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5330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28656.6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单元(10)在壳体(12)的内部的送风机(18)的上游侧配置有冷却用热交换器(16),并且在壳体的内部的送风机的下游侧配置有加热用热交换器(20)。形成于壳体的内部的通风路中的、从送风机的空气吹出部(126b)到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空气入口侧的通风路成为加热前通风路(13)。此时,加热前通风路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以使从送风机吹出的气流的方向转向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通路(131~134)。
-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21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480063436.3
申请日:2014-11-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64 , B60H1/00021 , B60H1/00471 , B60H1/00564 , B60H1/00678 , B60H2001/00085 , B60H2001/00092 , B60H2001/00135 , B60H2001/00192 , B60H2001/00721 , F24F1/0018
Abstract: 空调装置具备:壳体(11),其形成多个空气通路(18、19);送风风扇(121),其在壳体(11)内从多个空气通路(18、19)吸入空气并吹出;吸入侧分隔构件(40),其在壳体(11)内配置于送风风扇(121)的吸入侧,并且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18、19)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及吹出侧分隔构件(20),其在壳体(11)内配置于送风风扇(121)的吹出侧,并且将来自多个空气通路(18、19)的空气流相互分隔。以使吹出侧分隔构件(20)相对于吸入侧分隔构件(40)的相对位置在送风风扇(121)的旋转方向(R1)上偏移的方式,配置吸入侧分隔构件(40)和吹出侧分隔构件(20)。由此,能够抑制多个空气流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377598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480040382.9
申请日:2014-06-19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00028 , B60H1/00064 , B60H1/00207 , B60H1/00564 , B60H1/00742 , B60H1/00842 , B60H2001/00135 , B60H2001/00185 , B60H2001/00192 , B60H2001/00214 , B60S1/023 , B60S1/54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具有:壳体(20),构成外壳;送风机(24),收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将从形成于所述壳体的多个空气吸入口(20a、20b、20c)中的至少1个吸入的空气向车室内送风;以及模式切换部(21、25、31a~31c、33c),切换空气向所述壳体内的吸入模式以及空气向所述车室内的吹出模式。所述多个空气吸入口具有用于吸入驾驶席侧的空间(11a)的空气的驾驶席侧吸入口(20c)。所述模式切换部构成为能够切换成将空气从驾驶席侧吹出口(12)和副驾驶席侧吹出口(14)这双方吹出的通常模式;以及将空气从所述驾驶席侧吹出口吹出的驾驶席模式,所述驾驶席侧吸入口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的对所述驾驶席侧的空间露出的部位。
-
公开(公告)号:CN10613273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580016047.X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3233 , B60H1/00064 , B60H1/00678 , B60H1/12 , B60H2001/00135
Abstract: 空调壳体(12)具有接收由蒸发器(16)产生的凝结水(Wcd)的第1分隔壁(123),该第1分隔壁(123)配置于加热芯(18)的重叠部位(18a)的上方并且配置于蒸发器(16)与加热芯(18)之间。因此,通过第1分隔壁(123)能够防止从蒸发器(16)滴下的凝结水(Wcd)直接挂在加热芯(18)上。由此,在配置为加热芯(18)的至少一部分与蒸发器(16)的下方重叠的构造中,能够使蒸发器(16)的凝结水难以挂在加热芯(18)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92232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80029421.4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1)具备空调壳体(12)和加热设备(20)。在空调壳体形成有除霜器开口部(126)和侧面部开口部(127c、127d)。在空调壳体的内侧设有除霜器门(241)和面部门(242)。面部门由滑动门构成。空调壳体成为在由面部门关闭侧面部开口部的面部关闭状态下使通过加热设备的空气沿面部门的门内表面被引导到除霜器开口部的构造。在面部关闭状态下使面部门的空气流上游与下游连通的间隙开口部(129)与侧面部开口部邻接地形成,间隙开口部具有沿着面部门的移动方向的开口面。
