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向硅钢铁损值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78698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72363.9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取向硅钢铁损值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领域;该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控制器、铁芯、巴克豪森检测器和铁损值输出装置,所述的控制器内包括磁感应强度控制器和巴克豪森噪声-铁损转换器;本发明主要用于在线检测硅钢的铁损,不需要对测量对象进行标准化加工,且在不同的磁感应强度下均可实现铁损的在线即时测量;该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测试结果可靠性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检测设备重量轻,体积小,检测速度快,特别适合在现场进行在线检测。

    一种模拟轧制过程轧辊和轧件摩擦磨损的实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207439B

    公开(公告)日:2012-12-05

    申请号:CN201110066717.2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李长生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模拟轧制过程轧辊和轧件摩擦磨损的实验设备,包括电机、万向接轴、弹性联轴器、工作台、伺服电动缸、传动轴、轧件试样、轧辊试样、连接轴、支撑座、感应加热装置,两电机固定在工作台上,上电机通过万向接轴和上传动轴连接轧件试样;下电机通过弹性联轴器和下传动轴连接轧辊试样;上、下传动轴贯穿上、下支撑座,两支撑座通过连接轴和伺服电动缸连接,伺服电动缸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轴上和上支撑座上;伺服电动缸动力由一个伺服电机提供,两试样的接触压力通过伺服电动缸施加;轧件试样上方设有感应加热装置,轧辊试样的圆环表面上方设有润滑冷却装置;设备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对减少轧辊损耗和提高钢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屈服强度高于600MPa的矿井救生舱用热轧带钢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6820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47090.5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李长生 马彪 李涛

    Abstract: 一种屈服强度高于600MPa的矿井救生舱用热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热轧带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4~0.08%,Si:0.1~0.3%,Mn:1.5~1.7%,Al:0.01~0.05%,Mo:0.4~0.5%,Cr:0.4~0.6%,Nb:0.04~0.06%,Ti:0.02~0.05%,Cu:0.2~0.35%,P≤0.01%,S≤0.01%,余量为Fe;其金相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室温屈服强度≥600MPa,抗拉强度≥800MPa,断后伸长率≥18%,500℃高温拉伸屈服强度≥450MPa,抗拉强度≥650MPa,断后伸长率≥19%,20℃冲击功>47J,冷弯性能合格,工业环境下的耐大气腐蚀性指数I≥4.5,焊接冷裂纹敏感系数Pcm≤0.26%。其制备方法是: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加热后进行粗轧,然后精轧,精轧后带钢厚度为4~14mm,经快速冷却后获得成品热轧带钢。本发明热轧带钢具有良好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

    一种屈服强度高于800MPa的矿井救生舱用热轧带钢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66809A

    公开(公告)日:2012-11-07

    申请号:CN201210246998.4

    申请日:2012-07-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nventor: 李长生 李涛 马彪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屈服强度高于800MPa的矿井救生舱用热轧带钢及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03~0.06%,Si:0.20~0.35%,Mn:1.7~1.8%,Al:0.02~0.05%,Mo:0.3~0.5%,Nb:0.04~0.06%,Ti:0.01~0.02%,Cu:0.2~0.35%,B:0.001~0.002%,S≤0.01%,P≤0.01%,余量为Fe;其金相组织为复相组织,室温屈服强度≥800MPa,抗拉强度≥900MPa,断后伸长率≥16%,500℃高温屈服强度≥580MPa,抗拉强度≥760MPa,断后伸长率≥17%,20℃冲击功大于47J,冷弯性能合格,工业环境下的耐大气腐蚀性指数I≥4.0,焊接冷裂纹敏感系数Pcm≤0.22%。其制备方法是: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加热后进行粗轧,然后精轧,经快速冷却后获得成品热轧带钢,得到的热轧带钢优良的强度、塑性、冷弯和抗冲击性能的匹配,且高温强度优良,满足矿井救生舱用钢要求。

    一种低相对磁导率的热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0922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29175.3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相对磁导率的热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该热轧带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25~0.35%,Si0.5~0.6%,Mn25~27%,Al3.8~4.2%,V0.06~0.1%,P0.02~0.03%,S0.02~0.03%,余量为Fe;该热轧带钢的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为20~25μm的奥氏体,室温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400MPa,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750MPa,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66%,相对磁导率小于或等于1.002。制备方法为: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加热后进行粗轧获得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后带钢厚度为2~14mm;冷却后的钢卷经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后获得成品热轧带钢。本发明热轧带钢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无磁性能,且生产成本较低。

    一种钢带异步连轧过程的变形抗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3172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010946617.8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带异步连轧过程的变形抗力计算方法。通过钢带材料试样的热压缩实验和常规单机架冷轧实验通过回归得到变形抗力数学模型中与钢带材料相关的回归系数,通过温度、工作轧辊的半径、轧辊的线速度、带材轧制前后的厚度等参数和相应的公式,建立钢带异步热连轧和异步冷连轧过程的变形抗力数学模型,并根据上述参数进行具体道次变形抗力值的计算。计算出的变形抗力可以用于对异步连轧过程中张力、轧制力等重要参数的精准设定。

    基于深层循环神经网络的冷连轧轧制板形动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07658B

    公开(公告)日:2023-02-14

    申请号:CN202210444007.7

    申请日:2022-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深层循环神经网络的冷连轧轧制板形动态预测方法,属于冶金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堆叠循环神经网络对冷连轧中间机架轧制板形进行动态预测的方法。首先建立一个由机架轧制参数和板形控制参数作为输入层,以分布式板形值作为输出层,具有两个隐藏层并以冷轧机组机架数为时间序列展开的深层循环神经网络;然后利用冷轧机组历史轧制时序数据,板形辊测量数据和通过影响函数法获得的中间机架轧制板形计算数据作为训练数据对所建立的板形预报网络进行离线预训练和二次训练;将经过验证后完成训练的板形预报网络用于冷轧生产过程中各机架轧制板形的动态预测。

    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冷轧板形控制参数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9258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1514549.9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冷轧板形控制参数设定方法。首先基于多层前馈神经网络建立冷轧板形预报网络,利用收集的历史冷轧轧制参数、板形控制参数等轧制数据和历史板形数据对冷轧板形预报网络进行离线训练,并将训练好的网络作为板形控制参数优化网络,用于在线计算。然后将所需的当前带钢的冷轧轧制参数、板形控制参数初始设定值以及板形目标值输入到板形控制参数优化网络。利用板形控制参数优化网络的网络预报板形值与板形目标值的偏差,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板形控制参数按照优先级进行逐一迭代计算,获得优化后的板形控制参数。

    一种钢带冷轧全变形区的轧制力和轧制力矩设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225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07221.0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带冷轧全变形区的轧制力和轧制力矩设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轧制参数;S2:划分变形区域;S3:计算塑性变形区入口厚度和塑性变形区出口厚度;S4:计算中性角参数;S5:计算轧制变形区总单位宽度轧制力;S6:计算单位宽度扭矩;S7:根据最终获得的轧制变形区总单位宽度轧制力计算值和单位宽度扭矩计算值,设定轧制过程的轧制力和轧制力矩。本发明的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塑性变形区和弹性变形区在轧制压力上的区别加以考虑,并进行了区分,全面考虑了轧制塑性区和弹性变形区的影响,轧制力设定计算误差值在8%以内。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