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0638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408036.8
申请日:2015-07-13
Applicant: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银基低压触点材料,其包括石墨烯材料以及填充于石墨烯材料中的金属银材料;其中,所述石墨烯材料的体积占该低压触点材料总体积的30%以下,余量为所述金属银材料。本发明还公开了如上所述新型银基低压触点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通过将金属银材料填充到石墨烯材料中获得银/石墨烯复合触点材料,该低压触点材料具有高导电、高硬度、低接触电阻、低温升以及可加工性良好的特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5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7147.8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场站群共享储能长期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场站群的负荷增长数据;根据负荷增长数据将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的规划周期划分多个阶段;计算设备容量规划序列集合和设备时序出力集合,计算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在每个阶段的各子组件容量累计值;根据设备时序出力集合、各子组件容量累计值和共享储能长期规划目标构建共享储能长期扩展规划模型,基于共享储能长期扩展规划模型确定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每个阶段的规划容量。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常存在无法实时进行共享储能规划,从而容易造成共享储能容量虚耗或共享储能的调节能力降低,从而降低资源的利用效率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3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77141.0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中式共享储能调频优化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场站群的各场站的运行数据;根据运行数据计算电网所需的一次调频功率和二次调频功率;根据一次调频功率和二次调频功率计算共享储能电站的充放电目标,根据充放电目标确定共享储能电站的储能容量配置。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89985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4436.X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青海大学 , 青海理工学院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艳波 , 鲁继诚 , 陈泽宇 , 徐子韬 , 王志昊 , 马嘉昊 , 张润昭 , 张节潭 , 芈书亮 , 李春来 , 司杨 , 陈晓弢 , 陈来军 , 梅生伟 , 杨军 , 周万鹏
IPC: H02J3/06 , H02J3/14 , H02J3/24 , H02J3/00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双层优化调度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涉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领域,通过获取各行业的历史日负荷数据;根据各行业的所述历史日负荷数据,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和K‑means++聚类算法,确定各行业的可调节负荷的用户基线负荷曲线;基于各行业的可调节负荷的用户基线负荷曲线,建立虚拟电厂双层优化模型;虚拟电厂双层优化模型包括以虚拟电厂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上层模型,以及以负荷聚合商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下层模型;利用KKT条件、对偶理论和大M法,对所述虚拟电厂双层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确定最优解,以对所述虚拟电厂进行调度。本申请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6967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1079491.X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青海大学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享储能模式下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容量规划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一、构建充电站年总利润目标函数用于计算其投资建设利润;步骤二、对所述充电站年总利润目标函数添加平衡约束条件,目标是让充电站年总利润最大化;步骤三、构建电动汽车用户年使用成本函数计算用户的使用成本;步骤四、对所述电动汽车用户年使用成本函数添加平衡约束条件,目标是让用户年使用成本最小化;步骤五、根据步骤二和步骤四构建的函数搭建双层规划模型,将双层优化模型转化为单层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直接用商业软件求解器求解最优解构成双层规划模型的博弈Nash均衡解。本发明在共享储能模式下,实现在优化充电站经济性的同时能够保障用户对充电站的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74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110839293.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青海大学
IPC: H02J15/00 , H02J3/28 , H02J3/00 , H01M8/065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H01M8/04082 , G06Q1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氢双SOC氢储能系统及优化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电能输入通路、电能输出通路、储氢罐、电解槽和燃料电池;所述电能输入通路与所述电解槽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解槽的输出端与所述储氢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储氢罐的输出端与所述燃料电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燃料电池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能输出通路连接;其中,所述电解槽将所述电能输入通路输送的电能转化为氢能,并存储于所述储氢罐;所述燃料电池将所述储氢罐存储的氢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所述电能输出通路实现向电负荷供电。本发明通过配置电解槽和燃料电池实现对能量在电能、热能和氢能之间的转化,保证了混合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601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22741.X
申请日:2023-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轨道交通新能源储能配置方法,首先,采用K‑means聚类的方法,依季节进行划分,对光伏出力或风力出力等新能源发电方式的历史数据进行聚类生成典型出力场景,表征源侧出力的不确定性;对于负荷侧,依据概率响应对牵引负荷建立等效负荷模型,以均值形式表征荷侧剧烈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然后,建立双层优化模型,上层约束模型以储能的容量、新能源机组的容量、电网购电量作为决策变量;下层运行优化模型的决策变量包括新能源出力、微电网购电出力、微电网售电出力、储能系统出力,以系统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最后,建立系统能源自洽率计算模型,实现轨道交通供电网络的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03350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1324802.4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供型分布式压缩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储能技术领域。该热电联供型分布式压缩空气系统包括控制器、单级压缩机、单级透平机、换热装置、梯压储气装置和蓄热装置。换热装置与蓄热装置连接,梯压储气装置包括多个体积不同的储气罐,多个储气罐的预设气压不同,控制器同时与多个储气罐连接,控制器用于在供热场景下控制多个按照体积由小至大的顺序排列的储气罐的预设气压由低至高,控制器还用于在供电场景下控制多个按照体积由小至大的顺序排列的储气罐的预设气压由高至低。本发明提供的热电联供型分布式压缩空气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选择不同的供能方式,在供热场景下进行高效供热,或者在供电场景下进行高效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03350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24802.4
申请日:2021-11-10
Applicant: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供型分布式压缩空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储能技术领域。该热电联供型分布式压缩空气系统包括控制器、单级压缩机、单级透平机、换热装置、梯压储气装置和蓄热装置。换热装置与蓄热装置连接,梯压储气装置包括多个体积不同的储气罐,多个储气罐的预设气压不同,控制器同时与多个储气罐连接,控制器用于在供热场景下控制多个按照体积由小至大的顺序排列的储气罐的预设气压由低至高,控制器还用于在供电场景下控制多个按照体积由小至大的顺序排列的储气罐的预设气压由高至低。本发明提供的热电联供型分布式压缩空气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选择不同的供能方式,在供热场景下进行高效供热,或者在供电场景下进行高效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3982708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52838.6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青海大学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耦合卡琳娜循环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系统包括双层储罐和卡琳娜循环机组,其中,双层储罐、多级冷却器、储热罐、多级回热器、C1口、D1口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且内部的流动介质为导热油,导热油被压缩空气加热后存储至储热罐,导热油加热流经多级回热器的压缩空气,导热油利用余温加热流经蒸发器的氨水溶液,并流回双层储罐;B1口、分离器、氨膨胀机、吸收器、冷凝器、工质泵、C2口、D2口、A1口依次连通,形成循环回路,内部的流动介质为氨水溶液,氨膨胀机用于膨胀来自分离器的富氨蒸气做功并推动第二发电机输出电力。这样,可有效增加系统的储能容量,减少储能过程中的热量散失,提高储能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