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纳米管-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68503B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110315126.4

    申请日:2011-10-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0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所述太阳能电池包括下电极、设于所述下电极上的硅片、沉积于所述硅片上的环状的绝缘层、沉积于所述硅片上且位于所述环状的绝缘层的环腔内的碘化亚铜颗粒、铺设于所述绝缘层、硅片和碘化亚铜颗粒上的碳纳米管薄膜以及设于所述碳纳米管上的环形的上电极。本发明提供上述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下表面设有下电极和环形绝缘层的硅片置于Cu(NO3)2与HF的混合水溶液中进行刻蚀得到表面有铜颗粒的硅片;将上述硅片置于碘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卤化反应得到表面有碘化亚铜颗粒的硅片;在上述硅片上铺设所述碳纳米管薄膜;然后在所述碳纳米管薄膜上沉积上电极即得所述太阳能电池。

    一种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93396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078539.4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贴附有石墨烯薄膜的基底浸于PDDA(聚二烯丙基二甲基胺盐酸盐)水溶液中,浸泡,取出后用水冲洗;然后将吸附有PDDA分子的石墨烯薄膜浸于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浸泡,取出后用水冲洗;最后将所制备的复合薄膜吹干,并在300℃~800℃的保护气氛中充分还原,即得到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复合薄膜。本发明实现了石墨烯与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可控制备,具有大面积、超薄、高透光性以及超低的电阻温度系数。

    一种三维碳纳米管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2294250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141023.0

    申请日:2011-05-27

    Abstract: 一种三维碳纳米管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纳米复合催化剂含有碳纳米管海绵和硫化镉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是将碳纳米管海绵浸于硫化镉纳米粒子的有机溶液中,使硫化镉纳米粒子附着在碳纳米管海绵的表面和孔隙内部,形成三维碳纳米管纳米复合催化剂。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复合催化剂在吸附-光催化降解水体中染料分子的应用。一方面,碳纳米管海绵比表面积大、吸附性能良好、易操作和加工;另一方面,硫化镉纳米粒子具有高的光催化活性,能在可见光照射下催化降解水中的染料分子,因此本发明得到的纳米复合催化剂在水处理时具有吸附量大、降解效率高、易操作和加工、能同时降解水中的多种污染物等优点。

    一种碳纳米管绵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07704B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088941.4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绵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材料合成和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中的碳纳米管绵是由多壁碳纳米管互相缠绕搭结在一起而形成的无序网络状多孔结构的宏观体材料。该碳纳米管绵具有超低密度,超疏水性,良好的吸附性、循环压缩性、形状记忆功能和绝热性。该碳纳米管可用作吸能减振,隔热吸声,吸附有毒有机溶液,油水分离和过滤等材料。该碳纳米管绵由催化裂解法直接制成,以二氯苯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该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可以批量生产。

    碳纳米管负载二氧化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81932A

    公开(公告)日:2004-03-17

    申请号:CN03109807.X

    申请日:2003-04-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纳米管负载二氧化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纳米材料加工和应用技术领域。其特征是首先在醇类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加入碳纳米管,搅拌超声;在混合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01-0.1g/ml的CeCl3溶液;然后在混合溶液中滴加浓度为0.002-0.02g/ml的碱性溶液,直到混合溶液为碱性;搅拌,过滤,烘干得到固体粉末;把固体粉末在空气中,100℃-400℃下加热,即可得到热学和结构稳定性好,分散性好,平均颗粒尺寸为5nm,二氧化铈在碳纳米管上的覆盖率为80%以上的碳纳米管负载二氧化铈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备的碳纳米管负载二氧化铈纳米颗粒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剂,也可应用于其它的功能材料。

    一种高能电池的活性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404174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2130846.2

    申请日:2002-10-1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高能电池的活性材料,涉及一种电化学储氢技术。该材料包括定向多壁碳纳米管、铜粉和聚四氟乙烯粘结剂三种组分,其重量比为:1∶2~5∶3。本发明以定向多壁碳纳米管作为活性物质,混合铜粉和粘结剂进行电化学储氢,获得了显著的储氢性能,比电容量可达到1000~1625mAh/g。同目前已报道的各种碳纳米管电化学储氢相比较,储氢量高,充放电电流大,充放电时间短,实际应用性强。

    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2657C

    公开(公告)日:1999-03-24

    申请号:CN96100468.1

    申请日:1996-02-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贝氏体球墨铸铁磨球,属金属材料领域。本发明磨球成分为:C3.4-3.8%9Si2.5-3.5%Mn2.0-3.5% Cr0.1-1.0%S9≤0.03% P9≤0.1%Mg0.03-0.08%稀土元素0.02-0.07%余为Fe,其热处理工艺为820-920℃,保温2-8小时,在pH值为9-14,比重在1.05-1.8范围内的钠盐或钾盐水溶液中淬火。再在150℃-300℃温度下保温2-8小时.本发明磨球的综合性能较好,HRC≥55,aK≥10J/CM2,使用寿命长,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