒;通过所述摄像仪记录在无结瘤状态下、结瘤形成过程中和结瘤脱落过程中铁磁性颗粒的运动轨迹和液面的状态数据;确定结瘤行为数据和所述液面的状态变化;确定所述液面的状态变化与所述结瘤行为数据之间的关系。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与实际连铸生产过程中的结瘤现象更为接近,通过关系曲线可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判断结瘤程度提供指导,从而在有必要时提供相应的预警措施,避免浇注中断或事故的发生,因此非常具有实际意义。

    一种锥型喷嘴水量分布对称性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0584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878427.1

    申请日:2021-08-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锥型喷嘴水量分布对称性的评估方法,适用于评估系统中的终端设备,评估系统还包括集水网格平台和喷嘴;集水网格平台收集所述喷嘴左侧喷淋区域和右侧喷淋区域的喷淋水;当喷嘴以第一状态朝向地面方向喷水时,获取左侧喷淋区域和右侧喷淋区域的喷淋水的第一喷淋水量;将所述喷嘴旋转90°,获取所述喷嘴在旋转后的第二状态下左侧喷淋区域和右侧喷淋区域的第二喷淋水量;根据所述第一喷淋水量和第二喷淋水量,确定所述喷嘴对应的对称性评估参数的评估值,并确定所述喷嘴在左侧喷淋区域和右侧喷淋区域的对称性评估结果,解决现有一维统计方法无法客观表征锥型喷嘴水量分布对称性的问题,同时提高评估效率。

    一种洁净钢生产用引流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215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884018.2

    申请日:2021-08-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洁净钢生产用引流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耐火材料技术领域。该引流砂以平均粒径为50~500微米的碳化硅颗粒为原料,在1100~1650℃之间进行焙烧,焙烧后形成成分为SiC‑SiO2包覆结构的颗粒。按重量份数计,将焙烧后的颗粒与1~20份的中碳或高碳石墨混匀形成SiC‑SiO2‑C复合引流砂。其中SiC在与高温钢液接触时用于支撑整体颗粒结构,SiO2与钢液反应形成顶层烧结层,石墨C在开浇时起到润滑作用。本发明提供的引流砂具有成分简单、颗粒松散和自开率高的优点,SiC和石墨进入钢液熔池后可进一步脱氧,有利于高品质洁净钢的生产。

    LF精炼造渣石灰加入量预测方法、系统及LF精炼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6021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257172.9

    申请日:2020-11-10

    Abstract: 一种LF精炼造渣石灰加入量预测方法、系统及LF精炼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S1:将KTH模型与最小二乘法结合,利用LF精炼参数,计算得到实际硫分配比;S2:依据硫质量守恒原理,利用LF精炼参数与所述S1中得到的实际硫分配比,计算得到终渣质量;S3:依据LF精炼过程中物料守恒原理,利用LF精炼参数与所述S2中得到的终渣质量,计算得到LF精炼造渣石灰加入量,实现对所需造渣石灰加入量的预测。本发明提出的方法预测的一次加入石灰并成功命中终点S的质量百分比要求的偏差在20%以内,并且能很好地适用目标硫的质量百分比为0.004%‑0.005%的石灰加入量预测。

    一种低成本复合稀土结构钢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173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32440.9

    申请日:2020-08-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复合稀土结构钢及其生产方法,涉及冶金技术领域,通过添加合适的稀土化合物起到微合金化作用,能够降低贵金属元素的加入量,细化晶粒与析出强化,实现材料强度、塑性和低温韧性的提升;该方法包括:转炉:终点碳含量>0.04%,终点温度1640±15℃;精炼:钙处理;RH真空处理:加入稀土真空循环复压软吹后上钢;连铸:液相线温度为1521℃,第一包中间包钢水过热度25~35℃,拉速:1.0~1.2m/min;热轧:板坯加热温度1180~1220℃;在炉时间180~300min;先粗轧后精轧再冷却。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结构钢生产的过程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