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顶装置
    3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63879A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110302203.2

    申请日:2011-09-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7/0435 B60J10/82

    Abstract: 一种篷顶装置,其包括:导轨,该导轨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延伸;驱动滑块,该驱动滑块能够沿导轨滑动;功能性支架,该功能性支架支承可动板;前联接构件,该前联接构件在功能性支架的前部分处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并且包括支承部分,该支承部分通过导轨的支承壁部分支承;提升机构,该提升机构连接至功能性支架的后部分;以及密封条,该密封条附连到篷顶板的开口边缘部分处,导轨的支承壁部分和前联接构件的支承部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可动板的外端部表面的内侧,驱动滑块位于密封条的下方,并且前联接构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位于支承壁部分与驱动滑块之间。

    车辆用天窗装置
    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348566A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申请号:CN201080011407.4

    申请日:2010-03-31

    Inventor: 沢田和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7/043 B60J7/024 B60J7/0435

    Abstract: 车辆用天窗装置包含可动板、导轨、后侧滑动部件、电气驱动源、以及卡紧机构。在可动板的全闭状态,后侧滑动部件沿着导轨向车辆前方移动,由此,可动板转变至向上倾斜状态。在向上倾斜状态,借助不伴随可动板的动作的、后侧滑动部件进一步朝向车辆前方的移动,设置于后侧滑动部件的卡紧解除机构切换至卡合状态。在该卡合状态,借助之后的后侧滑动部件朝向车辆后方的移动,卡紧解除机构将卡紧机构切换至能够移动状态,并与卡紧机构一体地移动。在卡合状态,借助不伴随可动板的动作的、后侧滑动部件进一步朝向车辆前方的移动,卡紧解除机构切换至被从卡紧机构释放的卡合解除状态。

    用于开关构件的支撑机构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850709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39617.3

    申请日:2010-0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开关构件(2)的支撑机构,开关构件以滑动的方式运动以打开及关闭形成在车体中的开口(1),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框架(3),其适于布置在开关构件(2)上以相对于车体支撑开关构件(2);导轨(10,11),其适于沿着开口(1)的侧边布置在车体上且包括彼此平行的第一和第二引导部(10d,10e);和受引导构件(8,9,51),其包括圆筒部(33,42,54)和支承部(31,43,52),支承部与圆筒部(33,42,54)连续地形成并同轴地支撑布置在支撑框架(3)上的轴部(6,22),圆筒部(33,54)具有形成为锥形并以受偏置的方式接触第一和第二引导部的外周面(33b,54b)。

    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
    3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259825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83102.9

    申请日:2008-0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7/003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包括:导轨(18),其适于沿形成于车辆顶篷(11)处的进光部的侧缘安装并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前后方向延伸;多个遮阳板(15、16、17),其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导轨上,并且在所述进光部关闭时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前后方向排列;分隔部,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导轨(18)的后端部处,并且包括第一导引部(44a、121a)和第二导引部(42a、121b);以及导引机构(45、145),其设置在所述导轨(18)处,用于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15、16、17)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

    活动顶篷装置
    3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7490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480035847.8

    申请日:2004-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7/024 B60J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动顶篷装置,其能够抑制在功能支架后部的上升未结束状态下的该功能支架的移动的阻止状态、和功能支架后部的上升结束状态下的该功能支架的移动的允许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噪声的发生。活动顶篷装置具有:支承可移动嵌板的功能支架(24)、设置在导轨(21)上的限制槽(43)、具有卡合销(48a)的前支块(26)、和前挡块(27)。前挡块(27)具有限制销(53)和卡合槽(54),在功能支架的后部的上升未结束状态下,被卡合销(48a)阻挡以使限制销(53)被限制槽(43)锁止,伴随前支块(26)的移动的移动被阻止,而且,在功能支架的后部的上升结束状态下,卡合槽(54)与卡合销(48a)卡合,伴随前支块(26)的移动,锁止状态被解除,与前支块(26)成一体地移动。

    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
    3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259825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83102.9

