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5411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1460473.6
申请日:2021-12-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B01L3/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介质可调吸波超材料及其性能调控装置。该介质可调吸波超材料包括:一全反射层;以及含有微流道的至少一超材料层,设置于所述全反射层之上。该性能调控装置包括沿液体介质流向由液体输送管道依次连通的液体介质推送组件、液体介质混合组件、介质可调吸波超材料和液体介质回收器,其中介质可调吸波超材料用于从材料和结构两个方面实现超材料的吸波性能。利用本公开,实现了吸波超材料功能结构与控制组件的分离,使吸波超材料结构部分具有较小的厚度,同时可实时精确地调控微流道内吸波介质特性,并获得高效的吸波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549804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0879531.5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4D打印技术的水陆两栖推进装置,包括:轮毂单元,所述轮毂单元外轮廓呈圆形,内部具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对应所述圆形的圆心位置设置有转轴部;多个桨叶结构单元,所述多个桨叶结构单元一端连接于所述中空结构内的转轴部,并呈均匀分布,每个桨叶结构单元呈板状,包括:至少一个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具有热刺激变形响应性能,其受到热刺激后能够在平直状态与弯曲状态之间转换;至少一个非变形部,与所述变形部连接,所述非变形部能够在所述变形部带动下由所述中空结构内部伸出至所述中空结构外。通过输入热刺激使桨叶结构发生变形,即可实现水陆两栖推进功能转换,不需要复杂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64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1266663.7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罗丹明染料和缩合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第一混合液;在第一混合液中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形成荧光大分子溶液;基于荧光大分子溶液形成第二混合液;形成第三混合液,控制第二混合液与第三混合液的流速比,制备得到荧光微球。本发明以硅油和乳化剂形成的第三混合液作为油相,以荧光分子溶液等形成的第二混合液作为水相,通过微流控技术控制油相和水相之间的流速比,可以实现控制不同粒径的荧光微球的制备。采用基于荧光分子溶液作为水相的第二混合液,本发明的荧光微球荧光强度高,粒径均一且荧光染料不易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1019643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66663.7
申请日:2019-12-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罗丹明染料和缩合剂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形成第一混合液;在第一混合液中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形成荧光大分子溶液;基于荧光大分子溶液形成第二混合液;形成第三混合液,控制第二混合液与第三混合液的流速比,制备得到荧光微球。本发明以硅油和乳化剂形成的第三混合液作为油相,以荧光分子溶液等形成的第二混合液作为水相,通过微流控技术控制油相和水相之间的流速比,可以实现控制不同粒径的荧光微球的制备。采用基于荧光分子溶液作为水相的第二混合液,本发明的荧光微球荧光强度高,粒径均一且荧光染料不易泄露。
-
公开(公告)号:CN1105498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879531.5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4D打印技术的水陆两栖推进装置,包括:轮毂单元,所述轮毂单元外轮廓呈圆形,内部具有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内对应所述圆形的圆心位置设置有转轴部;多个桨叶结构单元,所述多个桨叶结构单元一端连接于所述中空结构内的转轴部,并呈均匀分布,每个桨叶结构单元呈板状,包括:至少一个变形部,所述变形部具有热刺激变形响应性能,其受到热刺激后能够在平直状态与弯曲状态之间转换;至少一个非变形部,与所述变形部连接,所述非变形部能够在所述变形部带动下由所述中空结构内部伸出至所述中空结构外。通过输入热刺激使桨叶结构发生变形,即可实现水陆两栖推进功能转换,不需要复杂的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994601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167651.2
申请日:2019-03-0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L11/02 , G01L19/12 ,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学传感器的流体介质近壁面摩擦阻力数据采集系统,包括:基于光学传感器的流体介质中近壁面摩擦阻力测试子系统,用于采集待测样品受到流体介质的摩擦阻力而产生的位移信号;基于高性能采集卡的高速采集、传输和存储子系统,用于接收位移信号,并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离散数字信号后输出;基于LabVIEW和Matlab的可视化读取分析子系统,用于接收离散数字信号并对离散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将离散数字信号转换为位移值,根据位移值计算出流体介质中近壁面摩擦阻力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908420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510968906.7
申请日:2015-12-2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控位置界面的显微成像装置,包括:透光玻璃支架、封闭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位移台;所述透光玻璃支架用于支撑透光玻璃,其一侧具有把手,透光玻璃用于支撑镜头所需用水外同时用于悬挂待测液滴;所述封闭盒用于承载待测微结构和所述透光玻璃支架,其一侧具有供所述透光玻璃支架的把手伸出的小孔,其上方具有供所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头部探入的圆孔;所述位移台位于所述封闭盒的一侧,用于通过所述透光玻璃支架的把手调整所述透光玻璃支架在封闭盒内的位置;本发明提出的上述方案既实现了水镜移动无法影响液滴的形貌,又能实现液滴的三维运动,从而可以呈现所需的界面形貌。
-
公开(公告)号:CN105277559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627619.X
申请日:2015-09-28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压强可调流场的显微成像装置,包括:测压模块、施压模块、密封流道模块、管道、以及显微镜,其中:施压模块通过管道与密封流道模块相连,在密封流道模块充满流体的情况下向密封流道模块提供静水压强;测压模块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连接到施压模块顶部以测量施压模块顶部所施加的气压,第二部分连接到密封流道模块内的流道中样品附近以测量流动静压;以及流道下壁设置有放置样品的位置,显微镜的镜头设置为面向流道上壁的视窗。
-
公开(公告)号:CN1197717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653744.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IPC: B05D5/08 , C09D153/02 , C09D123/06 , C09D127/16 , C09D7/62 , B05D7/24 , B05D5/00 , B05D3/00 , B05D5/04 , B05D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及超疏水表面,属于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将预先制备的以耐磨聚合物微米粒子为分散相、以溶解有粘结剂的第一有机溶剂为分散介质的分散液I喷涂在耐高温双面胶带的粘结面,待喷涂有分散液I的表面干燥后,得到第一处理表面;将预先制备的以聚合物纳米粒子和无机纳米粒子为分散相、以第二有机溶剂为分散介质的分散液II喷涂在第一处理表面,待喷涂有分散液II的表面干燥后,得到第二处理表面;对第二处理表面进行热压处理,得到超疏水表面。利用本发明,能够制备出兼具柔性、机械耐磨性和耐水冲击性的防污超疏水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1919704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407093.X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破碎与干燥工艺的磷酸铁生产系统,本发明涉及磷酸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磷酸铁干燥机构,所述磷酸铁干燥机构的出料端口上均设置有出料抑尘机构,且所述磷酸铁干燥机构的前侧进料位置设置有磷酸铁输送机构。本发明针对磷酸铁干燥过程中的闪蒸干燥机为基础,在闪蒸干燥机的进料管口部位设置针对磷酸铁料饼进行打散的分解处理机构,迫使料饼在进入闪蒸干燥机的上升管道之前呈松散状态。避免在板框压滤后磷酸铁呈较为紧实的粉饼状态,热风烘干难以渗透到粉饼内部的问题;而且,在脉冲除尘器出料管口以及各级旋风分离器的出料管口设置防扬尘组件,通过吸附粉料来避免在下料时出料管口内部存在气旋而造成扬尘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