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转换装置、动力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224063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582163.8

    申请日:2019-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动力系统及车辆,能量转换装置包括:电感,其一端外接充电口;第一桥臂变换器,其与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并连接在电池与第一外部电机之间;第二桥臂变换器,其与充电口连接、与第一桥臂变换器并联,第二桥臂变换器连接在电池与第二外部电机之间;变压单元,其输入端与第一桥臂变换器连接;第一双向H桥,其连接在变压单元的输出端与电池之间。将该装置应用于交通工具时,能够使四驱车辆的电机驱动和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复用第一桥臂变换器和第二桥臂变换器,提高了电路集成度,从而降低了电路成本,减小了电路体积,解决了现有的电机驱动与充电系统总体电路集成度低、体积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224060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582152.X

    申请日:2019-06-3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及其能量转换装置与动力系统。在本申请中,通过采用包括电机线圈、桥臂变换器、双向桥臂以及双向DC模块的集驱动和充电功能的能量转换装置,使得该能量转换装置可工作于驱动模式、直流充电模式、交流充电模式以及应急模式,进而实现采用同一系统进行车辆的电机驱动、电池充电以及车辆应急,尤其是采用同一电路拓扑便可实现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元器件复用程度高,系统集成度高且结构简单,从而降低了系统成本,减小了系统体积,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电机驱动与充电系统总体电路结构复杂、集成度低、体积大、成本高且无法完成车辆应急需求的问题。

    能量转换装置、动力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224059A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910582148.3

    申请日:2019-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动力系统及车辆,能量转换装置包括:第二电机,其通过至少一相线圈外接交流充电口;第一桥臂变换器,其与交流充电口连接,并连接在电池与第一电机之间;第二桥臂变换器,其连接在外部电池与第二电机之间,并与第一桥臂变换器并联;变压单元,其输入端与第一桥臂变换器连接;第一双向H桥,其连接在变压单元的输出端与外部电池之间。将该装置应用于交通工具时,能够使四驱车辆的电机驱动和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复用第一桥臂变换器和第二桥臂变换器,提高了电路集成度,从而降低了电路成本,减小了电路体积,解决了现有的电机驱动与充电系统总体电路集成度低、体积大且成本高的问题。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DC-DC变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13213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310134535.3

    申请日:2013-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DC‑DC变换装置,其包括:逆变模块,逆变模块与高压电池包相连,用于将高压电池包输入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谐振模块,谐振模块与逆变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变压器,变压器的输入端与谐振模块相连;同步整流模块,同步整流模块与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通过变压器变换后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逆变模块和同步整流模块相连,用于输出PWM信号控制逆变模块并通过控制所述PWM信号的相移以设定所述变压器的占空比,以及控制同步整流模块进行同步整流。该DC‑DC变换装置在开始工作时能够使得其输出瞬间上升到一定电压,解决或减少了负电流的影响,并且电路结构简单,转换效率高。

    DC-DC变换器及其输出补偿方法、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05305809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410370950.3

    申请日:2014-07-30

    Inventor: 沈林 梁树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DC-DC变换器,包括:功率变换模块,功率变换模块的低压输出端与电池相连,功率变换模块用于将输入的第一电压的直流电转换为第二电压的直流电,并输出第二电压的直流电以给电池充电;温度采样模块,温度采样模块用于采样环境温度;第一电压采样模块,第一电压采样模块用于采样电池的充电电压;控制模块,在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模块根据充电电压控制功率变换模块以调节第二电压,以对充电电压进行电压补偿;低压供电模块,低压供电模块分别与电池和控制模块相连,低压供电模块给控制模块供电。该DC-DC变换器不仅能判断电池是否充满电,还能提高低温环境下电池的充电效率。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和一种DC-DC变换器的输出补偿方法。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DC-DC变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113213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134535.3

    申请日:2013-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DC-DC变换装置,其包括:逆变模块,逆变模块与高压电池包相连,用于将高压电池包输入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谐振模块,谐振模块与逆变模块的输出端相连;变压器,变压器的输入端与谐振模块相连;同步整流模块,同步整流模块与变压器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将通过变压器变换后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逆变模块和同步整流模块相连,用于输出PWM信号控制逆变模块并通过控制所述PWM信号的相移以设定所述变压器的占空比,以及控制同步整流模块进行同步整流。该DC-DC变换装置在开始工作时能够使得其输出瞬间上升到一定电压,解决或减少了负电流的影响,并且电路结构简单,转换效率高。

    起动电机驱动装置
    3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40509B

    公开(公告)日:2011-07-13

    申请号:CN200810126296.6

    申请日:2008-07-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起动电机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线圈(1)、第二线圈(2)、触点开关(4)和电源(6),所述电源(6)的正极与第一线圈(1)和第二线圈(2)连接并通过第二线圈(2)接地,该驱动装置还包括电压变换装置(5)和单向导通元件(3),电压变换装置(5)的输出端与触点开关(4)的一端连接,触点开关(4)的另一端用于连接起动电机,电源(6)的正极通过第一线圈(1)连接至单向导通元件(3)的正极,单向导通元件(3)的负极与触点开关(4)的另一端连接,单向导通元件(3)仅允许从正极到负极的电流通过。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起动电机驱动装置可以对起动电机提供稳定电压,由此实现起动电机稳定起动发动机。

    列车供电控制系统、列车供电控制方法、控制器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43649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910791505.7

    申请日:2019-08-26

    Inventor: 于涵 沈林 梁树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列车供电控制系统、列车供电控制方法、控制器和介质。该系统包括设置在至少两个列车车厢内的串联供电电路,每一串联供电电路包括与轨道供电系统相连的DC‑DC转换器和与DC‑DC转换器相连的至少一个负载,所有负载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有负载和至少一个DC‑DC转换器相连的整车控制器,整车控制器用于采集所有负载对应的负载总功率,根据负载总功率确定DC‑DC转换器对应的目标数量,控制目标数量对应的DC‑DC转换器对所有负载供电。该系统既可以保障有轨列车上所有负载均可以正常工作,又有效保障每一DC‑DC转换器的转换效率,减少DC‑DC转换器的损耗,可有效避免损耗较大的DC‑DC转换器对有轨列车的行驶里程和电池容量造成影响。

    列车供电方法、系统和整车控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243659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1910790403.3

    申请日:2019-08-26

    Inventor: 于涵 沈林 梁树林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供电方法、系统和整车控制器,所述列车供电方法包括获取故障车厢的数量和列车车厢的总数,其中,所述故障车厢为DC‑DC转换器出现故障的车厢,所述列车车厢包括所述故障车厢和正常车厢;根据所述故障车厢的数量和所述列车车厢的总数,控制继电器导通或断开,其中,每一所述继电器用于控制相邻两个所述列车车厢内的至少一个负载导通或断开;根据所述继电器导通或断开的状态,控制所述DC‑DC转换器对所述列车车厢供电。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列车供电方法、系统和整车控制器,可以通过控制继电器的导通或断开,控制DC‑DC转换器给其他车厢的负载供电,来保证负载的正常供电,从而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