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0408211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610096513.2
申请日:2006-09-28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强度低合金钢生产工艺,是低压缩比高级别管线钢生产工艺,包括工序:冶炼、精炼、板坯连铸、板坯加热、除磷、热轧、轧后冷却、平整矫直。冶炼工序采用纯净钢、极低磷、极低硫的冶金工艺;板坯连铸工序中连铸坯的疏松和偏析小于B0.5级;板坯加热工序中,钒+铌+钛≤0.15%、镍+铬+铜≤0.50%时,加热温度为1180~1220℃;热轧工序在第一阶段再结晶轧制过程中,变形温度1070~1000℃,变形量40~60%,轧制速度1.5~2.5m/s;在第二阶段未再结晶区轧制过程中,压力200~400MPa,轧制速度5~1.5m/s,变形量为60~75%;轧后冷却工序中层流冷却速度为15℃/s~25℃/s。本发明使原本铸坯厚度较小的生产线能生产较厚规格的管线钢。
-
公开(公告)号:CN1986863A
公开(公告)日:2007-06-27
申请号:CN200610169850.X
申请日:2006-12-29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钛和钒复合添加的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板技术领域。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板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0.002~0.005%C,0.01~0.04%Si,0.15~0.35%Mn,0.07~0.09%P,0.01~0.04%Ti,0.03~0.06%V,限制元素S≤0.006%,N≤0.004%,Al≤0.04%,余量为Fe。钢中的微合金Ti用于固定钢中的N和S,V用于控制钢中的C。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所要求的钢经过热轧、冷轧和连续退火能够使该超低碳烘烤硬化钢板同时具有较为理想的力学性能、高的BH值和良好的抗室温时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786212A
公开(公告)日:2006-06-14
申请号:CN200510130619.5
申请日:2005-12-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火快冷提高低碳钢力学性能的方法,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处理技术领域。采用回火加快冷进行热处理,工艺为:采用低碳钢,其碳含量为:C≤0.08%,加热至450-700℃,保温30秒~2120分钟,然后快速冷却至室温,冷却介质为水或其他冷却速度达到或超过水冷的介质,冷速速度为:100~500℃/秒。所述的低碳钢包括:具有铁素体/珠光体组织的碳素结构钢和微合金钢。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另添加微合金元素,热处理时不经两次加热,节约昂贵的微合金资源、节省能耗、简化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1362303A
公开(公告)日:2002-08-07
申请号:CN01138616.9
申请日:2001-12-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2D1/00 , B22D11/115
Abstract: 一种制备钢铁材料半固态流变浆料的装置,由浇口、电磁搅拌器、冷却水套、搅拌坩埚、搅拌坩埚加热系统、隔热保温层、流变浆料输送管道、流变浆料流量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浇口的下口直接插入搅拌坩埚(6)中,搅拌坩埚(6)为底漏式,位于电磁搅拌器产生的旋转磁场的作用空间内,上接浇口(5),下接输送管道(8),流变浆料流量控制系统(7)竖直装在搅拌坩埚的中心,它由塞杆和塞杆提升机构组成,采用本装置,钢水或铁水可以从浇口直接流入搅拌坩埚中,制备出初生固相为球状的钢铁材料半固态流变浆料,保证金属液不受污染,并通过塞杆及其提升机构将半固态流变浆料定量输送出来,满足后续的半固态流变成形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0181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10448269.9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2+8辊组合式厚板坯大压下铸轧机,属于板坯连铸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铸轧机牌坊、AGC液压压下装置、大压下上辊系平衡装置、大压下上辊系、第一辅助夹持上、第二辅助夹持下辊、第三辅助夹持上辊、和第四辅助夹持下辊等,按2+8辊组合;铸轧机牌坊有两片,内侧均有限位滑道,与辅助夹持上、下辊一一对应;大压下下辊系与大压下上辊系之间有大压下上辊系平衡装置;四根辅助夹持上辊的每根均与两个辅助夹持上辊升降液压缸铰接;四根辅助夹持下辊安放在辅助夹持下辊缓冲装置上。优点在于,同时兼顾厚板坯生产所需的轻压下和辅助夹持功能,有效防止鼓肚。
-
