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膜及导电膜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42639A

    公开(公告)日:2009-09-23

    申请号:CN200880000060.6

    申请日:2008-01-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可实用的耐湿性、作为透明导电膜所必要的特性、且经济性优良的ZnO系导电膜及其制造方法。在基体(11)的表面上形成含有III族元素氧化物作为掺杂剂或者不含III族元素氧化物、且以ZnO为主要成分的第1 ZnO导电膜层(1),在其上形成含有种类不同的III族元素氧化物、且具有透明性的第2 ZnO导电膜层(2),从而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导电膜(10)。第1 ZnO导电膜层的膜厚为5~50nm。另外,第2 ZnO导电膜层之后的ZnO导电膜层中以氧化锌(ZnO)为主要成分,以7重量%以下的比例含有III族元素氧化物。为了能够使形成于所述第1 ZnO导电膜层上的所述第2 ZnO导电膜层之后的ZnO导电膜层的结晶性提高,在可得到高结晶性的ZnO导电膜的条件下(例如,加热条件下),形成第1 ZnO导电膜层。

    MEMS器件
    3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70298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80049523.6

    申请日:2019-07-10

    Abstract: MEMS器件(101)具备由压电体的单晶构成的压电层(10)、配置于压电层(10)的第一方向(91)的表面的第一电极(14)、以及配置为覆盖压电层(10)的第一方向(91)的表面的作为第一层的中间层(3)。压电层(10)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在膜片部(6)中。第一电极(14)被第一层(3)覆盖且具有凹部。压电层(10)在与第一电极(14)的至少一部分对应的位置处具有贯通孔(18),该贯通孔(1g)贯穿压电层(10),使得将压电层(10)的与第一方向(91)相反的一侧即第二方向(92)的表面与所述凹部连结。

    弹性波装置、高频前端电路及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92578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1880081634.0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提供一种难以产生因带电引起的静电破坏的弹性波装置。在弹性波装置(1)中,在硅支承基板(2)上直接或间接地层叠有压电体(6),在压电体(6)上设置有功能电极,在硅支承基板(2)上直接或间接地设置有支承层(3),在俯视观察的情况下,支承层(3)设置于功能电极的外侧,在由绝缘物构成的支承层(3)上设置有硅盖层(4),形成有由硅支承基板2、支承层(3)以及硅盖层(4)包围的空间(A),硅支承基板(2)的电阻比硅盖层(4)的电阻高。

    弹性波装置、高频前端电路及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41815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880077562.2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提供压电体层不容易破损,并且滤波器特性不容易恶化的弹性波装置。弹性波装置(1)具备:硅支承基板(2),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第二主面(2a、2b);压电性构造体(12),设置在第一主面(2a)上,并具有压电体层(6);IDT电极(7),设置在压电体层(6)上;支承层(3),在硅支承基板(2)的第一主面(2a)上设置为包围压电体层(6);覆盖层(4),设置在支承层(3)上;通孔电极(11),设置为贯通硅支承基板(2)和压电性构造体(12);第一布线电极(8),连接于通孔电极(11),并电连接于IDT电极(7)。压电性构造体(12)具有包括压电体层(6)的至少1层具有绝缘性的层。第一布线电极(8)设置在压电性构造体(12)中的具有绝缘性的层上。

    弹性波装置、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和弹性波装置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6693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1880081223.1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更可靠地提高生产率的弹性波装置。弹性波装置(1)具备:压电性基板(2),具有支承基板(3)和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支承基板(3)上的压电体层(5),且具有作为压电体层(5)侧的主面的第1主面(2a)和作为支承基板(3)侧的主面的第2主面(2b);IDT电极(7),直接或间接地设置在第1主面(2a)上;支承构件(8),设置在支承基板(3)上;覆盖构件(9),设置在支承构件(8)上;贯通过孔电极(17),设置为贯通支承基板(3),并与IDT电极(7)电连接;第1布线电极(15),设置在压电性基板(2)的第2主面(2b)上,并与贯通过孔电极(17)电连接;以及保护膜(16),设置在第2主面(2b)上,使得覆盖第1布线电极(15)的至少一部分。在从第2主面(2b)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保护膜(16)设置在比支承构件(8)靠内侧。

    弹性波装置、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09857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1880042051.7

    申请日:2018-06-15

    Inventor: 岸本谕卓

    Abstract: 弹性波装置(1)依次层叠支承基板(51)、声反射层(56)、压电层(52)、和由一对梳齿状电极构成的IDT电极(110)以及布线电极(41以及42),声反射层(56)具有低Z电介质层(53B)、配置在低Z电介质层(53B)的下方且声阻抗比低Z电介质层(53B)高的高Z电介质层(55)、以及配置在低Z电介质层(53B)的上方且声阻抗比低Z电介质层(53B)高的金属层(54),在俯视声反射层(56)的情况下,金属层(54)在包含IDT电极(110)和布线电极(41a、41b、42a以及42b)并且不包含IDT电极(110)以外的IDT电极的区域中,金属层(54)的形成面积比高Z电介质层(55)的形成面积小。

    弹性波装置
    3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925396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680048608.9

    申请日:2016-06-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了板波的S0模式的弹性波装置,其中,即使电极膜厚变化,也不易产生声速、频率特性的偏差。在压电薄膜(5)的第一主面(5a)上设置有具有多根电极指的IDT电极(6)。在压电薄膜(5)的第二主面(5b)上设置有导电层(8)。在弹性波装置(1)中,在压电薄膜(5)中传播的弹性波为板波的S0模式,处于所述IDT电极(6)的电极指间下方的区域的压电薄膜(5)部分比电极指以及处于电极指下方的区域的压电薄膜(5)部分变化得大。

    弹性波装置、高频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39297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80086810.5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抑制无用波的弹性波装置。弹性波装置(1)具备:支承基板(2);声反射膜(3),设置在支承基板(2)上;压电薄膜(4)(压电体),设置在声反射膜(3)上;以及IDT电极(5),设置在压电薄膜(4)上。声反射膜(3)是由包含第一低声阻抗层(3a)、第二低声阻抗层(3c)、第三低声阻抗层(3e)、第四低声阻抗层(3g)和第一高声阻抗层(3b)、第二高声阻抗层(3d)、第三高声阻抗层(3f)的多个声阻抗层构成的层叠体。声反射膜(3)具有:第一声阻抗层,是多个声阻抗层中的一个声阻抗层;以及第二声阻抗层,是多个声阻抗层中的一个声阻抗层,且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与第一声阻抗层不同。

    弹性波装置、前端电路以及通信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02428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6

    申请号:CN201780071709.2

    申请日:2017-09-28

    Abstract: 弹性波装置(1)具备:压电基板(11);以及IDT电极(5),设置在压电基板(11)。IDT电极(5)具有:汇流条电极(7a、7c(或7b、7d)),在弹性波传播方向(D1)上延伸;以及多个电极指(8a(或8b)),与汇流条电极(7a、7c(或7b、7d))连接,并在弹性波传播方向(D1)的正交方向(D2)上延伸。压电基板(11)具有沿着弹性波传播方向(D1)形成的槽(10C、10D),在正交方向(D2)上从汇流条电极(7a、7c(或7b、7d))观察,槽(10C(或10D))设置在与形成有多个电极指(8a(或8b))侧相反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