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色数据处理系统
    4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551707B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0410042063.X

    申请日:2004-04-29

    Abstract: 一种有机场致发光显示(OELD)装置,处理多色灰度数据。包括:四色转换部件,通过在原始RGB灰度数椐上加上白色灰度数椐,以将原始RGB灰度数椐转换为经补偿的RGBW灰度数据;数椐驱动部件,处理来自四色转换部件的经补偿的RGBW灰度数据,以产生模拟类型的四色信号;扫描驱动部件,产生顺序扫描信号;及OELD板,响应于来自数椐驱动部件的四色信号及来自扫描驱动部件的扫描信号发射色彩光线。四色转换部件包括:灰度系数转换部件,转换原始RGB灰度数椐;白色提取部件,用于从RGB灰度系数转换数椐中提取白色分量;数椐确定部件,产生四色RGBW数据;及逆灰度系数转换部件,对四色RGBW数据进行逆灰度系数转换。

    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90499C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480033271.1

    申请日:2004-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用于LCD的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用于以独立方式驱动各个像素的电路板。本发明提供了像素电极和把栅极线和数据线的扩展部分连接到外部电路的接触辅助,它们具有包括IZO层和ITO层的双层结构。ITO层设置在IZO层上。在本发明中,像素电极形成为具有IZO层和ITO层的双层以避免在总体测试过程中布线被ITO蚀刻剂破坏并防止探针上的异物堆积。在本发明中,可以仅接触辅助形成为具有IZO层和ITO层的双层,以防止在总体测试过程中探针上的异物堆积。由于减小了ITO的消耗,降低了制造成本。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4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59681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211163.9

    申请日:2003-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76 H01L27/124 H01L2251/53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绝缘衬底;形成在衬底上的多晶硅层;形成在多晶硅层上的第一绝缘层;形成在第一绝缘层上的栅极线;形成在栅极线上的第二绝缘层;形成在第二绝缘层上并包括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数据线;与数据线的第一部分连接的像素电极;限定像素电极上的区域的隔离物;形成在像素电极上的该区域中的有机发光部件;形成在发光部件上的公共电极;以及,设置在像素电极与衬底之间并且与数据线的第二部分连接的平面电源电压电极。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56481C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610159232.7

    申请日:2006-09-22

    Inventor: 成沄澈 崔凡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6 H01L51/5212 H01L51/5228 H01L2251/5315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适于一种经济有效的简化制造工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绝缘基板;形成于所述绝缘基板上的公共电压线;设置于所述公共电压线上的绝缘层;以及通过所述绝缘层延伸至所述公共电压线的接触孔。淀积阻挡柱接触位于所述接触孔的底部的公共电压线。所述淀积阻挡柱具有根据其与绝缘基板之间的距离而变化的宽度,并且覆盖所述公共电压线。公共电极连接至所述公共电压线。

    利用多晶硅的薄膜晶体管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97660C

    公开(公告)日:2008-06-25

    申请号:CN02825279.9

    申请日:2002-0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757 H01L29/786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膜晶体管制造方法。在绝缘基片上形成非晶硅薄膜,并且通过横向结晶工序进行结晶,同时用激光照射非晶硅薄膜以形成多晶硅薄膜。接着,利用包含按3∶1∶2比例混合的Cl2、SF6、Ar混合气体通过等离子干蚀刻除去从多晶硅薄膜表面突出的突出部,以对多晶硅薄膜表面进行平坦化处理,然后制作布线图案形成半导体层。形成覆盖半导体层的栅极绝缘层后,在半导体层对面的栅极绝缘层上形成栅极。通过向半导体层注入杂质,以栅极为中心两侧形成源极和漏极区域,并形成分别与源极和漏极区域电连接的源极和漏极。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174380A

    公开(公告)日:2008-05-07

    申请号:CN200710149291.0

    申请日:2007-09-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76 H01L27/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外围区域;驱动电压线,形成在显示区域中;第一驱动器,附于外围区域;驱动电压传输单元,将来自第一驱动器的驱动电压传输到驱动电压线,并包括形成在不同层的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在接触区域中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通过用于暴露第一布线的多个第一接触孔和用于暴露第二布线的多个第二接触孔相互连接,并且在接触区域中第一布线和第二布线的分界线是弯曲的。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64340A

    公开(公告)日:2007-10-31

    申请号:CN200710104764.5

    申请日:2007-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76 H01L27/12 H01L27/1214 H01L2227/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区的基底和沿所述显示区的至少一侧设置并将基准电压提供到所述显示区的基准电压供应单元,其中,所述基准电压供应单元包括:第一子供应单元,包括将所述基准电压提供到所述显示区的第一电压施加区;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子供应单元上;第二子供应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并包括将所述基准电压提供到所述显示区的第二电压施加区。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26181A

    公开(公告)日:2007-08-29

    申请号:CN200610173206.X

    申请日:2006-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44 H01L51/524 H01L51/52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具有附着于基板外表面的光学膜和覆盖该光学膜一部分的外盖,以防止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显示质量被削弱。由于冲击不是从外界直接作用于绝缘基板,而是通过暴露在外的光学膜先吸收之后再作用,因而本发明能够可靠地保护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