公开(公告)号:CN11531023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04813.3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6/901 , G06F16/9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图形文件的型钢孔型自动参数化方法,属于轧钢孔型设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读取型钢孔型图形文件中的图形数据,对读取的图形数据进行孔型结构分析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参数化,得到所需的孔型参数;按照预设的数据结构,将得到的孔型参数存入孔型参数化数据库中;读取孔型参数化数据库中的参数,绘制出相应的孔型图。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孔型结构自动参数化,并在没有原始型钢孔型图形结构文件的情况下,仅读取孔型参数化数据库中的参数就可完成对原始孔型结构的绘制,提高了图形绘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39633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384852.X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氧化高纯净大体积半固态浆料制备及成形的系统与工艺,该系统包括机械手,保温炉,舀料勺,合金液,电磁搅拌器,真空阀,机械搅拌棒,导气管和上、下封盖;工艺步骤为舀料勺舀取合金液后,转移到下封盖,上封盖移动与下封盖贴合形成封闭空间,打开真空阀和电磁搅拌器,运行搅拌棒,快速抽真空同时对熔体进行电磁搅拌处理和慢速机械搅拌;待达到所需真空度,将惰性气体通过导气管注入到熔体内部,与此同时,开启快速机械搅拌,待封闭空间内压力与外界基本一致后停止通气,待浆料温度下降到预设半固态温度后停止处理,并开启上封盖,将制备好的浆料送入成形设备成形。本发明特别适合大体积铝、镁合金高品质半固态浆料制备及成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76954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198611.6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固态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性能小型件半固态成形的工艺,该工艺步骤为舀料勺在机械手带动下从保温炉舀取小体积高温合金液,在转移倒入压室过程中,舀料勺使合金液快速降温至近液相线,同时在转移过程中,通过机械手控制使舀料勺轻微摆动,熔体内部微对流抑制局部过冷和局部枝晶产生;然后将低过热合金液倒入压室,通过控制浇注的速度和高度及压室环境产生动态微对流及流动微剪切制浆,浆料初生晶细小圆整,无粗大不规则预结晶;再将浆料打入模腔制备成形件。本发明巧妙的在浇注过程中制浆,半固态成形流程与传统液态成形一致效率高,易控制,适用高性能小型件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582B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10566674.8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3/04 , C22C38/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2 , C22C38/14 , C22C38/24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32 , C21D8/02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层组织结构的低碳热轧薄钢板生产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方法生产流程如下:连铸成坯→1#加热炉均热→粗轧机组粗轧→2#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磷→精轧机组精轧→层冷装置冷却→卷取机卷取。该方法获得的具有多层组织结构的低碳热轧薄钢板,不同于通过爆炸或热轧等复合工艺得到的复合钢板,也不同于普通热轧工艺或冷轧工艺得到的均质钢板,利用该方法生产的低碳热轧薄钢板,具有非常高的边缘延展性,边缘开裂风险低,其性能优良,能很好的满足下游用户使用需求。该方法省略了复合钢板的复合工艺,避免了梯度材料制备工艺复杂、均质钢板开裂等问题,又具有简化工序、降低碳排放、生产效率高、绿色环保及低成本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3011056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184073.0
申请日:2021-02-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金半固态流变成形的分析及流变成形数值模拟方法,该模型简单、准确、参数少,可精确反映金属半固态浆料固相率<70%时温度(固相率)‑剪切速率‑黏度三者之间关系,精确反映非牛顿流体流动剪切过程黏度动态变化情况。将该黏度模型与流体力学及流动基本方程耦合,建立金属流变成形过程数学模型,可用于金属半固态流变成形数值模拟,不仅可准确获取流变成形过程半固态浆料流动特点、充型和凝固规律及缺陷预测,而且有利于成形工艺和模具设计优化,对半固态浆料制备、输送和流变成形全过程的精确控制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