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636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816860.2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冷轧双相钢汽车板力学性能预测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拟生产数据;将所述拟生产数据和马氏体体积分数输入至预测模型,进行冷轧双相钢汽车板力学性能的预测,以获取性能预测结果,其中,所述马氏体体积分数是通过保温实验计算得到的;所述预测模型是基于历史生产数据和所述马氏体体积分数经过预设次数训练得到的;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化学成分、工艺规格和力学性能;所述预测模型的输入变量为所述化学成分、所述工艺规格和所述马氏体体积分数,输出变量为所述力学性能。本申请基于冷轧双相钢的组织特点和物理冶金规律,可以精准高效地对冷轧双相钢汽车板的力学性能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52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16288.X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镀锌高强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镀锌高强钢电阻点焊模拟试验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镀锌高强钢;将所述镀锌高强钢置于高温三点弯试验夹具中;控制所述高温三点弯试验夹具的试验参数;在所述高温三点弯试验夹具中对所述镀锌高强钢进行高温三点弯实验。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镀锌高强钢电阻点焊模拟试验方法通过高温三点弯的温度场和应力场来模拟电阻点焊过程,将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值与应力值都调整为可以控制的参数,便于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954171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231709.2
申请日:2024-09-04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烘烤硬化钢汽车板性能优化方法及系统,涉及金属材料加工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生产历史数据、目标厚度和目标烘烤硬化值输入至目标参数优化模型,以获取优化后的目标参数,目标参数优化模型基于生产历史数据建立的烘烤硬化值预测模型得到,并且基于光整延伸率与工艺和成分的对应关系式作为约束条件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优化。优化后的目标参数控制烘烤硬化钢汽车板的生产过程。本发明利用烘烤硬化钢生产历史数据,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快速得到目标烘烤硬化值性能的优化的成分工艺,不需要经过大量的实验,降低了产品优化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而且利用该方法生产的钢板冲压后没有橘皮缺陷,能够满足汽车外板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52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29265.9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曹荣华 , 杨利斌 , 刘华赛 , 杨冀 , 刘再旺 , 何万定 , 张树亮 , 梁江涛 , 刘大滔 , 刘新华 , 张志敏 , 滕华湘 , 熊爱明 , 徐海卫 , 韩赟 , 于孟 , 肖茂元 , 赵庆祥 , 刘武华 , 董妮妮 , 梁立川 , 余璐
IPC: C21D8/02 , C21D1/26 , C23C2/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26 , C22C38/28 , C21D11/00 , C22C18/04 , C22C18/0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550MPa级热基锌铝镁镀层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得到具有设定化学成分的热轧带钢;对所述热轧带钢依次进行至少三阶段冷却,后进行卷取,得到热轧卷;其中,所述至少三阶段冷却包括:具有第一冷却速度和第一终点温度的第一阶段冷却、具有第二终点温度的第二阶段冷却以及具有第三冷却速度和第三终点温度的第三阶段冷却;对所述热轧卷进行酸洗和退火,并控制所述退火的均热温度,后进行热镀锌铝镁以及镀后光整和拉矫,得到550MPa级热基锌铝镁铝镁镀层高强钢。本申请内容解决了现有高强镀锌板的屈强比较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931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1122945.1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3C2/06 , C21D1/26 , C21D1/76 , C22C18/00 , C22C18/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32 , C22C38/34 , C22C38/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浸镀锌铝镁镀层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涂镀技术领域,所述热浸镀锌铝镁镀层钢包括钢板基材以及附着于所述钢板基材表面的锌铝镁镀层;以质量分数计,所述锌铝镁镀层包括以下组分:Al:5‑25%;Mg:2‑7%;Si:0.05‑2.5%;其余为Zn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所述锌铝镁镀层包括与钢基材接触的抑制层;以体积分数计,所述抑制层中Fe‑Al‑Si化合物的含量不少于0.01%。