-
公开(公告)号:CN10947621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1780044703.6
申请日:2017-05-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排水时的噪音的产生,并抑制换气损失的车辆用空调单元。车辆用空调单元(10)中,在空调壳体(12)设有空间形成部(20),该空间形成部形成相对于通风路(13)被划分出的排水用空间(21)。在该空间形成部形成有排水部(24),该排水部将空调壳体的内部的水向空调壳体的外部排出。并且,在空间形成部形成有上游侧连通部(26),该上游侧连通部使通风路中的送风机(18)的空气流上游侧的上游侧空间(131)与排水用空间连通。此外,在空间形成部形成有下游侧连通部(27),该下游侧连通部使通风路中的送风机的空气流下游侧的下游侧空间(132)与排水用空间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0915330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80028656.6
申请日:2017-03-10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单元(10)在壳体(12)的内部的送风机(18)的上游侧配置有冷却用热交换器(16),并且在壳体的内部的送风机的下游侧配置有加热用热交换器(20)。形成于壳体的内部的通风路中的、从送风机的空气吹出部(126b)到加热用热交换器的空气入口侧的通风路成为加热前通风路(13)。此时,加热前通风路的至少一部分成为以使从送风机吹出的气流的方向转向的方式弯曲的弯曲通路(131~134)。
-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25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680023170.9
申请日:2016-03-08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10)具有:构成供空气流动的空气通路的壳体(12);具有在空气通路产生空气流的送风风扇(21、21a、21b)的送风机(20)。另外,车辆用空调装置(10)具有:配置于空气通路,调整在空气通路流动的空气的温度的空调设备(16、18);导入车室内的空气的空气导入部件(51、52)。另外,车辆用空调装置(10)具有吸引器(32),其配置于壳体(12)的外部,将在空气通路流动的空气作为一次空气导入,利用一次空气的流动,经由空气导入部件(51、52),将车室内的空气作为二次空气吸引。并且,在如上所述的车辆用空调装置(10)中,利用被吸引器(32)吸引而通过空气导入部件(51、52)的车室内的空气流,来冷却搭载于车辆的被冷却部件(22)。
-
公开(公告)号:CN108431429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780005887.5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吸入并吹出第一、第二流体的送风机具备风扇(552)和隔壁(550)。风扇通过相对于隔壁旋转而吸入并吹出第一、第二流体。隔壁与风扇隔开间隔地配置,且将吸入空间(555)分隔成供第一流体通过的空间(91)和供第二流体通过的空间(92),所述吸入空间供由风扇吸入的第一、第二流体通过。隔壁具有基部(550b)和放大部(550c、550d、550e、550f、550g、550h、550i、550j、550k)。基部是引导第一、第二流体接近风扇的流动的板。放大部在吸入空间内连接于基部。在吸入空间内,放大部与基部相比,放大部配置于更接近风扇的特定的部分的旋转区域的位置。基部中的连接于放大部的端部的厚度方向上的放大部的宽度比端部的厚度长。
-
公开(公告)号:CN109982876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780072031.X
申请日:2017-10-2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B60H1/00
Abstract: 车辆用空调装置包括:形成有第一、第二壳体导入口(VS1a、VS1b、VS2)以及第一、第二壳体排出口(VS6、VS7)的空调壳体(1);配置于空调壳体内的风扇(20)。第一壳体导入口相对于第二壳体导入口向车辆左右方向的一侧偏移。第一、第二壳体排出口相对于风扇的旋转轴分别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偏移。内侧引导板(11)的第一内侧引导面(11a)相对于第二内侧引导面(11b)位于车辆左右方向的所述一侧。从第一壳体导入口导入的空气从第一通路被第一内侧引导面引导而被风扇吸入并向上方吹出,进而流向第一壳体排出口。从第二壳体导入口导入的空气从比第一通路靠车辆左右方向另一侧的第二通路被第二内侧引导面引导而被风扇吸入并向下方吹出,进而流向第二壳体排出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