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加劲的空管翼缘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7386089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25934.8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D2/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外加劲的空管翼缘组合梁,其是在上翼缘与下翼缘之间设置有腹板,形成工字型梁,在腹板上垂直设置有外加劲肋,在上翼缘的顶部设置有顶板,上翼缘设置为空管或者是上翼缘和下翼缘均设置为空管,在空管内设置有内加劲肋或填充发泡钢材料,内加劲肋与外加劲肋在同一个横截面上,上翼缘与顶板之间通过抗剪连接件连接,通过内-外加劲肋可有效控制上翼缘的局部屈曲问题,简化了施工工艺,保证了结构施工和使用阶段的安全稳定,而且充分发挥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各自材料的优势,施工工期较短、结构自重轻、建筑高度小,能够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相对于传统工字型组合梁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混凝土桥梁横向加固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07227694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625937.1

    申请日:2017-07-2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桥梁横向加固构造,其是通过在两个相邻桥梁主体之间或者桥梁主体内部横向设置加固梁,加固梁是工字型结构或者是X型结构并且通过连接件与桥梁主体连接固定,其加固过程不会破坏被加固桥梁的外形,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工期短,经济性好,钢横梁自重轻,桥梁自重增加小,施工可在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进行,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加固完成后可增加桥梁整体性、有效改善T形梁及箱型梁荷载横向分布,解决“单梁受力”的问题,增加双柱式混凝土桥墩横向刚度,且钢横梁便于运营维护,可拆卸、更换,在混凝土桥梁横向加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基于粘贴角钢的钢桥面外变形疲劳加固构造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60551A

    公开(公告)日:2014-09-24

    申请号:CN201410309260.7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粘贴角钢的钢桥面外变形疲劳加固构造及方法,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其是将钢板梁腹板、加劲肋与翼缘板的腹板间隙采用角钢进行加固,角钢的两肢通过结构胶分别粘结在加劲肋和翼缘板上;可以有效改善腹板间隙的受力性能,有效抑制面外变形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具有施工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的特点。

    带混凝土翼板的钢管混凝土翼缘组合梁

    公开(公告)号:CN101892626A

    公开(公告)日:2010-11-24

    申请号:CN201010244576.4

    申请日:2010-08-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混凝土翼板的钢管混凝土翼缘组合梁,在下翼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腹板,腹板的前后表面设置有加劲肋,在腹板的上端设置有钢管内浇注自密实混凝土构成的钢管混凝土上翼缘,在矩形钢管混凝土上翼缘上端设置有混凝土上翼板。本发明的矩形钢管混凝土上翼缘的钢管为矩形钢管,横截面为矩形环状。本发明的腹板的形状为梯形波折或正弦波形或平面形。本发明可以取代传统的热轧工字钢、H型钢组合梁和焊接工字形钢梁组合梁。本发明具有施工方便、自重轻、承载力大、扭转刚度大、延性好等优点,同时也是一种更能充分发挥结构钢和高性能混凝土两种材料优势的组合结构,在桥梁与结构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钢绞线拉力测量传感器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1587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10042870.0

    申请日:2006-05-2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钢绞线拉力测量传感器,在内护筒的左端外设左端固定套、右端外设右端固定套,内护筒与右端固定套之间设内橡胶圈,在左端固定套上设左上夹紧楔圈和左下夹紧楔圈,右端固定套上设置有右上夹紧楔圈和右下夹紧楔圈,2~8偶数片弹簧片的一端设置在左端固定套外表面、另一端设置在右端固定套外表面,在每片弹簧片上设有2~8偶数片应变片,弹簧片上的应变片用导线连接成桥式电路,在左端固定套和右端固定套的外部设外护筒,外护筒与右端固定套之间设外橡胶圈,在左端固定套或右端固定套上加工有出线孔c。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试数据准确、测量精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用于测试钢绞线的拉力。

    长寿命组合板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与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42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6881.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长寿命组合板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为三折线型式。利用组合板梁竖向温度场长期监测数据,采用长短记忆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预测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温度历程,结合等损伤等效原则,提出了长寿命组合板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构建方法,构建了设计使用年限达200年的组合板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该模型实现了组合板梁桥温度疲劳应力历程快速计算,破解了组合板梁桥温度疲劳损伤分析时无荷载模型的难题。

    带翼板钢箱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与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7225.8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带翼板钢箱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与构建方法,该模型具体为双折线型式。对带翼板钢箱梁桥进行温度场长期监测,采用自回归理论对实测温度数据进行外推分析,预测100年~2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温度历程,结合损伤等效原则提出了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构建方法,建立了适用于100年、150年和20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带翼板钢箱梁桥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本发明所构建的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可以计算带翼板钢箱梁桥温度疲劳应力历程,能够用于带翼板钢箱梁桥抗疲劳设计与评估。

    扁平钢箱梁桥长寿命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与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6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7188.0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扁平钢箱梁桥长寿命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与构建方法,该扁平钢箱梁桥长寿命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包含竖向和横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其中竖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为双折线形式,横向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为三折线形式。在本发明中,针对某扁平钢箱梁桥结构特点与温度场分布特征开展了温度场长期监测,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和疲劳损伤等效原则,提出了扁平钢箱梁桥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的构建方法,构建了扁平钢箱梁桥长寿命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所构建的温度梯度疲劳荷载模型可用于设计使用年限达200年的扁平钢箱梁桥抗疲劳设计与疲劳寿命评估。

    桥梁车辆-温度耦合疲劳损伤分析模型的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40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27018.2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一种桥梁车辆‑温度耦合疲劳损伤分析模型的构建方法,首先利用温度疲劳荷载模型构建温度应力历程,采用车辆荷载模型、随机车流模拟或者实测手段得到车辆疲劳应力历程;之后结合桥梁温度和车辆应力形成力学机制,采用实时顺序耦合方法,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进行桥梁车辆‑温度应力历程的非线性耦合;利用雨流计数法和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可得到温度‑车辆耦合作用下的疲劳损伤;该模型解决了传统疲劳损伤分析中未计入温度贡献的问题,为桥梁长寿命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