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酶靶向性的星状给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44514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0694178.4

    申请日:2017-08-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酶靶向性的星状给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MePEG‑Peptide‑Tri‑CL的制备;第二步,纳米粒的制备:以姜黄素为模型药物,将MePEG‑Peptide‑Tri‑CL和姜黄素溶于丙酮为脂相溶液,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为水相,按不同的脂相/水相比将脂相慢慢滴入水相,持续搅拌,形成载姜黄素‑星状纳米粒原液。将制得的纳米粒溶液真空抽滤1h除去有机溶剂,6000r/min离心20min后,获得溶液纳米粒溶液。发明实现了姜黄素水中溶解度的提高,同时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具有缓控释和靶向特性,适用于静注及口服等多种给药方式。

    一种装载药物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1152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910030278.6

    申请日:2019-01-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载药物的可溶性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微针贴片包括针头和基底贴片,针头和基底贴片由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乙烯醇-葡聚糖溶液经离心、冷冻、解冻制备而成,将药物粉末置于针头与基体贴片之间形成装载药物的可溶性微针贴片。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微针贴片,该微针贴片安全性高、溶解性能好、力学性质良好且载药量大;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复合聚合物可溶性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特殊设备和制造工艺,适合推广使用。本发明的微针贴片,其针尖和基底中间的夹心层可以装载大量的固体粉末药物,大幅提高微针贴片的载药量,实现药物或疫苗透皮缓释的目的。

    一种酿酒酵母及其在制备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05523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0710161147.9

    申请日:2007-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新菌种酿酒酵母CGMCC No.2230,及其在微生物转化制备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中的应用。所述的酿酒酵母CGMCC No.2230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保藏号CGMCC No.2230。所述的应用为:以β-羰基苯丙酸乙酯为底物,以酿酒酵母菌株CGMCC No.2230发酵获得的发酵液再制得的固定化细胞颗粒为生物催化剂,在水/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两相体系中,于25~30℃下,转化反应时间为8~72小时,转化液经分离纯化得到产物β-羟基苯丙酸乙酯。该微生物转化方法环境友好,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分离简单,底物转化率高,产品纯度好,催化剂可重复利用,适于工业化生产。

    酿酒酵母CGMCCNo.2266及其在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30319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59686.6

    申请日:2008-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微生物新菌株酿酒酵母CGMCCNo.2266及其在微生物转化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中的应用。酿酒酵母CGMCC No.2266,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CGMCCNo.2266,保藏日期2007年11月26日。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可供生物转化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为(S)-(-)-β-羟基苯丙酸乙酯的新菌株,利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S)-(-)-β-羟基苯丙酸乙酯对映体过剩值大于99.0%,底物摩尔转化率可以达到92.2%,产品纯度达到99.8%,硅胶柱层析产物提取收率为95.6%,固定化细胞颗粒可以重复利用10次。

    酿酒酵母CGMCC No.2266及其在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230319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59686.6

    申请日:2008-0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微生物新菌株酿酒酵母CGMCC No.2266及其在微生物转化制备(S)-(-)-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中的应用。酿酒酵母CGMCC No.2266,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CGMCCNo.2266,保藏日期2007年11月26日。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可供生物转化β-羟基苯丙酸乙酯为(S)-(-)-β-羟基苯丙酸乙酯的新菌株,利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S)-(-)-β-羟基苯丙酸乙酯对映体过剩值大于99.0%,底物摩尔转化率可以达到92.2%,产品纯度达到99.8%,硅胶柱层析产物提取收率为95.6%,固定化细胞颗粒可以重复利用10次。

    一种经皮递送脂质体治疗银屑病的微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3223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193505.9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皮递送脂质体治疗银屑病的微针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首先通过逆向蒸发法制备了载药脂质体,并且将其制备成MTX脂质体冻干粉末,继而将粉末载入微针空穴中。本发明中的微针通过两步法制备,将脂质体冻干粉装载于可溶性微针的空穴中,经皮递送药物到达皮肤并提高药物在炎症部位的滞留时间。制得的微针机械性良好,可以突破角质层的屏障,并可以直接附于银屑病病变附近,提高药物疗效,且达到无痛微创的效果。本发明方法提高了药物的经皮渗透能力,降低药物毒性,提高生物相容性,实现缓慢释药充分发挥药效,同时减少副作用。

    PAMAM-TPGS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19602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111586684.4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树枝状聚合物‑维生素E琥珀酸酯聚乙二醇1000(PAMAM‑TPGS)及其制备方法与其作为药物载体在制备药物制剂中的应用。以微通道法、薄膜分散法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的树枝状聚合物‑维生素E琥珀酸酯聚乙二醇1000纳米粒分别具有易产业化、载药量高、体系稳定的特点,均能明显改善模型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实现可控释放,且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适用于静注等多种给药方式。

    一种酶敏感型两亲性聚酯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065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1911142899.X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高分子载体制备和药物制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酶敏感型两亲性聚酯载药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两亲性聚酯PET‑PCL‑Peptide的制备;2)MePEG‑COOH的制备;3)姜黄素与PET‑PCL‑Peptide加入至丙酮溶解形成油相,表面活性剂溶于水形成水相,将油相滴入水相,搅拌制备纳米粒;4)将3)制得的纳米粒溶液与一定浓度MePEG‑COOH溶液混合搅拌,得到平均粒径130~200nm,多分散指数(PDI)小于0.30,包封率大于70%的姜黄素‑纳米粒。该类纳米给药载体可作为一种载姜黄素缓释载体系统,采用亲水性外层MePEG‑COOH物理包裹亲脂性PET‑CPL‑Peptide内层成粒,使纳米粒具有靶向性强、生物利用度高、毒副作用小、稳定性强、提高姜黄素溶解性等优点,适用于静脉注射等多种给药方式。

    一种基于96孔板固载分子马达的传感器检测试剂盒、及其用于P24抗原体外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420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99048.1

    申请日:2022-03-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96孔板固载分子马达的传感器检测试剂盒、及其用于P24抗原体外检测的方法,试剂盒由一块分子马达传感器检测板构成,该检测板由F0F1‑ATP酶分子马达固载于96孔酶标板形成,同时结合检测探针(P24抗体)形成分子马达生物传感器用于捕获靶标。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将样品置于检测板中,传感器捕获目标物。(2)加入含有ADP的ATP合成溶液,恒温反应。(3)加入ATP检测试剂,快速混匀后,开启化学放光检测仪测定发光强度。本发明利用96孔板固载分子马达的稳定性、均一性,分子马达自身动能与化学能互相转化的特性、化学发光的高灵敏性和快速性检测抗原,96孔板的多孔性使本发明在具备快速稳定检测的同时可满足高通量筛选的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