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78698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72363.9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取向硅钢铁损值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领域;该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控制器、铁芯、巴克豪森检测器和铁损值输出装置,所述的控制器内包括磁感应强度控制器和巴克豪森噪声-铁损转换器;本发明主要用于在线检测硅钢的铁损,不需要对测量对象进行标准化加工,且在不同的磁感应强度下均可实现铁损的在线即时测量;该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测试结果可靠性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检测设备重量轻,体积小,检测速度快,特别适合在现场进行在线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227A
公开(公告)日:2012-04-11
申请号:CN201110329175.3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相对磁导率的热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该热轧带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0.25~0.35%,Si0.5~0.6%,Mn25~27%,Al3.8~4.2%,V0.06~0.1%,P0.02~0.03%,S0.02~0.03%,余量为Fe;该热轧带钢的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为20~25μm的奥氏体,室温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400MPa,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750MPa,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66%,相对磁导率小于或等于1.002。制备方法为: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加热后进行粗轧获得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后带钢厚度为2~14mm;冷却后的钢卷经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后获得成品热轧带钢。本发明热轧带钢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无磁性能,且生产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27869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172363.9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R27/26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取向硅钢铁损值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领域;该装置包括信号发生器、控制器、铁芯、巴克豪森检测器和铁损值输出装置,所述的控制器内包括磁感应强度控制器和巴克豪森噪声-铁损转换器;本发明主要用于在线检测硅钢的铁损,不需要对测量对象进行标准化加工,且在不同的磁感应强度下均可实现铁损的在线即时测量;该检测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测试结果可靠性和重复性好的优点,检测设备重量轻,体积小,检测速度快,特别适合在现场进行在线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212580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23172.3
申请日:2013-04-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B21B27/10
Abstract: 一种由安装在轧辊入口近距离处的方形金属管架构成的轧机轧辊在线加热装置,其上、下直管的长度至少为轧辊轴向长度的95%,上、下直管上安装数量可调、分布位置可移动、开口朝向轧辊表面的U形导磁块,上、下直管分别与感应电源的两极相接,并通过进、出水管接冷却水。用该装置进行金属板带材热辊温轧时,调整上、下直管上导磁块的数量,使轧辊加热区域的宽度稍大于金属板带材的宽度,通过感应电源对金属管架施加高频交流电,使之产生交变磁场,通过磁场感应将轧辊表面加热至200~900℃,然后对板带材进行轧制。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易维护;由于轧辊的感应加热区域可调,不仅可用于金属板带材热辊温轧,而且可用于轧辊的在线预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57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349952.0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辊温轧金属薄带和极薄带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轧制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四辊轧机的上、下工作辊和上、下支撑辊;每个工作辊的两侧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由上汇总管、下汇总管和圆弧形金属管组构成;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交流电源的两极分别与加热装置的两端连接;方法为:接通电源对加热装置施加交流电,使工作辊辊面被加热至200~600℃;向圆弧形金属管组内通水;对金属带材进行轧制,金属带材轧制过程中的温度为180~580℃;轧制后得到的金属薄带和极薄带的厚度为0.01~0.35mm。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能够作为多机架连轧机进行连续轧制,也能够作为单机架轧机进行可逆轧制,尤其适用于轧制材质为高硅钢、镁合金、钛合金、钼合金或马氏体不锈钢等难加工金属带材。
-
公开(公告)号:CN114219780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04084.9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甲襞微循环血管检测与分割方法,首先通过GAN(生成式对抗网络)得到大量的甲襞微循环血管图像样本,在以扩充后的样本做为训练集对YOLO以及U‑Net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后通过YOLO和U‑Net神经网络可以将血管进行分类、得到血管数量、管径长度数据。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对甲襞微循环血管图像进行检测与分割,得到血管种类、血管数量、管径长度数据,解决人工测量速度慢,容易产生误差的问题,辅助医学诊断。
-
公开(公告)号:CN103305682B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310248441.9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高取向硅钢磁导率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PC机、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动力箱、支撑架、液压滑台、刻痕棒和刻痕球;本发明通过设置目标刻痕深度和刻痕间距,并根据上述参数,采用刻痕球对取向硅钢板的表面绝缘涂层进行横向均匀分割;使得磁导率大幅增加,在不影响磁屏蔽效果的情况下,减少屏蔽层厚度,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与现有的激光刻痕法相比,能在保证磁屏蔽效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损坏涂层所产生的漏磁现象,更加满足了磁屏蔽用硅钢的工业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570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349952.0
申请日:2011-11-0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热辊温轧金属薄带和极薄带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轧制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四辊轧机的上、下工作辊和上、下支撑辊;每个工作辊的两侧设置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由上汇总管、下汇总管和圆弧形金属管组构成;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通,交流电源的两极分别与加热装置的两端连接;方法为:接通电源对加热装置施加交流电,使工作辊辊面被加热至200~600℃;向圆弧形金属管组内通水;对金属带材进行轧制,金属带材轧制过程中的温度为180~580℃;轧制后得到的金属薄带和极薄带的厚度为0.01~0.35mm。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能够作为多机架连轧机进行连续轧制,也能够作为单机架轧机进行可逆轧制,尤其适用于轧制材质为高硅钢、镁合金、钛合金、钼合金或马氏体不锈钢等难加工金属带材。
-
公开(公告)号:CN102409227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329175.3
申请日:2011-10-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相对磁导率的热轧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该热轧带钢的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25~0.35%,Si 0.5~0.6%,Mn 25~27%,Al 3.8~4.2%,V 0.06~0.1%,P 0.02~0.03%,S 0.02~0.03%,余量为Fe;该热轧带钢的金相组织为晶粒尺寸为20~25μm的奥氏体,室温屈服强度大于或等于400MPa,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750MPa,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66%,相对磁导率小于或等于1.002。制备方法为:按设定成分冶炼钢水并铸成铸坯,加热后进行粗轧获得中间坯;进行精轧,精轧后带钢厚度为2~14mm;冷却后的钢卷经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后获得成品热轧带钢。本发明热轧带钢具有良好力学性能和无磁性能,且生产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30568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48441.9
申请日:2013-06-2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提高取向硅钢磁导率的装置及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PC机、第一位移传感器、第二位移传感器、动力箱、支撑架、液压滑台、刻痕棒和刻痕球;本发明通过设置目标刻痕深度和刻痕间距,并根据上述参数,采用刻痕球对取向硅钢板的表面绝缘涂层进行横向均匀分割;使得磁导率大幅增加,在不影响磁屏蔽效果的情况下,减少屏蔽层厚度,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与现有的激光刻痕法相比,能在保证磁屏蔽效果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损坏涂层所产生的漏磁现象,更加满足了磁屏蔽用硅钢的工业使用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