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637386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80032628.6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M8/04089 , H01M8/0612 , H01M8/0662 , H01M8/1231 , C01B3/38 , C01B3/56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1)具备燃料电池(2)、燃料气体供给路(11)、氧化剂气体供给路(12)、燃料气体排出路(13)、设置于燃料气体供给路(11)的改性器(3)、使燃料气体作为第一循环气体从燃料气体排出路(13)向燃料气体供给路(11)中的比改性器(3)靠上游侧进行循环的第一循环路(41)、设置于燃料气体供给路(11)并利用在燃料气体供给路(11)中流动的燃料气体的气流用作驱动流并且吸引第一循环气体的喷射器(5),以及使燃料气体作为第二循环气体从比喷射器(5)靠下游侧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1)或燃料气体排出路(13)向比喷射器(5)靠上游侧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1)进行循环的第二循环路(42)。
-
公开(公告)号:CN104541045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380041651.9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废热回收装置具备:加热部(1),其在封入于内部的能够蒸发及冷凝的工作流体与加热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使所述工作流体蒸发;冷凝部(2),其在通过所述加热部(1)蒸发了的所述工作流体与被加热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使所述工作流体冷凝。所述加热部(1)具有导管(10),该导管(10)供所述工作流体流通,并且铅垂方向上方侧端部开口,铅垂方向下方侧端部闭口,在所述加热部(1)的铅垂方向上方侧设置有积存部(3),该积存部(3)具有导管接合部(41),在该导管接合部(41)接合所述导管(10)的所述上方侧,并且积存通过所述冷凝部(2)冷凝了的所述工作流体,所述积存部(3)具有保持通过所述冷凝部(2)冷凝了的所述工作流体的冷凝液保持部(31)。
-
公开(公告)号:CN101358565B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810144892.7
申请日:2008-07-3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H1/20 , F01N5/02 , F28D15/0266 , F28D15/06 , F28D21/0003 , F28F1/126 , F28F13/00 , F28F19/006 , Y02T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气热回收设备,该排气热回收设备包括蒸发单元、冷凝单元、蒸发侧连通部分和冷凝侧连通部分。蒸发单元设置在由发动机产生的排气穿过其流动的导管构件内,并且蒸发由排气的热量加热的工作流体。冷凝单元设置在冷却剂穿过其流动的冷却剂通路内,并通过将热量辐射给冷却剂而冷凝工作流体。蒸发侧连通部分连接蒸发单元和冷凝单元,以将已蒸发的工作流体导入到冷凝单元。冷凝侧连通部分连接冷凝单元和蒸发单元,以将已冷凝的工作流体导入到蒸发单元。冷凝侧连通部分至少在一部分处与导管构件的外表面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0637386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1880032628.6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M8/04089 , H01M8/0612 , H01M8/0662 , H01M8/1231 , C01B3/38 , C01B3/56
Abstract: 燃料电池系统(1)具备燃料电池(2)、燃料气体供给路(11)、氧化剂气体供给路(12)、燃料气体排出路(13)、设置于燃料气体供给路(11)的改性器(3)、使燃料气体作为第一循环气体从燃料气体排出路(13)向燃料气体供给路(11)中的比改性器(3)靠上游侧进行循环的第一循环路(41)、设置于燃料气体供给路(11)并利用在燃料气体供给路(11)中流动的燃料气体的气流用作驱动流并且吸引第一循环气体的喷射器(5),以及使燃料气体作为第二循环气体从比喷射器(5)靠下游侧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1)或燃料气体排出路(13)向比喷射器(5)靠上游侧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1)进行循环的第二循环路(42)。
-
公开(公告)号:CN101787495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911000033.1
申请日:2009-11-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2 , C21D6/002 , C21D8/0226 , C21D8/0236 , C21D8/0273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8/50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高温废热回收系统的热管的铁素体不锈钢,其按质量%计包含,16-32%的Cr,最多0.03%的C,最多0.03%的N,最多3%的Si,最多2%的Mn,最多0.008%的S,0-0.3%的Al,以及选自最多0.7%的Nb、最多0.3%的Ti、最多0.5%的Zr和最多1%的V中的至少一种,并可选地包含选自最多3%的Mo、最多3%的W、最多3%的Cu、最多0.1%的Y、最多0.1%的REM(稀土金属)和最多0.01%的Ca中的至少一种,余量的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并且它至少满足下面式(1)、式(2)和式(5):Cr+3(Mo+Cu)≥20...(1);Cr+3(Si+Mn+Al-Ti)≥20...(2);0.037{(C+N)/(V+Ti+0.5Nb+0.5Zr)}+0.001≤0.01...(5)。
