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4790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452877.X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如下一种两轮摩托车的联动制动装置:其能使液压式联动器和机械式联动器进行联动动作。两轮摩托车的联动制动装置具有简单结构的制动锁机构,采用该制动锁机构能极大地抑制部件个数的增加。分配机构用于将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的操作力分配给所述液压式制动器和机械式制动器,该分配机构具有:闸线连接臂,其以支轴为中心且以能摆动的方式被支承,而且第1端连接有闸线;均衡器,其第1端部以能摆动的方式支承在闸线连接臂的第2端上,均衡器的第1端部与第2端部之间的部分与所述联动制动操作件相抵接,使所述均衡器以该第1端部为中心摆动,而且由其第2端部推压所述左主液压缸,通过制动锁柄能保持从闸线连接臂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0470247C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610068064.0
申请日:2006-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11/30
Abstract: 提供一种仪表缆线的安装部结构,通过容易地使内侧缆线的轴部与旋转轴的嵌合孔的相位一致,可使仪表缆线的安装作业容易。该仪表缆线的安装部结构包括:仪表缆线(12),可旋转地收容有内侧缆线(18),在所述内侧缆线(18)的端部上具有矩形截面的轴部(20);和小齿轮(13),在端部上具有与内侧缆线(18)的轴部(20)对应的矩形截面的嵌合孔(31),并在嵌合孔(31)的开口端的周围具有朝向开口端逐渐变窄的锥形内壁部(32);在锥形内壁部(32)上设有导向突起(34),当通过在嵌合孔(31)嵌合轴部(20)而将仪表缆线(12)安装在小齿轮(13)上时,利用所述导向突起(34)向嵌合孔(31)引导轴部(20)。
-
公开(公告)号:CN100368253C
公开(公告)日:2008-02-13
申请号:CN200510059164.2
申请日:2005-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崎泰典
Abstract: 在操作联动制动操作钢缆时,通过在该钢缆的轴线方向滑动的保持器,使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联动动作。使前轮制动器动作的独立制动操作钢缆(5)的外钢缆(5b),以及使前后轮制动器联动动作的联动制动操作钢缆(6)的外钢缆(6b)都被分割为输入侧和输出侧。这样,独立制动操作钢缆(5)的输入侧外钢缆(5b1)和联动制动操作钢缆(6)的输出侧外钢缆(6b2)被安装在可在轴线方向滑动的保持器(18)上,其他的外钢缆(5b2,6b1)被固定在支撑于车体(1)上的钢缆保持部件(13)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360374C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510062476.9
申请日:2005-03-2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崎泰典
IPC: B62L3/08
Abstract: 在即使操作2个制动操作部件中的任意一个,就可使1个车轮制动器进行制动动作的小型车辆用制动装置中,不需要配置联动连杆等的追加零件,就可提高配置上的自由度,而且可降低零件品种。第1制动钢缆(21)的第1外钢缆(23)被分割为第1输入以及第1输出侧外钢缆(23,23b),在分别设置于第1输入侧以及第1输出侧外钢缆(23a,23b)的相对端部的受压部(29)上,分别形成一对受压面(30),在以与第1制动钢缆(21)交叉的方式配置的第2制动钢缆(25)上,设置在两侧分别具有以与上述两受压部(29)的受压面(30)分别接触的方式倾斜的推压面(34)的一对推压部(33),以便其根据第2制动钢缆(25)的牵引动作而相互接近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240579C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01112206.4
申请日:2001-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崎泰典
IPC: B62L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制动踏板动作时可以使后轮和前轮制动器进行动作的构造简单的连动装置。在前制动拉索(4)的中间部安装着连接构件(20),与该连接构件(20)接近地将曲杠杆(27)轴支承在设在车体上的罩(28)上,该曲杠杆(27)的第一臂(27a)通过连动制动拉索(6)与制动踏板(3)连接,第二臂(27b)与上述连接构件(20)可抵接、离开地对置着,在由制动踏板(3)索引连动制动拉索(6)时,曲杠杆(27)使连接构件(20)向前轮制动器(Bf)的作动方向移动,在由制动杠杆(2)牵引前制动拉索(4)时,使连接构件(20)从曲杠杆(27)离开。
