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002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343135.7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山生态治理用植被修复装置及方法。该修复装置,输送机,用于紧贴矿山土壤表面,所述输送机包括水平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一端设有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另一端设有向下倾斜延伸的第三部分;若干设于输送机上的刮板,用于在输送机的带动下刮动矿山土壤,以形成植被修复用的阶梯状土壤轮廓;本发明利用输送机带动刮板在矿山的边坡一体成型阶梯状的轮廓,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快了工程进度,而且提高了边坡的美观程度,同时减少了人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65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087172.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nventor: 王燕 , 邹长新 , 林乃峰 , 徐德琳 , 仇洁 , 曹秉帅 , 叶鑫 , 徐梦佳 , 顾羊羊 , 张琨 , 杨悦 , 王涛 , 闫瑞强 , 刘静 , 许小娟 , 李晓宇 , 朱莹莹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时段及区域确定评估周期与范围;建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评估指标值;对评估指标值的基础数据进行采集,并建立评估数据集,采用相适应的评估指标计算方法对评估指标值的基础数据进行计算并打分;生成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报告。有益效果:本发明以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的既定目标和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为导向,从生态效益和管理成效两个方面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评估,从而保证了评估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成效监督提供技术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3140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36050.7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20/13 , G06V20/17 , G06V10/143 , G06V10/10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道路材质自动识别系统及方法。所述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道路材质自动识别系统及方法包括遥感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波段选择模块、影像增强模块、图像融合模块、道路提取模块、特征提取模块、特征优化模块、分类识别模块、结果后处理模块和用户交互模块。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道路材质自动识别系统及方法具有通过融合不同传感器的影像数据,结合先进的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实现了对道路材质的高精度、自动化识别,从而能够满足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和维护等领域的需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86465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90389.0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山生态修复效果评估系统及方法,包括收集矿山生态修复区域的图像数据、以及收集土壤样本、以及对土壤样本进行实时分析以获取样本评估值,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评估值,根据图像评估值与预设阈值的关系确定土壤样本的采样路径,将采样路径发送至采样终端,根据图像评估值和样品评估值确定生态修复效果总评估值。本发明通过无人机等采样终端自动化收集图像数据和土壤样本,大大减少了人工介入,采样终端具备多功能挂载端和智能化罩体设计,极大丰富了无人机的数据采集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安全性。光谱数据、高清图像与土壤样本的综合获取,为后续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8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59635.6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6Q10/0637 , G01D21/02 , G06Q50/26 , B64U10/14 , B64U20/80 , B64U20/87 , B64U101/30 , B64U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保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的生态质量评价方法,包括获取来自生态修复项目区域中的监测指标集,监测指标集包括预先划分有若干子区域的监测子集;通过与至少两个数据采集模块信号连接的地面监测站接收监测指标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若存在任意两个主成分得分的差值满足触发条件时,基于生态修复项目区域修复状态确定监测子集中各指标权重值,对主成分得分和权重值进行加权求平均,求得生态修复项目区域生态质量的综合评价值。本发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值计算方法,为生态修复项目的管理和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定期对生态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项目管理者可以清晰地了解修复工作的进展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8795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912532.1
申请日:2023-07-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快速溯源方法及装置,涉及水污染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水质监测中心、装置外壳以及对称设于装置外壳两侧的驱动浮筒,还包括,设于装置外壳内的取样执行组件,所述取样执行组件下端连接有轴向调整组件;以及设于装置外壳下端的与水质监测中心无线通讯连接的多个取样监测筒;所述取样执行组件驱动轴向调整组件使多个取样监测筒产生轴向转动并依次对准取样执行组件执行端的正下方后,由取样执行组件驱动其正下方对应的取样监测筒对水体进行取样及监测。本发明能够快速完成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快速溯源操作,使用灵活性高,应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73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745256.4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IPC: G01N33/18 , G08B31/00 , H04Q9/00 , G01N1/14 , B63H5/125 , B63H5/14 , B63H21/17 , B63B39/06 , B63B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域突发性水污染生态风险监测与预警装置及方法,涉及水污染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外壳及水质监测中心,还包括设于装置外壳下端的与水质监测中心无线通讯连接的监测取样筒,所述监测取样筒用于对流域水体进行取样及监测;以及对称设于装置外壳两侧的驱动浮筒,所述驱动浮筒包括浮筒主体以及设于浮筒主体内的电动螺旋桨,所述浮筒主体内部设有与电动螺旋桨的驱动轴传动配合的调摆组件,所述浮筒主体外侧设有由调摆组件驱动转动的侧刀;所述电动螺旋桨驱动浮筒主体在流域水体中行驶。本发明装置布设难度低,使用灵活性高,应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45253.0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水污染生态风险预测预警装置及方法,涉及水污染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装置外壳及水质监测中心,还包括对称设于装置外壳两侧的驱动浮筒,用于驱动装置在水源地水体中行驶;设于装置外壳内与两个驱动浮筒连接的调向组件,用于调整驱动浮筒的方向以实现装置的转向;设于装置外壳下端的与水质监测中心无线通讯连接的监测取样筒,用于对水源地水体进行取样及监测;以及对称设于装置外壳两侧的驱动浮筒,所述驱动浮筒包括浮筒主体、驱动推进结构以及设于浮筒主体内部与驱动推进结构传动配合的调摆组件。本发明装置使用稳定性好,可实现水体行使、取样监测及排样的灵活化操作过程,使用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6512803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332807.4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地区域植被覆盖度模拟装置及方法。该模拟装置包括模拟框;所述模拟框上设有两个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同心设有一号丝杠轴,所述一号丝杠轴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一号滑块;其中一个所述一号丝杠轴上设有二号电机,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同心设有二号丝杠轴,所述二号丝杠轴上设有与其螺纹连接的二号滑块;两个所述一号滑块;本发明利用遥感技术对湿地地区的植被覆盖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模拟装置进行自动化的仿真模拟,不需要进行实地的测量和考察,给湿地地区的植被分布考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16497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344652.6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河道水体质量改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河道底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并将淤泥吸上来;S2:从附近河流引支流进入河道,促进河道水体流动;S3:在完成清淤工作的河道段放置若干水体养护装置,对河道水体进行及时的清理;S4:定期对水体养护装置上的垃圾进行回收;本发明通过在河道上架设水体养护装置,利用河道水流作为动力源,能够持续的对流经河道的水体进行可见垃圾的回收处理以及水体内细小杂质的净化,有效改善河道水体质量,且无需人工水面作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