本申请提供的热浸镀锌铝镁镀层钢在折弯过程中不会出现镀层脱落缺陷,同时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455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733812.0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P1180带钢激光焊接方法,属于带钢焊接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待焊CP1180带钢的厚度,设置激光焊机的入口和出口的侧夹钳水平度;根据设定间隙,设置所述激光焊机的双剪切剪刃的间隙;根据待焊CP1180带钢的厚度,设置所述激光焊机的焊接参数;以及通过设置后的所述激光焊机,将第一待焊CP1180带钢与第二待焊CP1180带钢进行焊接,以形成焊缝。通过校对焊机入出口侧夹钳水平度,调整焊机双剪切剪刃间隙,设置焊接参数进行焊接等技术方案控制焊接条件,提高了焊接接头质量和焊接稳定性,实现了0.5mm~0.6mm极薄规格带钢激光焊稳定焊接,降低了连续产线入口前后带钢的焊接重焊率和断带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48949.4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外板冲压表面质量控制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冲压冲击线高度的测量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所述测量方法包括:测量获取冲击线的最高点;测量获取冲击线的最低点;计算所述最高点和所述最低点的差值,以得到冲击线的高度数据。解决了目前外板冲压冲击线高度无法精准测量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086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354215.7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强汽车板成形性评价方法,涉及模具加工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试验样品,并对所述试验样品进行拉伸试验,得到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将工程应力应变曲线转换为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基于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确定试验样品的绝对应变值;根据试验样品的绝对应变值和极限断裂应变值形成局部成形性指数。本方法通过简单的拉伸试验及对断裂瞬间力学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定量的提出了局部成形性的评价指标,其结果与目前常用的扩孔试验指标结果一致且试验更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40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50641.1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38 , C22C38/22 , C22C38/28 , C22C38/06 , C21D8/02 , C21D11/00 , C21D1/26 , C21D1/18 , B21B3/02 , B21B4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钢铁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扩孔性980MPa级高强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包括C:0.08%‑0.18%,Si:0.2%‑0.8%,Mn:1.8%‑3.0%,Cr:0.2%‑0.6%,Mo:0.1%‑0.3%,Ti:0.01%‑0.04%,Alt:0.03%‑0.06%,P:≤0.010%,S:≤0.006%,其他为铁。本发明采用Mo、Ti微合金化,在连轧及卷取后阶段形成细小Mo、Ti复合析出物,细化奥氏体晶粒,进而细化铁素体晶粒,同时铁素体中析出相将强化铁素体基体,缩小与马氏体硬度差;采用粗轧和精轧两道次除磷,保证表面质量;利用短流程产线技术优势,获得的热轧板组织细小均匀,性能一致性优异。与此同时,冷轧退火阶段通过连续退火过时效可实现淬火后马氏体在线回火,降低马氏体与铁素体硬度差,实现扩孔性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488040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303170.2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邱木生 , 韩赟 , 刘华赛 , 阳锋 , 邹英 , 韩龙帅 , 张伟 , 潘丽梅 , 滕华湘 , 王松涛 , 朱国森 , 李钊 , 李一丁 , 林兴明 , 郑瑞 , 张士杰 , 张天越 , 张环宇
IPC: C21D8/02 , C21D1/26 , C21D1/18 , C22C38/02 , C22C38/38 , C22C38/22 , C22C38/28 , C22C38/26 , C22C38/0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强汽车用钢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钢水进行冶炼,并控制所述冶炼过程中所述钢水的化学成分的波动范围,后进行连铸,得到铸坯;对所述铸坯进行第一加热,后进行粗轧、轧后边部加热补偿操作以及精轧,得到热轧板;采用边部遮挡操作对所述热轧板进行层流冷却,后卷取;对卷取后的所述热轧板进行第一保温,后进行冷轧,得到冷轧带钢;对所述冷轧带钢进行连续退火,得到超高强汽车用钢;其中,所述连续退火包括:对所述冷轧带钢进行分阶段加热,后进行第二保温。本申请内容解决了现有超高强汽车用钢横向力学性能差值较大的技术问题,从而实现超高强汽车用钢的良好性能均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