    申请日:2008-0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7/003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辆的遮阳设备(10),包括:导轨(18),其适于沿形成于车辆顶篷(11)处的进光部的侧缘安装并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前后方向延伸;多个遮阳板(15、16、17),其以可滑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导轨上,并且在所述进光部关闭时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前后方向排列;分隔部,其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于所述导轨(18)的后端部处,并且包括第一导引部(44a、121a)和第二导引部(42a、121b);以及导引机构(45、145),其设置在所述导轨(18)处,用于沿所述车辆顶篷(11)的向上方向或向下方向导引所述多个遮阳板(15、16、17)中的每一个的前端部。

    活动顶篷装置
    3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90125A

    公开(公告)日:2007-01-03

    申请号:CN200480035847.8

    申请日:2004-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7/024 B60J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活动顶篷装置,其能够抑制在功能支架后部的上升未结束状态下的该功能支架的移动的阻止状态、和功能支架后部的上升结束状态下的该功能支架的移动的允许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的噪声的发生。活动顶篷装置具有:支承可移动嵌板的功能支架(24)、设置在导轨(21)上的限制槽(43)、具有卡合销(48a)的前支块(26)、和前挡块(27)。前挡块(27)具有限制销(53)和卡合槽(54),在功能支架的后部的上升未结束状态下,被卡合销(48a)阻挡以使限制销(53)被限制槽(43)锁止,伴随前支块(26)的移动的移动被阻止,而且,在功能支架的后部的上升结束状态下,卡合槽(54)与卡合销(48a)卡合,伴随前支块(26)的移动,锁止状态被解除,与前支块(26)成一体地移动。

    天窗装置
    3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886278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480034677.1

    申请日:2004-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7/04 B60J7/024

    Abstract: 一种天窗装置(11),其包括:活动板(13);用于支撑该活动板(13)的功能架(24);导轨(21);用于沿着该导轨(21)移动的滑块(30);可与该滑块(30)接合的止挡件(31,32);枢转式地支撑该止挡件(31,32)的升降件(33,34);以及用于迫压止挡件(31,32)的迫压件(61)。止挡件(31,32)和滑块(30)设置在接合状态与脱离状态的其中一种状态下,在接合状态下,止挡件与滑块一体移动,在脱离状态下,止挡件与滑块分离。在接合状态下,升降件配合止挡件(31,32)的运动向上或向下移动功能架(24)。迫压件(61)通过迫压力将止挡件翻转而将其设定在脱离状态下。

    车顶装置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19003U

    公开(公告)日:2014-09-10

    申请号:CN201420194450.4

    申请日:2014-04-21

    Inventor: 沢田和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10/0054 B60J7/043 B60J10/8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顶装置,能够抑制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配置空间的增加,并且能够提高对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相邻的两个面板的间隙处的车辆宽度方向末端部的密封性。在面板密封条(30)的前端部形成有朝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凹陷的切口(34),因该切口(34)而使得各面板侧凸缘(41a)在可动面板(12)处于下降状态(全闭状态)时能够进入到比第二密封部的密封面靠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下方的位置。在各面板侧凸缘(41a),面板侧突出部(41c)突出设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当可动面板(12)处于下降状态时,该面板侧突出部(41c)配置于切口(34)的车辆前后方向范围上的规定位置。

    车顶设备
    4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697925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20042183.9

    申请日:2014-01-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7/0435

    Abstract: 一种车顶设备,包括可动面板(12);导轨(14);第一轨道部分(14j)和第二轨道部分(14k),第一轨道部分和第二轨道部分设置在导轨处使得第一轨道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轨道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交叠;前侧引导构件(30),前侧引导构件包括引导凹槽(31),引导凹槽在车辆向上方向上朝向车辆向后方向倾斜;前侧联结构件(50),前侧联结构件包括支撑突出部分(53),支撑突出部分能够沿着第二轨道部分或沿着引导凹槽运动;以及传动构件(19),传动构件能够沿着第一轨道部分运动并且联结至后侧联结构件(60)并且联结至前侧联结构件,其中后侧联结构件连接至可动面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