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8420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25879.6
申请日:2014-12-03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1B4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除机清条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1200~1300℃的出炉温度对连铸坯在炉内进行一次氧化,选取200~220min的在炉时间对连铸坯进行二次氧化,使连铸坯表面的待氧化部位呈现疏松状的氧化铁皮,去除连铸坯表面呈疏松状的氧化铁皮,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直接采用火焰清理设备将连铸坯表层削去3mm左右而造成的连铸坯新的表面出现凸棱、凹坑等条纹缺陷,实现了最终通过本发明获得表面机清平整的连铸坯;具有简便、适用性强及效果显著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24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18426.7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1D1/26 , C21D9/52 , C21D11/00 , C21D6/00 , B21B1/22 , B21B37/58 , B21B37/56 , C22C38/02 , C22C38/38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改善高强钢性能的方法,包括:获取基准带钢的第一炉内均热段间接温度和第一炉内均热段理论温度;将当前带钢进行退火,获取所述当前带钢与所述基准带钢对应时刻的第二炉内均热段间接温度和第二炉内均热段理论温度;判断所述第一炉内均热段理论温度与所述第二炉内均热段理论温度的第一差值是否处于第一设定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炉内均热段间接温度与所述第二炉内均热段间接温度的第二差值处于第二设定区间内;若否,通过调整所述当前带钢的退火均热段的工艺参数,以使所述第一差值处于所述第一设定区间内,其中,所述工艺参数包括:煤气流量;以及对光整延伸率和轧制力进行同步监控。本申请改善了不同批次高强钢的屈服强度差异。
-
公开(公告)号:CN1185958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42495.9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23P23/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带状片形金属件的加工系统及铣边工艺方法,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切割装置,用于纵向切割,以形成多个带状片形金属件;收卷装置,用于拉紧带状片形金属件并收卷;铣边装置,用于在切割装置和收卷装置同步工作时进行铣边,铣边装置设于切割装置和收卷装置之间;方法包括:启动铣边装置、切割装置和收卷装置,保持同步工作;通过收卷装置拉紧并收卷带状片形金属件,保持其绷直状态;通过铣边装置进行铣边。本申请适用于带状片形金属件的生产加工,能够改善金属件纵切成形性能和纵切边部质量,解决了金属件的边部开裂问题,显著提高金属件边部的成形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金属件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5857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0714249.3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冷轧薄板有限公司
IPC: C21D1/76 , C21D1/26 , C21D9/52 , C21D11/00 , C23C2/02 , C23C2/06 , C23C2/40 , C21D9/573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退火炉炉区露点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带钢进入炉区时,获取炉区内带钢的参数信息;分别获取炉区中多个目标炉段内的炉区带钢数据,炉区带钢数据包括目标炉段内的当前露点;确定当前露点以及目标露点之间的差值,其中,目标露点基于带钢信息确定;若差值不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则基于炉区带钢数据,从预先建立的加湿控制模型中调取对应的加湿参数作为目标加湿参数;基于目标加湿参数对目标炉段进行加湿控制。该控制方法能够自动、精确地控制退火炉各炉区内的露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92624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72050.X
申请日:2020-07-1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800MPa级冷轧热镀锌复相钢,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C:0.06%~0.12%,Si:0.1%~0.4%,Mn:1.8%~2.6%,Cr:0.2%~0.7%,P:≤0.010%,S:≤0.006%,Ti:0.01%~0.04%,Nb:0.01%~0.04%,Al:0.1%~0.4%,B:0.0001%~0.00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Mn+Cr+B>2.5%。本发明还公开了制备方法:采用所述的化学成分熔炼、锻造、热轧、卷曲、冷轧,所述冷轧压下率为40%~65%,后退火、热镀锌、光整,获得800MPa级冷轧热镀锌复相钢,抗拉强度大于800MPa,屈服强度≥660MPa。
