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热回收装置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086431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10109938.7

    申请日:2007-06-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F28D15/0258 F28D15/06 F28D21/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1)包括:热管(2),在所述热管中装有用于传递热的工作流体;以及用于转换热回收模式和热绝缘模式的模式转换阀门(3、3A、3B)。热管(2)具有用于加热和蒸发所述工作流体的加热部件(5)、和用于冷却和冷凝该蒸发的工作流体的冷却部件(7)。加热部件(5)由钢制成,其中氢气可在大约500℃和更高的温度下渗透钢。在热回收模式中,废热回收装置(1)利用该热管(2)回收废气的热。另外,在绝热模式中,从加热部件(5)至冷却部件(7)的热传递被停止。

    环形热管和废热回收设备
    3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5854C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710110014.9

    申请日:2007-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F28D21/0003

    Abstract: 一种环形热管,包括:蒸发器(14),所述蒸发器被设置用来通过与作为热源的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来蒸发所述制冷剂;和冷凝器(15),所述冷凝器被设置用来通过与要加热的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来液化和冷凝被蒸发的蒸汽制冷剂。所述冷凝器具有:制冷剂冷凝侧,被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在该侧流动;和制冷剂未冷凝侧,冷凝之前的蒸汽制冷剂在该侧流动。此外,所述环形热管设置有流动限制部(21,22),用于使所述第二流体从所述制冷剂冷凝侧流向所述制冷剂未冷凝侧。例如,所述环形热管可以适合地用于废热回收设备。

    排气热回收设备
    3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58565A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810144892.7

    申请日:2008-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热回收设备,该排气热回收设备包括蒸发单元、冷凝单元、蒸发侧连通部分和冷凝侧连通部分。蒸发单元设置在由发动机产生的排气穿过其流动的导管构件内,并且蒸发由排气的热量加热的工作流体。冷凝单元设置在冷却剂穿过其流动的冷却剂通路内,并通过将热量辐射给冷却剂而冷凝工作流体。蒸发侧连通部分连接蒸发单元和冷凝单元,以将已蒸发的工作流体导入到冷凝单元。冷凝侧连通部分连接冷凝单元和蒸发单元,以将已冷凝的工作流体导入到蒸发单元。冷凝侧连通部分至少在一部分处与导管构件的外表面接触。

    环形热管和废热回收设备
    3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089540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710110014.9

    申请日:2007-06-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F28D21/0003

    Abstract: 一种环形热管,包括:蒸发器(14),所述蒸发器被设置用来通过与作为热源的第一流体进行热交换来蒸发所述制冷剂;和冷凝器(15),所述冷凝器被设置用来通过与要加热的第二流体进行热交换来液化和冷凝被蒸发的蒸汽制冷剂。所述冷凝器具有:制冷剂冷凝侧,被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在该侧流动;和制冷剂未冷凝侧,冷凝之前的蒸汽制冷剂在该侧流动。此外,所述环形热管设置有流动限制部(21,22),用于使所述第二流体从所述制冷剂冷凝侧流向所述制冷剂未冷凝侧。例如,所述环形热管可以适合地用于废热回收设备。

    流体驱动部件和传热系统
    3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31173A

    公开(公告)日:2004-09-22

    申请号:CN200410008211.6

    申请日:2004-0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3/10 H01L23/473 H01L2924/0002 H01L2924/00

    Abstract: 一种流体驱动部件,其包括圆筒,该圆筒与传热设备中的曲折通道两端相通。在该圆筒中,布置有活塞,其可沿轴向滑动。活塞两端空间中的流体与曲折通道相连。圆筒侧面外周的线圈使磁极发生周期性地转换并使圆筒内的活塞往复运动。为了平滑地驱动活塞并减少电力消耗,活塞的两端布置有一对滑动件。当通道内的流体由活塞运动而振动起来时,传热设备的表观热导率提高,热量能够快速地从发热体扩散到辐射部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