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0639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761014.0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膨胀比水平对置活塞式膨胀机及控制方法,包括一组水平对置活塞、缸体、缸盖、连杆、曲轴及曲轴箱、进排气管、进排气阀及润滑系统和控制系统。本膨胀机通过输入高压工质推动活塞往复运动,达到被动进气和膨胀做功的目的。本装置可以用于由有机朗肯循环构成的发动机排气废热回收系统,并将工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输出。与现有活塞式膨胀机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将对置活塞与进排气管及进排气阀进行集成,从而减少结构件及由此产生的机械损失,具有膨胀比大、组件少、结构紧凑、热功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682456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211405628.0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的CO2热泵储能方法,采用包括数据中心冷冻水回路、CO2热泵循环、CO2储能循环和循环水回路的储能系统;冷冻水通过CO2热泵循环冷却的同时通过风扇鼓风冷却;CO2热泵循环与CO2储能循环耦合;用电低谷期时,CO2热泵循环中低压CO2储罐中的CO2循环吸收冷冻水回路余热,经制冷压缩机压缩后进入CO2储能循环的储能压缩机再次压缩并冷却后储存于高压CO2储罐中;用电高峰期时,CO2热泵循环正常运行吸收冷冻水回路余热,高压CO2储罐中的CO2输出吸热后进入膨胀机做功,优先驱动CO2热泵循环为数据中心输出冷量的同时产生热量;常规状态下,CO2热泵循环可独立于CO2储能循环单独运行,可稳定吸收冷冻水回路余热,保证数据中心冷量的稳定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614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369047.0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释能子系统、供电系统及调控方法,压缩空气储能释能子系统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压缩机、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透平、多个并联设置的储换热模块、第一母管以及第二母管,压缩机的出气口和透平的进气口均连通第一母管,储换热模块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母管和第二母管,储换热模块吸收从第一母管进入储换热模块的空气的热量,或,加热从第二母管进入储换热模块的空气。相比传统的压缩空气储能释能电站而言,削峰能力可实现0-100%全范围的调节,可兼顾经济性与效率,实现顶峰容量0-100%全范围调节,且其爬坡速率可高达20%,可满足电网出力需求,另外,可实现单机效率与系统调节性能之间的最优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751463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369306.X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二氧化碳储能及消防的本体储能型风机及其工作方法,基于二氧化碳储能及消防的本体储能型风机包括:叶片本体,内置有二氧化碳主动消防系统;机头,内置有风机主轴本体、压缩机高压段、透平高压段、第一多轴变速系统和主发电机本体;第一多轴变速系统适于将主发电机本体与风机主轴本体以及压缩机高压段和透平高压段相连接;第一塔筒段,内置有压缩机低压段、透平低压段、第二多轴变速系统和副发电机本体,第二多轴变速系统适于将副发电机本体与压缩机低压段和透平低压段相连接;第二塔筒段,适于容纳低压二氧化碳。本发明通过将二氧化碳储能集成至风机本体内,从而同时为风机提供储能与消防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12665424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011578243.5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液换热的抗腐蚀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及涂覆工艺,换热器采用薄厚两种基板,薄基板采用刻蚀法进行单面加工形成气体介质流道,厚基板采用精雕和刻蚀法结合进行双面加工,刻蚀法加工出的流道统一用于形成气体流道,精雕法加工出的带有扰流结构流道用于形成液体介质流道。两种换热板交替叠放并通过扩散焊接形成换热芯体,兼顾了气相介质的换热性能以及液相介质换热流通性。此外通过气相沉积法对换热器各表面进行石墨烯薄膜涂覆对换热器进行防腐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68245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05628.0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数据中心余热回收的CO2热泵储能方法,采用包括数据中心冷冻水回路、CO2热泵循环、CO2储能循环和循环水回路的储能系统;冷冻水通过CO2热泵循环冷却的同时通过风扇鼓风冷却;CO2热泵循环与CO2储能循环耦合;用电低谷期时,CO2热泵循环中低压CO2储罐中的CO2循环吸收冷冻水回路余热,经制冷压缩机压缩后进入CO2储能循环的储能压缩机再次压缩并冷却后储存于高压CO2储罐中;用电高峰期时,CO2热泵循环正常运行吸收冷冻水回路余热,高压CO2储罐中的CO2输出吸热后进入膨胀机做功,优先驱动CO2热泵循环为数据中心输出冷量的同时产生热量;常规状态下,CO2热泵循环可独立于CO2储能循环单独运行,可稳定吸收冷冻水回路余热,保证数据中心冷量的稳定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111107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255530.7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二氧化碳超临界循环的碳储存、基于二氧化碳超临界循环的碳储存、高温热泵双功能系统,它包括质能转换系统和地下贮藏换热系统;利用海岸地下咸水层进行二氧化碳封存和开式换热,通过变压力二氧化碳注入,配合注入喷口变形实现对注入二氧化碳量和提取二氧化碳量的分配,通过共用一套地下工程,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向海水中封存和地温能的提取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905611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911191054.X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超临界CO2循环系统,两个系统通过ORC工质‑CO2换热器(3)和低温回热器‑2(7)耦合。本发明在一定冷热源的工况下,可满足严寒地区冬季发电、供暖的要求,以及满足夏季发电要求。本发明通过ORC工质‑CO2换热器、低温回热器将有机朗肯循环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耦合,使结构更加紧凑。本发明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有机工质联合循环效率高,可以显著提高发电效率。本发明的系统简单,结构紧凑,成本较低,运行灵活,安全性高,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721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198148.0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2F1/16 , F25B30/06 , C02F10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数据中心的海水淡化冷热联供系统,包括数据中心、热泵循环系统、海水淡化系统和制冷机组系统;热泵循环系统包括热泵蒸发器、压缩机及第一节流元件;海水淡化系统包括海水过滤装置、第一换热器、海水淡化蒸发器及海水冷凝器;海水淡化蒸发器设于热泵循环系统的回路管道上,还分别与第一换热器、海水过滤装置和海水冷凝器连接;数据中心的高温回水管分别与第一换热器和热泵蒸发器连接,第一换热器分别与热泵蒸发器和数据中心的低温供水管连接;热泵蒸发器与低温供水管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海水冷凝器与所述制冷机组系统连接以使制冷机组系统能供冷和供热,从而具有数据中心余热利用率高,结构紧凑、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05611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191054.X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超临界CO2循环系统,两个系统通过ORC工质-CO2换热器(3)和低温回热器-2(7)耦合。本发明在一定冷热源的工况下,可满足严寒地区冬季发电、供暖的要求,以及满足夏季发电要求。本发明通过ORC工质-CO2换热器、低温回热器将有机朗肯循环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耦合,使结构更加紧凑。本发明中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和有机工质联合循环效率高,可以显著提高发电效率。本发明的系统简单,结构紧凑,成本较低,运行灵活,安全性高,节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