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30864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410656319.X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闭环调整的板条激光扩束准直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板条激光器、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第二球透镜、计算机、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相互正交放置;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分别与步进电机连接;计算机分别与步进电机和远场探测系统连接;板条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依次穿过第一柱透镜、第二柱透镜、第一球透镜和第二球透镜后射入远场探测系统;计算机接收远场探测系统的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号控制步进电机运行从而控制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的位置。该方案能够保证板条激光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都具有较好的准直效果,调节精度高,准直效果好,操作安全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244752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27276.4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nventor: 张凯 , 唐淳 , 颜宏 , 田飞 , 李建民 , 王树峰 , 谢庚辰 , 马毅 , 关有光 , 雒仲祥 , 高清松 , 陈黎 , 罗佳 , 卢飞 , 廖原 , 陈天江 , 王锋 , 何丽 , 马立斌
IPC: H01S3/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光谱合成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激光子束发射器、组束棱镜组、偏振分光镜、多层介质膜光栅和偏振合束镜;激光子束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子束经过组束棱镜组排列后由偏振分光镜分为P光和S光;P光和S光分别通过在光路上设置多层介质膜光栅进行光谱合成后汇聚在偏振合束镜处输出。该方案采用利用两组多层介质膜光栅光谱组束单元分别实现p偏振光和s偏振光的光谱合成,最后通过偏振合束镜完成复合式功率合成,实现高亮度激光输出,能够克服现有光谱合成装置对光源要求高、光栅难以获得等不足,提高光谱合成装置的实用性,降低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201565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492001.2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阵列式共轭成像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能够实现二极管激光的光谱合成的二极管激光叠阵、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反射式平面光栅、外腔镜,二极管激光叠阵包括有多个二极管激光线阵;二极管激光线阵的出光面的光路上设置有快轴准直微透镜;二极管激光线阵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穿过快轴准直微透镜、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和反射式平面光栅后射入外腔镜,能够消除二极管激光线阵“smile”效应及二极管激光叠阵快轴指向性误差对光谱合成效率及光束质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314965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84790.1
申请日:2013-03-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平台间光路传输中光轴稳定装置及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该装置包括有A平台和B平台;A平台上摆放有A激光器、反射镜、光瞳探测器、A分光镜和A快反镜;B平台上摆放有B激光器、B快反镜和B分光镜;B快反镜中央掏孔,孔内安装有光轴探测器;A激光器发射出的光束依次经过反射镜、A分光镜、A快反镜、B快反镜、B分光镜的反射到达光轴探测器;B激光器发射的光束经过A快反镜的反射后穿过A分光器到达光瞳探测器。该方案能够满足光束跨平台传输时控制光轴抖动,起到传输中光轴稳定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141672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96402.2
申请日:2011-04-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激光束散角实时调节装置,所述装置中的扩束器次镜、固定楔镜、导轨、扩束器主镜依次固定设置在基座上,固定楔镜的垂直通光面与扩束器次镜相对设置,导轨与固定楔镜的斜通光面平行,平移台设置在导轨上,可调楔镜设置在平移台上,可调楔镜的斜通光面与固定楔镜的斜通光面相对平行设置。平移台搭载可调楔镜沿导轨移动,激光通过可调楔镜的镜片厚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扩束器主次镜之间的光程,达到改变激光束散角的目的。本发明的激光束散角实时调节装置改变激光束散角的过程中,激光发射光轴能够保持稳定,有利于发射激光稳定地照射在目标上。本发明的激光束散角实时调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在高精度调焦系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17279136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1209362.8
申请日:2022-05-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7/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回光透射式整形器,包括目镜和物镜,所述目镜和物镜沿z轴方向前后设置,所述目镜的中心垂向与x轴之间的角度为θ,所述物镜的中心轴向比目镜的中心高h,保证入射光束在y轴方向上从目镜和物镜表面的中心穿过。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消回光透射式整形器,可大幅降低光纤激光光谱合成系统中透射式整形器的回光对光纤激光器的影响,从而提升全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016424U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21951386.4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路光纤激光高占空比一维拼接装置,包括:底板,后面板,前面板,调节装置以及封装外壳;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光纤出口;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出光口;每个所述光纤出口间隔相同,且中心高度与所述出光口的中心高度相同;所述调节装置上安装有多个准直光学元件;所述准直光学元件包括:尾纤和准直端;所述尾纤远离准直端的一端穿过所述光纤出口;所述准直端远离尾纤的一端的端面正对所述出光口;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准直光学元件的空间位置,使所述准直端的中心轴与所述出光口和光纤出口的中心高度一致,且每个所述准直端的端面间隔相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准直光学元件进行整齐排列,可以实现多路光的组束输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156286U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20690715.X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光栅外腔反馈的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装置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二极管激光光源、第一光栅、第二光栅和外腔镜;二极管激光光源包括有二极管激光叠阵、快轴准直透镜和慢轴准直透镜;二极管激光光源输出的激光束入射到第一光栅上发生衍射,衍射后的光束射入第二光栅上,光束经过第二光栅合束后射入外腔镜;外腔镜与光束传播方向垂直,其作用是提供反馈激光同时实现激光的输出。该方案对二极管激光光源与第一光栅之间的距离、第二光栅与外腔镜之间的距离无严格要求,光路空间体积减小,装调方便灵活,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及工程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204088874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550990.1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5/06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阵列式共轭成像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包括有能够实现二极管激光的光谱合成的二极管激光叠阵、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反射式平面光栅、外腔镜,二极管激光叠阵包括有多个二极管激光线阵;二极管激光线阵的出光面的光路上设置有快轴准直微透镜;二极管激光线阵发出的激光束依次穿过快轴准直微透镜、慢轴转换柱透镜、快轴柱透镜阵列和反射式平面光栅后射入外腔镜,能够消除二极管激光线阵“smile”效应及二极管激光叠阵快轴指向性误差对光谱合成效率及光束质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04088871U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20551000.6
申请日:2014-09-24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层排布被动散热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光学装置的技术方案,该方案的光学系统的光路分两层,第一层光路是二极管激光线阵的空间拼接光路,第二层是二极管激光的光谱合成光路,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通过两片反射镜实现光路连接,光谱合成后的激光从窗口镜输出或耦合进入光纤输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分层排布被动散热二极管激光光谱合成激光系统可靠性高、结构紧凑,体积小,可作为工业加工或军用高可靠性激光光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