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能取热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6026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0850869.9

    申请日:202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热能提取设备技术领域,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能取热井。这种地热能取热井可以实现杂质清理,避免内部堵塞,保证取热井的正常工作。上述地热能取热井包括:井体、换热器、管道组件和除垢组件,换热器设置于井体,一端位于井体的空腔,另一端伸出井体外;管道组件设置于井体,包括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伸入空腔,向空腔供给冷水,出水管伸入空腔,用于将热水排出;除垢组件包括回转机构和刮板机构,回转机构设置于井体,多个刮板机构设置于回转机构上,回转机构用于带动刮板机构转动将空腔壁面的污垢刮掉。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热能取热井不能对积累的杂质进行清理,导致内部出现堵塞现象,影响取热井的正常工作的问题。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工质的长距离套管式地热能开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37601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409970.0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热能开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二氧化碳工质的长距离套管式地热能开发装置,包括套管主体,所述套管主体包括上位套管以及下位套管,多个所述套管主体自上而下螺纹连接成套管总成。该一种基于二氧化碳工质的长距离套管式地热能开发装置,通过设置有相互连通的上位环形槽、下位环形槽以及竖向槽,增加套管主体外壁与导热水泥的接触面积,同时也不会增加套管的安装阻力,此外,套管主体安装后,导热水泥会紧密贴合上位环形槽、下位环形槽以及竖向槽,使得套管总成安装后更加稳定,导热稳定性增强,避免了外突的加强肋增加套管的安装难度,同时降低了套管外部与导热水泥之间的摩擦阻力。

    一种基于目标河流的溶质输移过程的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79338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427683.X

    申请日:202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目标河流的溶质输移过程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二维侧岸潜流带溶质迁移模型;构建一维河流溶质迁移模型;针对目标河流和侧岸潜流带进行空间布点;基于空间布点,求解二维侧岸潜流带溶质迁移模型,确定侧岸潜流带的溶质浓度;基于溶质浓度,求解一维河流溶质迁移模型,确定河流的溶质浓度。通过针对目标河流和侧岸潜流带进行空间布点,从而通过处理目标河流与侧岸潜流带的边界,模拟河流地下水的水体中的溶质交换过程,获得河流‑侧岸潜流带区域的溶质分布,提高污染物溶质扩散监测和防治的准确性。

    一种干热岩采热可视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2873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25881.8

    申请日:2023-0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热岩采热可视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干热岩测试技术领域,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施压件、加热装置、进水管、排水管和核磁共振组件,测试箱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适于放置正多面体结构的待测件;施压件具有施压端,施压件的施压端用于对待测件的多个面垂直施压;加热装置设置在容纳腔内,进水管和排水管分别伸入容纳腔用于与待测件连接,核磁共振组件设置在测试箱的容纳腔外。通过进水管向待测件中注入测试水,核磁共振组件得到水分子在待测件中的动态分布,通过施压件提供的不同大小的压力,模拟更真实的三维应力情况,便于获取受力情况与测试水的流动情况之间的关系,对于后续提升干热岩的采热效率具有较大的意义。

    一种作物灌水施肥方案的模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472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87619.1

    申请日:2023-04-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物灌水施肥方案的模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其中,作物灌水施肥方案的模拟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耦合模型,所述第一耦合模型反映地表灌溉施肥方案与土壤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第二耦合模型,所述第二耦合模型反映土壤与作物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所述第一耦合模型和所述第二耦合模型生成第三耦合模型,所述第三耦合模型反映地表灌溉施肥方案、土壤及所述作物之间的关联关系;获取目标作物;利用所述第三耦合模型确定所述目标作物所对应的目标地表灌溉施肥方案,并生成包含所述目标地表灌溉施肥方案的指示信息;发送所述指示信息。本发明可解决现有数值模拟方法无法实现对作物全生育期的灌水施肥方案的模拟的技术问题。

    一种降水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3047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24127.0

    申请日:2023-0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降水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极轨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获取目标区域的若干个频率极化通道亮温数据和红外通道亮温数据;根据获得的数据,判断目标区域是否存在降水事件;若存在,根据目标区域的海陆分类结果,筛选目标频率极化通道亮温数据;根据目标频率极化通道亮温数据和红外通道亮温数据,确定目标区域的降水量预测结果。通过结合极轨卫星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气象监测数据,提高了气象监测数据的时空分辨率,且综合了被动微波数据、红外数据包括水汽通道在内数据,提高了降水量预测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