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03351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255486.X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的地热发电及冷热供应系统及运行方法。该系统以地热作为热源,包括储能系统、释能系统、热能回收系统和冷热供应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储能过程和释能过程分别采用分级压缩中间冷却和分级膨胀中间再热,并且能够根据高压储罐内的压力,调整分级压缩和分级膨胀过程的级数。同时利用热能回收系统收集压缩过程产生的压缩热和透平出口尾气的余热,既可用于驱动溴化锂制冷机组提供冷量,也可接入城市供热管网供热。综上,本发明将二氧化碳应用于储能系统,并且实现冷热电联供,具有系统效率高、结构紧凑、经济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92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011578173.3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结合海水淡化的灵活性动力电站及其调节方法,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动力循环结合海水淡化的一体化工艺,该系统采用新型双级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来降低热源排气温度,提升循环热效率,从而达到热动力电站输出灵活性、可调性之目的;相对应的加强低温、动态热源在海水淡化工艺的利用效能,使之成为动力电站的常备“柔性负载”,进一步提升系统整体效能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665214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1578241.6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储能型二氧化碳循环冷热供应、消防伺服的综合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系统基于三级压缩、分级储能的CO2压缩制冷循环为冷端提供三个等级的常备冷量、为热端提供生活热水、采暖以及为消防端提供灭火剂CO2。系统通过新型的模块化工艺设计,实现了各级制冷循环的独立运行以及自由组合,以达到工况可调、输出灵活、能量高效利用之目的;结合液体CO2分级储能可实现系统用电的“柔性化”,并作为系统消防的常备安全模块参与到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营之中,重点用于无人值守的机电设备、重要的电力电子设备以及数据机房等的安全防护以及火情的提早干预。
-
公开(公告)号:CN11405723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539872.1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提供了一种振实密度高、粒径分布窄、球形形貌好的高镍三元前驱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高浓度氨水和高浓度NaOH溶液与高镍金属盐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不仅通过增加反应体系中浆料固含量促进生产效率,而且使前驱体颗粒在高固含量料液中相互碰撞摩擦获得尺寸均匀、颗粒形貌密实且球形度高的产品;此外,由于高镍前驱体是在pH较高的碱性条件下结晶生长,因此采用碱洗‑水洗工艺对共沉淀前驱体颗粒进行洗涤过滤,保护前驱体颗粒不因单一水洗反溶而遭到破坏,使相同条件下前驱体颗粒尺寸分布窄、振实密度更高。本发明与传统共沉淀制备三元前驱体工艺相比,生产效率更高、产品颗粒形貌更加可控,且所得产品的循环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04617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256812.9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二氧化碳工艺和模块化设计的煤火治理利用系统及方法,它包括用于提供热源的热源系统,所述热源系统与用于发电的移动式发电系统相连;所述热源系统包括地下煤火核心区,地下煤火核心区位于煤层的内部,煤层的内部并与地下煤火核心区相连通的位置设置有气态二氧化碳收集井,气态二氧化碳收集井的侧边设置有二氧化碳输配管;所述移动式发电系统包括移动式膨胀部、移动式升压部、移动式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和移动式电储能部四个部分。该发明充分考虑到了地下煤火自燃过程温度小于500℃时二氧化碳介质的副反应,兼具地下煤火治理、二氧化碳捕集、模块化可移动、煤火余热利用等综合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0100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1255483.6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惯性稳定的震荡抑制和发电系统及应用方法,它包括用于和需抑制本体相连的震动抑制增压机;震动抑制增压机通过高压管路与高压储罐相连;震动抑制增压机通过低压管路与低压储罐相连;高压储罐通过热水罐与补热器相连;高压储罐同时通过流量调节阀与补热器相连;补热器通过透平与低压储罐相连。通过一套可调阻尼‑能量通用转化装置,通过将此转化装置集群实现不同规模阻尼的设置和自动化调节;而且能够对震动阻尼回收,对震动能量再利用,借助发电系统将其转化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04617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256812.9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二氧化碳工艺和模块化设计的煤火治理利用系统及方法,它包括用于提供热源的热源系统,所述热源系统与用于发电的移动式发电系统相连;所述热源系统包括地下煤火核心区,地下煤火核心区位于煤层的内部,煤层的内部并与地下煤火核心区相连通的位置设置有气态二氧化碳收集井,气态二氧化碳收集井的侧边设置有二氧化碳输配管;所述移动式发电系统包括移动式膨胀部、移动式升压部、移动式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和移动式电储能部四个部分。该发明充分考虑到了地下煤火自燃过程温度小于500℃时二氧化碳介质的副反应,兼具地下煤火治理、二氧化碳捕集、模块化可移动、煤火余热利用等综合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12853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256805.9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光‑地热一体化发电和温室大棚热能供应系统及方法,它包括开式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所述开式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与地热储系统和二氧化碳储罐相连;所述开式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与双罐储热系统相连;所述双罐储热系统与太阳能光热系统和温室大棚热能供应系统相连;还包括光伏系统和风电系统。本电站利用天然地热储层空间和加装的二氧化碳储罐,将传统二氧化碳热动力循环进行解耦,可以使压缩过程和膨胀过程相互独立,实现了地热电站调节灵活性的极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001001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11255483.6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惯性稳定的震荡抑制和发电系统及应用方法,它包括用于和需抑制本体相连的震动抑制增压机;震动抑制增压机通过高压管路与高压储罐相连;震动抑制增压机通过低压管路与低压储罐相连;高压储罐通过热水罐与补热器相连;高压储罐同时通过流量调节阀与补热器相连;补热器通过透平与低压储罐相连。通过一套可调阻尼‑能量通用转化装置,通过将此转化装置集群实现不同规模阻尼的设置和自动化调节;而且能够对震动阻尼回收,对震动能量再利用,借助发电系统将其转化电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66521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78241.6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储能型二氧化碳循环冷热供应、消防伺服的综合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该系统基于三级压缩、分级储能的CO2压缩制冷循环为冷端提供三个等级的常备冷量、为热端提供生活热水、采暖以及为消防端提供灭火剂CO2。系统通过新型的模块化工艺设计,实现了各级制冷循环的独立运行以及自由组合,以达到工况可调、输出灵活、能量高效利用之目的;结合液体CO2分级储能可实现系统用电的“柔性化”,并作为系统消防的常备安全模块参与到能源系统的安全运营之中,重点用于无人值守的机电设备、重要的电力电子设备以及数据机房等的安全防护以及火情的提早干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