-
公开(公告)号:CN1230334C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01112202.1
申请日:2001-03-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崎泰典
Abstract: 一种车辆用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具有相应于制动操作使前轮制动器进行作动的制动摇臂及相应于制动操作使后轮制动器和前轮制动器连动动作并支承于车架的制动踏板;其中,在通过连杆11连接于制动踏板8的均衡器10的两端,连接可将制动操作力传递到后轮制动器BR的后轮制动力传递构件12和在上述制动踏板8近旁可回转地支承于车架7的双臂曲柄13的一端,向前轮制动器BF侧传递操作力的连动制动拉索14的一端连接到双臂曲柄13的另一端。由此增大连动制动拉索的配置自由度,而且可极力抑制拉索长度的增加,提高操作力传递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676408A
公开(公告)日:2005-10-05
申请号:CN200510059164.2
申请日:2005-03-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崎泰典
Abstract: 在操作联动制动操作钢缆时,通过在该钢缆的轴线方向滑动的保持器,使前轮制动器和后轮制动器联动动作。使前轮制动器动作的独立制动操作钢缆(5)的外钢缆(5b),以及使前后轮制动器联动动作的联动制动操作钢缆(6)的外钢缆(6b)都被分割为输入侧和输出侧。这样,独立制动操作钢缆(5)的输入侧外钢缆(5b1)和联动制动操作钢缆(6)的输出侧外钢缆(6b2)被安装在可在轴线方向滑动的保持器(18)上,其他的外钢缆(5b2,6b1)被固定在支撑于车体(1)上的钢缆保持部件(13)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8316C
公开(公告)日:2005-02-09
申请号:CN97125458.3
申请日:1997-12-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L3/08
Abstract: 一种二轮摩托车用前后连动制动装置,它通过操作力分配杆把连动制动杆的制动操作力传至将各自的制动操作力分别传递给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索上,其中至少在连动制动杆与操作力分配杆之间无须作初始调整,在操作前轮制动杆时不会影响所得到的前轮制动力与制动感觉,能适宜地控制连动制动杆操作时的刹车车前部下沉量,从而改善了乘骑感受,在操作连动制动杆时,用简单的结构就能使前、后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同,扩大了在现有二轮摩托车中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572647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43231.7
申请日:2004-05-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冈崎泰典
IPC: B62L3/08
Abstract: 一种用于自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使单独启动前轮或后轮制动器的独立制动操作拉索形成为一根拉索。启动前轮制动器的独立制动操作拉索(5)设定为连接独立制动控制杆到前轮制动器的一根拉索,且在该拉索(5)上固定了能与均衡控制杆(15)的前轮制动操作端部(15F)配合、脱离的配合部件(29)。且在均衡控制杆(15)的后轮制动操作端部(15R)上连接了启动后轮制动器的后制动拉索(9),在该均衡制动控制杆(15)的中间部连接了被联动制动控制杆操作的联动制动操作拉索(6)。
-
公开(公告)号:CN1095780C
公开(公告)日:2002-12-11
申请号:CN97104537.2
申请日:1997-03-25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L3/08
Abstract: 车辆用前后联动制动装置,它有前、后轮制动操作件和特性设定弹簧,联动制动力传递系统能把制动力作用于前轮制动器,弹簧把相反的弹力作用于传递系统,传递系统一端以及后轮制动力传递构件的一端分别与均衡器两端相连,当后轮制动操作件操作力未达到弹簧弹力对应值时,均衡器产生回转动作并使后轮制动器作用,当上述操作力超过弹簧弹力对应值时,使前轮制动器驱动并可使后轮制动器驱动。这样,在制动操作初期只产生后轮制动力,随着制动操作力超过规定值而在前后也产生制动力,而且能用简单的结构进行前后联动制动,并能根据制动操作件的操作而使多个车轮制动器联动动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