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段润湿性流道表面的液冷冷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800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644396.2

    申请日:2023-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分段润湿性流道表面的液冷冷板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涉及一种能够增强流道沸腾作用的流道表面润湿性设计。本发明依据疏水和亲水两种表面特性增强沸腾作用的机理,提出了一种具有分段润湿性流道表面的液冷冷板,通过流道前部的疏水特性和流道后部的亲水特性,实现冷板沸腾传热系数的提升。提出了一种具有分段润湿性流道表面的液冷冷板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四个过程:(1)流道的构建(2)流道表面的亲水性处理(3)疏水区域的构建(4)顶板盖合。

    一种带导热柱和流道液冷模块的多层级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17424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519816.4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带导热柱和流道液冷模块的多层级散热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热源(1)、导热柱(2)、基板(3)、流道液冷模块(4)、冷板(5)组成,构成了热源‑基板‑冷板的多层级散热结构。导热柱与液冷模块由相同的高导热系数材料加工而成,其主要特征有:具有良好传热性能的导热柱有助于减小整体热阻,提高在垂直方向的温度传导能力;流道液冷模块嵌入到冷板流道中,使得热量均匀扩散,并增强热耗散能力;本发明在现有微流道散热技术上进行改进,使用冷板内置流道取代基板微流道,降低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使用基板内置导热柱,确保纵向热量的有效传导。该多层级散热器形成了基板内导热柱传导,冷板内流道对流换热的散热结构,并设计了流道液冷模块加强了热量传导和对流换热能力,使得冷却剂能够迅速将热量带走,有助于提高热耗散功率。本发明结构紧凑、换热能力好、功能明确,在针对如电子芯片等,多热源高热耗的设备冷却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带柱状体嵌入模块的微通道散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09304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258334.8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柱状体嵌入模块的微通道散热装置,由芯片(1)、焊盘焊点组合(2)、带柱状体嵌入模块(3)、LTCC基板(4)、内嵌流道(5)组成。焊盘可以配合焊锡实现器件固定的作用;焊点能够在器件与嵌入体之间构成热通路,以实现热量有效传导;带柱状体的嵌入模块采用高导热系数的材料制成,能够有效传递上层热量,嵌入模块嵌入下方微通道散热器中,通过嵌入体与冷却剂的对流换热作用,使得冷却剂能够迅速将热量带走,有助于提高热耗散功率。本发明在已有微通道散热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散热方案的设计,可将芯片上的热量传导至流道处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了微流道散热装置针对局部热源的散热能力,改善了该系统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具有较高的换热能力和换热极限。本发明结构紧凑、功能明确、传导热能力好,其在高发热设备如电子芯片、整流器的冷却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椭圆形扰流柱交错渐变排布的微通道结构设计

    公开(公告)号:CN1160564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258335.2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椭圆形扰流柱交错渐变分布在微流道内的散热器。主要由基板(1)、盖板(2)和热源(8)组成。盖板上设有进水口(9)、出水口(10)与热源(8)。基板内部设有入口主槽(3)、出口主槽(4)、矩形流道(5)和椭圆形扰流柱(6)、凹槽(7)。入口主槽和出口主槽均采用长方型结构,两槽的深度、长度和宽度均相同。在微通道侧壁存在凹槽,每一个凹槽的大小相等。微通道内部存在扰流柱,扰流柱之间的间距相等。在同一通道内,扰流柱宽度不同,渐变排列在通道内。流体在途径扰流柱与凹槽微结构之前压力分布均匀;流体流经微结构首先进入凹槽,通道截面突然变宽,使得流体产生局部紊流。流体流经扰流柱时可以有效促进边界层的生长,在流体中间部分产生新的边界层,且在局部位置产生较低的二次流及回流区,促进了冷却液的混合,相应地增强热传递。由于扰流柱是渐变排布,在入口处扰流柱的宽度较小,在出口处扰流柱的宽度较大,可以有效减小整体的压降损失,增强散热。

    一种小型机械臂用自夹紧软芯线剪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40113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304079.8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芯线剪切装置,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机械臂末端协助布线工作的小型自夹紧软芯线剪切装置,包括剪切仓,螺纹导孔、第一剪切体、第二剪切体构和夹紧机构;所述第一剪切体固定于剪切仓内,所述第二剪切体连接有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通过螺纹导孔连接于剪切仓,所述夹紧机构提前将软芯线夹紧,通过第二刀片和第一刀片的相对运动剪断软芯线,达到高效、稳定剪线的目的,省去了冗余的电机摩擦辊夹紧机构。

    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2735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803408.7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PSPICE仿真软件获取电路的一维时域响应信号,将采集到的时域响应信号作为MS‑CNN模型中1D‑CNN部分的输入;(2)将获取的模拟电路的一维时域响应信号通过短时傅里叶变换转化为二维电路频谱图,作为MS‑CNN模型中2D‑CNN部分的输入;(3)利用TensorFlow框架搭建包含1D‑CNN和2D‑CNN的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S‑CNN)诊断模型;(4)将一维时域信号样本及二维的电路频谱图像样本输送进MS‑CNN网络进行训练,设置训练参数,进行向前传播训练和参数优化,将模型训练到最优程度;(5)将测试数据集输送入训练好的MS‑CNN模型,进行故障诊断,验证模型的诊断性能,选择诊断准确率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本发明可以增强模拟电路故障诊断中特征提取的信息完整度,进一步提高故障诊断准确率,有效地检测出模拟电路的各类故障。

    一种基于余弦弯曲的桥型交叉结构的聚合物微纳光纤

    公开(公告)号:CN113296184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690089.9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低串扰的基于余弦弯曲的桥型交叉结构,其包括交叉聚合物微纳光纤、交叉角度、弯曲高度、弯曲宽度、直径、纤芯、包层、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以一定的交叉角度交叉,所述两根聚合物微纳光纤的纤芯材料相同,包层材料相同,直径也相同。在三维空间中交叉的聚合物微纳光纤由于倏逝波耦合产生串扰,通过改变桥型结构的弯曲宽度和弯曲高度来降低倏逝波耦合的效率,从而极大地降低串扰,同时聚合物微纳光纤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优良的弹性和柔韧性。本发明有利于构筑超紧凑结构复杂的光子学器件和小型化集成光路。在光通信,传感和非线性光学领域具有极好的潜力。

    一种机械臂轨迹规划方法
    4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47848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863418.5

    申请日:2021-07-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械臂轨迹规划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给定机械臂初始点、中间两点、终止点的位置,利用MATLAB对机械臂进行逆运动学求解,得到对应位置的关节角度;然后通过3‑5‑3多项式插值算法进行运动轨迹规划,加入时间序列;在此基础上采用混合蜂群算法以时间最优为目标求取最优解;最后在ROS系统中应用该算法对真实机械臂进行运动控制,从而达到目标点。通过该方法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减少了机械臂运动时间,提高机械臂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机械臂运动规划中存在的平滑性差的问题,保证了转动过程平稳,没有抖动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