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式共享储能一体化优化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15432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77143.X

    申请日:2024-08-26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中式共享储能一体化优化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新能源电站群内不同类型新能源电站的额定容量和储能配置比例;根据不同类型新能源电站的额定容量计算实际出力功率;确定满足不同类型新能源电站的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的储能容量配置;根据实际出力功率、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的运行功率约束、运行容量约束和运行荷电状态约束,优化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的储能容量配置。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配置储能系统的方式通常存在忽视不同类型的新能源电站的出力特性的差异的问题,降低了储能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经济性、降低了共享储能的利用效率,限制了规模化新能源储能的发展等问题。

    具备热平衡保持能力的氢储能系统及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9881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110837981.5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热平衡保持能力的氢储能系统及优化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能量管理单元、电解槽、燃料电池和热能循环回路;所述能量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解槽连接;所述电解槽与所述燃料电池连接;所述燃料电池与所述能量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能循环回路分别与所述电解槽和所述燃料电池连接;其中,所述电解槽将所述能量管理单元输送的电能转化为氢能;所述燃料电池将氢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所述能量管理单元实现向电负荷供电;所述热能循环回路用于实现热能在所述电解槽和所述燃料电池之间的循环传递。本发明通过配置电解槽和燃料电池吸收和发出功率,为新能源场提供正、负备用,实现调峰服务。

    具备热平衡保持能力的氢储能系统及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98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0837981.5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热平衡保持能力的氢储能系统及优化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能量管理单元、电解槽、燃料电池和热能循环回路;所述能量管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电解槽连接;所述电解槽与所述燃料电池连接;所述燃料电池与所述能量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热能循环回路分别与所述电解槽和所述燃料电池连接;其中,所述电解槽将所述能量管理单元输送的电能转化为氢能;所述燃料电池将氢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所述能量管理单元实现向电负荷供电;所述热能循环回路用于实现热能在所述电解槽和所述燃料电池之间的循环传递。本发明通过配置电解槽和燃料电池吸收和发出功率,为新能源场提供正、负备用,实现调峰服务。

    一种地热-光伏-储热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6030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052526.6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热‑光伏‑储热联合运行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地热电站、光伏电站和储热电站之间的联合组合方式,基于静态合作博弈,构建基于地热‑光伏‑储热电站的联合运行架构;通过所述联合运行架构,获取所述地热电站、所述光伏电站和所述储热电站的最优联合发电模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地热、光伏和储能三者合作形成的不同联盟的支付与收益进行建模,为三者之间联合运行提供最合理的收益分配方法,充分发挥多能协同互补优势,提高系统能量综合利用效率、稳定性和合理性,实现综合能源系统安全、经济和高效运行。

    一种光伏电站仿真模型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6930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29273.2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电站仿真模型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光伏电站的每一预设指标的实际测量值和光伏电站仿真模型的每一预设指标的初始仿真值;根据每一预设指标的实际测量值、每一预设指标的初始仿真值和若干预设权重,获取综合指标;基于所述综合指标和粒子群算法,对每一预设指标的初始仿真值进行优化,获取每一预设指标的最佳仿真值。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电站仿真模型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根据实测的预设指标调整仿真过程中的预设指标,可以使光伏电站仿真模型与目标光伏电站的实际模型更加符合。

    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参数主导性辨识计算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41909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14458.6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参数主导性辨识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光伏电站或风电场的n个电场参数;对所述电场参数施加扰动,获取p个波形匹配度参数;基于所述电场参数与所述波形匹配度参数构建辨识关联矩阵;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述辨识关联矩阵进行数据降维,获取m个关键参数,其中m<n。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电站和风电场参数主导性辨识计算方法及系统,无需事先建立待等效的模型,利用数据降维的方法,将大量待辨识参数转化为数量较少的参数的线性组合,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实现了参数组合主导性到参数主导性的转换,以提取到关键参数,在减少了计算量的同时提高了电场参数主导性辨识的精准度。

    一种两步热处理回收碳纤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5050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1247334.4

    申请日:2016-12-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回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步热处理回收碳纤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处理和精处理两个过程;所述预处理过程为: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至450℃~600℃,并保持3~4小时,然后撤去热源,冷却;所述精处理过程为:将经过所述预处理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加热至500℃~550℃,并保持2~3小时,然后撤去热源,冷却,最终得到的固态产物即为回收后的碳纤维。本发明的回收方法能够得到干净的、受损程度小的、长而有序的高附加值的碳纤维。所述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尺寸和形状不受限制,能连续进行碳纤维的回收,且可以处理大尺寸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因而提高了回收效率,节约了资源,节省了回收成本。

    光热垃圾热解气化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99287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1114096.4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青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热垃圾热解气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太阳能聚光装置以及依次连通的风机、集热器、热解气化炉、除尘除焦装置和储气罐;太阳能聚光装置用于将聚焦的太阳光照射在集热器上;集热器用于通过太阳光加热通过风机吸入的空气、以获得热空气;热解气化炉用于通过热空气将垃圾热解气化、以产生可燃性气体;除尘除焦装置用于除去可燃性气体中的灰尘和焦油、以获得洁净燃气;储气罐用于存储洁净燃气。本发明通过利用太阳能聚光装置聚焦的太阳光来加热集热器中的空气,使得热解气化炉中的垃圾可在热空气营造的高温环境下完成热解气化,不仅可实现垃圾的绿色无害化处理,而且还大大减少了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