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通道开闭系统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65009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610137456.8

    申请日:2006-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0 B60H1/00692 B60H2001/00728

    Abstract: 一种防止外来杂质沉积在膜状构件的卷取轴驱动机构上的空气通道开闭系统,所述空气通道开闭系统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形成吹送空气流动通过其中的空气通道;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膜状构件,所述膜状构件打开和关闭所述空气通道的开口;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在所述开口的外周边缘处固定所述膜状构件的一端;卷取轴,所述卷取轴连接到所述膜状构件的另一端,并卷起和送出所述膜状构件;以及卷取轴驱动机构,所述卷取轴驱动机构使所述卷取轴转动,并令所述卷取轴在远离和接近所述固定部分的方向上在所述开口上移动,所述卷取轴和所述卷取轴驱动机构布置在所述开口的气流上游侧,覆盖至少所述卷取轴驱动机构的气流上游侧部分的吹送空气阻挡部被设置。

    空气通道开闭系统
    3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55023A

    公开(公告)日:2007-05-02

    申请号:CN200610137456.8

    申请日:2006-10-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13/10 B60H1/00692 B60H2001/00728

    Abstract: 一种防止外来杂质沉积在膜状构件的卷取轴驱动机构上的空气通道开闭系统,所述空气通道开闭系统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形成吹送空气流动通过其中的空气通道;布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膜状构件,所述膜状构件打开和关闭所述空气通道的开口;固定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在所述开口的外周边缘处固定所述膜状构件的一端;卷取轴,所述卷取轴连接到所述膜状构件的另一端,并卷起和送出所述膜状构件;以及卷取轴驱动机构,所述卷取轴驱动机构使所述卷取轴转动,并令所述卷取轴在远离和接近所述固定部分的方向上在所述开口上移动,所述卷取轴和所述卷取轴驱动机构布置在所述开口的气流上游侧,覆盖至少所述卷取轴驱动机构的气流上游侧部分的吹送空气阻挡部被设置。

    加湿装置、车辆用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33B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680016200.3

    申请日:2016-02-24

    Abstract: 一种加湿装置(50),具备:吸附器(60),该吸附器具有吸附水分且使水分脱离的吸附材料;吸附壳体(51),该吸附壳体构成收容吸附器的收容空间(541);加湿侧导出部(571),该加湿侧导出部将加湿后的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导出;以及移动机构(70),该移动机构使吸附材料移动。在吸附器(60)设定有:吸湿空间(541a),该吸湿空间使由冷却部(13)冷却后的冷却空气流通且使冷却空气所包含的水分吸附于吸附材料;以及放湿空间(541b),该放湿空间使由加热部(14)加热后的加热空气流通且使吸附于吸附材料的水分脱离。移动机构(70)使存在于吸附器(60)的放湿空间(541b)的吸附材料中的至少一部分向吸湿空间(541a)移动,并且使存在于吸附器(60)的吸湿空间(541a)的吸附材料中的至少一部分向放湿空间(541b)移动。通过上述结构,不从外部供水就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加湿。

    车辆下方安装的冷却组件及制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703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242464.8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车辆下方安装的冷却组件及制冷系统。冷却组件包括壳体(206,406)、板式冷凝器(214,308,414)和冷凝器风扇。壳体(206,406)被配置成附接在车辆(100,204,404)的底板(106,202,402)下方并且附接至车辆(100,204,404)的底板(106,202,402)。壳体(206,406)包括顶壁(208,408)、侧壁(210,410)和底壁(212,412)。板式冷凝器(214,308,414)被设置在壳体(206,406)内,并且当壳体(206,406)被附接至车辆(100,204,404)时被水平定向。冷凝器风扇组件(216,310,416)被设置在壳体(206,406)内,并且竖直地引导空气通过顶壁(208,408)、底壁(212,412)和板式冷凝器(214,308,414)。

    送风机
    3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32613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80024289.8

    申请日:2016-04-07

    Abstract: 一种送风机,具备:风扇(192、194),该风扇绕轴心(CL)旋转,吸入空调壳体内的温度不同的多种送风空气且吹出该多种送风空气;以及外壳(193、195),该外壳引导从风扇吹出的多种送风空气。外壳具有与风扇相比位于以轴心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的周壁(193c、195c)。周壁具有以围绕轴心的形状弯曲且延伸的第一、第二涡旋内壁面(S1、S2、S3)。第一涡旋内壁面将从风扇吹出的第一种送风空气(BW1)向第一出口空间(X1)引导。第二涡旋内壁面将从风扇吹出且温度与第一种送风空气的温度不同的第二种送风空气(BW2、BW3)向与第一出口空间不同的第二出口空间(X2、X3)引导。以轴心为始点的任一射线都不穿过第一、第二涡旋内壁面这两方。

    加湿装置、车辆用空调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3113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16200.3

    申请日:2016-02-24

    Abstract: 一种加湿装置(50),具备:吸附器(60),该吸附器具有吸附水分且使水分脱离的吸附材料;吸附壳体(51),该吸附壳体构成收容吸附器的收容空间(541);加湿侧导出部(571),该加湿侧导出部将加湿后的加湿空气向车室内导出;以及移动机构(70),该移动机构使吸附材料移动。在吸附器(60)设定有:吸湿空间(541a),该吸湿空间使由冷却部(13)冷却后的冷却空气流通且使冷却空气所包含的水分吸附于吸附材料;以及放湿空间(541b),该放湿空间使由加热部(14)加热后的加热空气流通且使吸附于吸附材料的水分脱离。移动机构(70)使存在于吸附器(60)的放湿空间(541b)的吸附材料中的至少一部分向吸湿空间(541a)移动,并且使存在于吸附器(60)的吸湿空间(541a)的吸附材料中的至少一部分向放湿空间(541b)移动。通过上述结构,不从外部供水就能够进行车室内的加湿。

    车辆用空调装置
    4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71517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580052654.1

    申请日:2015-09-22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空调装置,具备空调壳体(10)、加热器芯(40)、第一空气混合门(51)、第二空气混合门(52)、以及致动器(70)。空调壳体在内部具有第一空气通路(11a)以及第二空气通路(11b)。加热器芯加热分别流经第一空气通路以及第二空气通路的空气。第一空气混合门在第一空气通路中,基于开闭动作来调整通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的比例。第二空气混合门在第二空气通路中,基于开闭动作来调整通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与绕过加热器芯的空气的流量的比例。致动器将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闭动作联动为第一空气混合门以及第二空气混合门各自的开度不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