-
公开(公告)号:CN110512063A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10840049.0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21D8/02 , C21D1/26 , C22C38/38 , C22C38/04 , C22C38/22 , C22C38/06 , C22C38/26 , C22C38/28 , C23C2/06 , C23C2/40
Abstract: 一种热镀锌双相钢的生产方法,属于双相钢制造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经控制连铸坯化学成分、加热、粗轧、精轧、层流冷却、卷取、冷轧、退火、镀锌、光整工序,获得热镀锌双相钢;所述退火包括加热段、均热段、快冷段,所述加热段和所述均热段温度均为为760-840℃,所述快冷段包括两个冷却道次,其中,第一道次冷却速度为8-13℃/s,第二道次冷却速度为18-26℃/s,所述快冷段出口温度为450-470℃。
-
公开(公告)号:CN10943536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114194.2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锈蚀冷轧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包括:钢板本体和合金层,所述合金层覆盖在所述钢板本体的表面;所述合金层的度厚度大于等于0.5*(Mneq)0.5微米,所述合金层的标准电极电位的范围为-0.8V-0V,所述钢板本体的锰当量为1%-6%,所述锰当量根据Mneq=10*C%+Mn%+0.5*Cr%得到,其中,Mneq为所述钢板本体中的锰当量,C%为所述钢板本体中的碳含量,Mn%为所述钢板本体中的锰含量,Cr%为所述钢板本体中的铬含量。本发明在不影响钢板本体的物理性能,不增加后续的使用程序额情况下达到了良好的防锈蚀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09771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78228.9
申请日:2018-08-03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汽车面板用热镀锌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热镀锌钢板的热镀锌镀层与基板之间包含有一层合金层,所述合金层厚度最小值为4×(HvFe/HvM/6)1.5微米和0.1微米之间的较大者,其中HvFe是指基板的显微硬度,而HvM是指合金层的显微硬度。所述表面汽车面板用热镀锌钢板的生产方法依次为板坯加热、粗轧、精轧、冷却、冷轧、表面处理、热处理、热镀锌和卷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超光滑表面汽车面板用热镀锌钢板改善了现有生产技术中汽车面板用热镀锌钢板表面的微观不平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803672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322054.X
申请日:2017-12-12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量热镀锌板表面锌花尺寸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扫描所述热镀锌板表面,获取所述热镀锌板表面的图像数据;基于预设的特征波长范围提取所述图像数据中的特征波长数据;根据所述特征波长数据确定特征轮廓组合;根据所述特征轮廓组合确定锌花晶粒轮廓组合;测量所述锌花晶粒轮廓组合的特征长度的平均值,所述平均值即为所述锌花尺寸;如此,通过提取热镀锌板表面图像数据中的特征波长数据来确定锌花晶粒轮廓组合,进而测量出所述锌花晶粒轮廓组合的特征长度的平均值,确定出锌花尺寸,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相对人工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0641.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38 , C22C38/22 , C22C38/28 , C22C38/06 , C21D8/02 , C21D11/00 , C21D1/26 , C21D1/18 , B21B3/02 , B21B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扩孔性980MPa级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包括C:0.08%‑0.18%,Si:0.2%‑0.8%,Mn:1.8%‑3.0%,Cr:0.2%‑0.6%,Mo:0.1%‑0.3%,Ti:0.01%‑0.04%,Alt:0.03%‑0.06%,P:≤0.010%,S:≤0.006%,其他为铁。本发明采用Mo、Ti微合金化,在连轧及卷取后阶段形成细小Mo、Ti复合析出物,细化奥氏体晶粒,进而细化铁素体晶粒,同时铁素体中析出相将强化铁素体基体,缩小与马氏体硬度差;采用粗轧和精轧两道次除磷,保证表面质量;利用短流程产线技术优势,获得的热轧板组织细小均匀,性能一致性优异。与此同时,冷轧退火阶段通过连续退火过时效可实现淬火后马氏体在线回火,降低马氏体与铁素体硬度差,实现扩孔性提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