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327201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510011170.0
申请日:2005-01-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K7/02
Abstract: 基于有序多壁碳纳米管束-金属异质结的温度传感器,涉及一种碳纳米管束-金属异质结的温度传感器。它是将具有宏观长度有序的碳纳米管束的顶端与金属导电薄膜相连接,在连接处形成碳纳米管束-金属异质结,然后,从金属导电薄膜和碳纳米管束的尾端分别引出电极,构成温度传感器。工作时,用导线把两电极和电流信号检测设备相连接构成回路,当异质结上的温度相对于碳纳米管束尾端的温度变化时,回路中即可产生热致电流,该电流的强度依赖于碳纳米管束两端表面的温差,即当温差增加时,热致电流也会增加,反之,温差减小时,热致电流也会减小。该温度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其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996620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69827.0
申请日:2006-12-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H01L31/042 , H01L31/02 , H01L31/0232 , H01L31/0224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444 , B82Y10/00 , H01L31/022466 , H01L31/035281 , H01L31/072 , H01L31/1884 , H01L51/0048 , H01L51/4253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太阳能电池及纳米材料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是采用碳纳米管薄膜为光电转换材料,碳纳米管薄膜同时作为上电极;或在碳纳米管薄膜上设有透明导电薄膜,碳纳米管薄膜作为光电转换材料,透明导电薄膜作为上电极。本发明以碳纳米管薄膜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材料,不仅进一步提高了其光电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而且电池的制备方法简单,制造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640810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200410101815.5
申请日:2004-12-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宏观长多壁碳纳米管束的正光控电导器件,涉及一种光电子学器件。该器件是由一根多壁碳纳米管束丝、两个金属电极以及石英玻璃罩组成,即把多壁碳纳米管细丝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金属电极相连接,然后将其封装在石英玻璃罩内。工作时,将金属电极和外电路相连接,然后用一光束通过石英玻璃罩直接照射在碳纳米管丝的中部,实验表明,当光束强度增加时,器件的总电导会增加;当光束强度减小时,器件的总电导会下降。但无论入射光束强度大小如何,该器件的总电导变化率始终大于或等于零。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而且入射光波长响应范围宽,可响应405nm~1064nm波长的光,其光电响应时间小于5秒,是一种新型的光控电导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242505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1407499.8
申请日:2017-12-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深圳珈伟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大晶粒钙钛矿薄膜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前驱体溶液的制备和基底的制备,以及将制备好的前驱体溶液喷涂到基底上,获得大晶粒钙钛矿薄膜等过程。前驱体溶液通过将钙钛矿原材料AXn和BX3‑n按比例混合或者直接将钙钛矿材料ABX3溶解在NMP溶剂或NMP混合溶剂中获得。前驱体溶液喷涂到100~150℃的热基底上并保温至大晶粒钙钛矿薄膜生长,钙钛矿晶粒呈良好的取向排列。在大晶粒钙钛矿薄膜上制备空穴传输层或者电子传输层,获得大晶粒钙钛矿薄膜光电材料。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溶剂及生长温度,获得晶粒尺寸达mm级的钙钛矿薄膜,提高了载流子迁移率,使得相应的钙钛矿薄膜光电材料具有更好的光电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974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183341.X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北京爱上地科技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相变储能电暖气,包括:相变材料容器,内部装有相变材料,相变材料的熔点范围为50‑70℃,熔化潜热大于200kJ/kg;发热板,位于相变材料容器的外侧,外接电源,用于为相变材料加热;保温隔热层,位于发热板的外侧,用于保温和提供安全保护;外边框,位于保温隔热层、发热板和相变材料容器的四周,起到支撑作用;温控器,位于外边框上,用于连接电源和发热板,以控制发热板的发热。本发明利用相变达到低温储能的效果,储能温度范围为50‑70℃,安全隐患小。储能密度大,利用相变+比热储能,相比现有的单纯靠比热储能的电暖气,本发明在相同体积重量下储能更多。
-
公开(公告)号:CN10794180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165631.9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深圳珈伟光伏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8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84 , G01N2021/8477
Abstract: 一种基于微小液滴的晶体生长原位观测装置,包括液滴产生和控制单元、液滴承载平台、观测记录单元。液滴产生和控制装置包括微滴管、液滴产生控制器和滴管固定架。液滴承载平台位于微滴管下方放置载玻片。观测记录单元包括观测镜和数据采集系统,观测镜位于载玻片下方,且镜头朝向载玻片。观测镜包括显微镜或光谱仪。液滴产生和控制装置可产生体积为飞升至微升级别的微小液滴,液滴体积可通过微滴管直径和液滴产生控制器精确控制。通过在载玻片上定量喷射溶液,然后利用观测镜观测和数据采集系统记录,可以获得晶体从微小液滴中形核、长大和析出过程的形状变化及规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晶体材料生长过程的原位观测。
-
公开(公告)号:CN105070511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510474537.6
申请日:2015-08-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纤维状超级电容器,包括并列排布在一起的两根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纤维,每根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纤维均包覆有聚乙烯醇/无机酸/氢醌固态电解质,且所述并列排布在一起的两根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纤维的外周以所述聚乙烯醇/无机酸/氢醌固态电解质封装固定。本发明首次制备了一种具有微观核‑壳结构的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纤维状电极材料,聚吡咯的掺杂/脱掺杂反应使得基于碳纳米管纤维的超级电容器的质量比电容从初始的5.2F/g提高到36.1F/g,提高了6.9倍。本发明首次在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聚乙烯醇固态电解质中引入了具有赝电容活性的氢醌,氢醌的氧化还原反应使得纤维状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进一步提高至55.7F/g(即202mF/cm,42F/cm3),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450682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373206.4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海绵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复合材料合成与应用领域,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海绵由具有微观芯壳结构的复合管堆叠缠绕而成,具有多孔结构,复合管由碳纳米管及包覆在碳纳米管外的一层厚度均匀的聚吡咯构成,该复合海绵中聚吡咯的质量含量可控,该复合海绵具有良好的弹性、循环压缩稳定性,和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该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海绵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吸附复合法和电化学聚合法相结合的方式制备;该制备方法构思巧妙,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3337362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146546.3
申请日:2013-04-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纳米电容器包括上电极板、下电极板、以及位于所述上电极板与所述下电极板之间的介电层,其中,所述介电层为厚度0.4nm~60nm的六方氮化硼薄膜。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纳米电容器,具有良好的高频稳定性,且在温度为77~300K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电容器的比电容值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总体变化量较小,表现出较好的温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42827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11724.4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石墨烯管与石墨烯条带的方法。该制备三维石墨烯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无氧环境中,以网状实心管材料为衬底,以含碳化合物为碳源气体,进行化学气相沉积,反应完毕后将所得产物冷却,得到包覆于所述衬底表面的三维石墨烯管道网络材料;2)在所述步骤1)所得产物表面覆盖一层保护材料后对所述网状管芯材料的管芯进行刻蚀,得到所述三维石墨烯管。若直接将步骤1)所得产物进行刻蚀,该三维结构自动塌陷为二维石墨烯条带网络。本发明构思巧妙,简单易操作,产物具有多种优异的宏观物理特性。可广泛用于三维石墨烯管道网络及二维石墨烯条带网络的大规模可控生产过程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