-
公开(公告)号:CN101086431A
公开(公告)日:2007-12-12
申请号:CN200710109938.7
申请日:2007-06-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8D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 F28D15/0258 , F28D15/06 , F28D21/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1)包括:热管(2),在所述热管中装有用于传递热的工作流体;以及用于转换热回收模式和热绝缘模式的模式转换阀门(3、3A、3B)。热管(2)具有用于加热和蒸发所述工作流体的加热部件(5)、和用于冷却和冷凝该蒸发的工作流体的冷却部件(7)。加热部件(5)由钢制成,其中氢气可在大约500℃和更高的温度下渗透钢。在热回收模式中,废热回收装置(1)利用该热管(2)回收废气的热。另外,在绝热模式中,从加热部件(5)至冷却部件(7)的热传递被停止。
-
公开(公告)号:CN114730894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080081704.X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M8/04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12 , H01M8/2475
Abstract: 燃料电池模块(1)具备容器(70)和放射状地配置于容器的内侧的多个电池部件(CS)。在容器的内侧形成有供与多个电池的内侧部分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流体流路(230),并且形成有供与多个电池的外侧部件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流体流路(240)。作为形成第一流体流路的部位且与电池部件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部位(72)与电池部件的传热面积比作为形成第二流体流路的部位且与电池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部位(73)与电池部件的传热面积小。在第一流体流路流动的第一流体与电池部件的温度差比在第二流体流路流动的第二流体与电池部件的温度差大。
-
公开(公告)号:CN11473089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080081704.X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H01M8/04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12 , H01M8/2475
Abstract: 燃料电池模块(1)具备容器(70)和放射状地配置于容器的内侧的多个电池部件(CS)。在容器的内侧形成有供与多个电池的内侧部分进行热交换的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流体流路(230),并且形成有供与多个电池的外侧部件进行热交换的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流体流路(240)。作为形成第一流体流路的部位且与电池部件进行热交换的第一热交换部位(72)与电池部件的传热面积比作为形成第二流体流路的部位且与电池进行热交换的第二热交换部位(73)与电池部件的传热面积小。在第一流体流路流动的第一流体与电池部件的温度差比在第二流体流路流动的第二流体与电池部件的温度差大。
-
公开(公告)号:CN104541045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380041651.9
申请日:2013-08-01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Abstract: 废热回收装置具备:加热部(1),其在封入于内部的能够蒸发及冷凝的工作流体与加热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使所述工作流体蒸发;冷凝部(2),其在通过所述加热部(1)蒸发了的所述工作流体与被加热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使所述工作流体冷凝。所述加热部(1)具有导管(10),该导管(10)供所述工作流体流通,并且铅垂方向上方侧端部开口,铅垂方向下方侧端部闭口,在所述加热部(1)的铅垂方向上方侧设置有积存部(3),该积存部(3)具有导管接合部(41),在该导管接合部(41)接合所述导管(10)的所述上方侧,并且积存通过所述冷凝部(2)冷凝了的所述工作流体,所述积存部(3)具有保持通过所述冷凝部(2)冷凝了的所述工作流体的冷凝液保持部(31)。
-
公开(公告)号:CN101086431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10109938.7
申请日:2007-06-06
Applicant: 株式会社电装
IPC: F28D15/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266 , F28D15/0258 , F28D15/06 , F28D21/0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热回收装置,所述废热回收装置(1)包括:热管(2),在所述热管中装有用于传递热的工作流体;以及用于转换热回收模式和热绝缘模式的模式转换阀门(3、3A、3B)。热管(2)具有用于加热和蒸发所述工作流体的加热部件(5)、和用于冷却和冷凝该蒸发的工作流体的冷却部件(7)。加热部件(5)由钢制成,其中氢气可在大约500℃和更高的温度下渗透钢。在热回收模式中,废热回收装置(1)利用该热管(2)回收废气的热。另外,在绝热模式中,从加热部件(5)至冷却部件(7)的热传递被停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