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01388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267398.7
申请日:2010-08-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能够缩小用于覆盖使转向轴向上方延伸的开口部的罩。在该机动二轮车中,使转向车把(18)的转向轴(50)转动自如地支承在头管上,使转向车把(18)的车把杆(51)的一部分插通的上部开口(60)形成在覆盖头管周围的车体罩的上部,其中,设置有支承在转向车把(18)上且覆盖转向轴(50)与车把杆(51)的连接部的车把罩(80),在该车把罩(80)上设置有侧部开口部(100)和下部开口部,该侧部开口部(100)用于使车把杆(51)向左右突出,该下部开口部用于使转向轴(50)向下方突出,在构成车把罩(80)的下部开口部的侧壁下部(84F,86R)上安装有装饰件(90)。
-
公开(公告)号:CN1896469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610082608.9
申请日:2006-05-18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野润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声器结构,其可以提高废气净化性能,可以吸收由热膨胀引起的消声器各部的伸长,并且,可以容易地制造。消声器结构具有:外筒;配置在外筒内的第2内筒;将消声器主体内分隔为第1膨胀室和第3膨胀室的第2隔离器;以及被支承在第2隔离器上并净化废气的主催化剂。在第2隔离器的外周部上形成阶梯部,第2内筒的一端沿整周焊接在第2隔离器的阶梯部上并被密闭,同时,另一端被密闭支承在外筒上,并且,主催化剂沿整周焊接在第2隔离器上并被密闭支承,第2隔离器气密地分隔第1和第3膨胀室,同时,支承在消声器主体上,使其相对于外筒可在轴向相对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607144B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410085010.6
申请日:2004-10-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转向手柄的手柄罩的构造,可以不会受到手柄前罩和手柄后罩的上部结合线的妨碍地,将用于嵌合装配仪表单元的开口部设置在手柄后罩上,并可以使用大型的仪表单元。将覆盖着杆型转向手柄(4)的中间部的手柄罩(13)由手柄前罩(13F)和手柄后罩(13R)的对接和结合而形成;并在手柄后罩(13R)的上部,设置用于嵌合仪表单元(41)的上部外周面的开口部(47)。这时,使开口部(47)以由其将手柄前罩(13F)和手柄后罩(13R)的上部结合线(L)分割成左右的方式得到配置,并将手柄前罩(13F)的后缘以超越增强壁(48)、与开口部(47)的前缘为上下对合的方式进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462571A
公开(公告)日:2009-06-24
申请号:CN200810185624.X
申请日:2008-12-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前整流罩构造,其在头灯的对光调整时,可使间隙在与后方的车体罩之间而不会损伤外观。在头灯(25)的背面上部安装头灯罩(30),在其后部设置后方延长部(60),进入在位于头灯(25)的后方的上整流罩(33)的前面设置的前面开口部(77)内。头灯(25)的背面下部也设置有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肋(65),并进入左右的前信号装置(26)之间的前部内侧。在对光调整时,即使以对光轴(52)为中心转动头灯(25),后方延长部(60)与后方延伸肋(65)也会进入上整流罩(33)和前信号装置(26)的内侧,由此,不会在侧视下形成间隙。
-
公开(公告)号:CN102991617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210335691.1
申请日:2012-09-1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型车辆的移动终端支承结构,使移动终端能够以确保车座下的空间并使收纳品容易取放的方式紧凑地收纳在鞍乘型车辆的车座下方。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移动终端支承结构,该鞍乘型车辆具备在上方具有开口部的收纳盒(50)和覆盖所述开口部的能够开闭的乘车用车座(60),并在由收纳盒(50)和乘车用车座(60)形成的空间内以能够供电的方式收纳有移动电话(110),其中,在支承乘车用车座(60)的坐垫部(61)的车座底板(62),设置有支承移动电话(110)的移动终端支承部(65)以及支承移动电话(110)的充电线(100)的电线支承部(70)。
-
公开(公告)号:CN102963465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313540.6
申请日:2012-08-2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其中,在确保座椅下等其它大物品的收纳空间的同时,能够收纳移动终端,并且一边对移动终端充电一边将发动机的热量对移动终端的影响降低至最小限度。在将驾驶员的手机(110)收纳于车辆的收纳箱(33)的鞍乘型车辆的收纳部结构中,收纳箱(33)包括移动终端收纳部(80),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配置在燃料箱的下方且在发动机的上方的空间,并且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具备从车辆的电池延伸出的充电软线(100),该移动终端收纳部(80)能够收纳手机(110)。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385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010266251.6
申请日:2010-08-2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J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体罩结构,能够提高外缘部的设计性、维护性。在护腿挡风板的前内罩(32)的外缘部与前罩(31)的外缘部上横跨安装有剖面为大致コ形的侧边条(44)。在前内罩(32)的接合凸缘(53)的背面上抵接侧边条(44)的车体后方侧的第一壁部(70)。在接合凸缘(53)上设置向前方突出的凸台部(59b),将凸台部(59b)嵌合在侧边条(44)的车体前方侧的第二壁部(71)的嵌合孔(78)中。将螺钉(60)从第二壁部(71)的前面侧拧入到凸台部(59b),使第二壁部(71)固定在前内罩(32)上。利用螺钉(73)共同紧固侧边条(44)、前内罩(32)及前罩(31)三者。
-
公开(公告)号:CN102167107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44671.4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野润一
IPC: B62J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罩结构,能够得到良好的外观、提高组装的作业性且光轴的微调整容易。该鞍乘型车辆的罩结构具备:前照灯(41)、覆盖前照灯周围地把前照灯固定的前罩(50)、具有支承前罩的支承部且被固定在车体架(10)的前罩撑条(60),支承部具有:支承前罩上侧的第一支承部、支承前罩下侧的第二支承部(552a、553),第一支承部具有:设置在前罩撑条的支承面(661)和从支承面向上延伸的销部(662)、相对销部而把前罩定位的上部弹性部件(544),第二支承部相对前罩撑条而能够在前后方向调整前罩角度地进行支承。
-
公开(公告)号:CN101468689B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0810188514.9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一种机动二轮车,在座前方设置收纳箱,用护罩覆盖其左右,使在膝盖夹紧护罩时对膝盖夹紧部分赋予足够刚性。该机动二轮车,在座(8)前方设置收纳箱(7),用护罩(33)覆盖其左右,同时膝盖夹紧护罩(33)上面。护罩(33)中央设有侧面开口(66),从护罩(33)和侧罩(34)之间形成的排风口(60)排出散热器(13)的排风。用分开的侧罩(34)覆盖侧面开口(66),同时护罩(33)利用卡合突起(72A、72B、72C)由作为刚性构件的前照灯支架(50)、收纳箱(7)及散热器(13)支承,提高了护罩的支承刚性。特别是利用卡合突起(72B)卡合到收纳箱(7)的侧面,用收纳箱(7)支承护罩(33),从而对护罩(33)的膝盖夹紧部(G)赋予足够的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35774B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0810002426.5
申请日:2008-01-0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F02M35/16 , F02M35/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两轮机动车的空气滤清器结构,其能提高副燃烧室内清扫等的作业性,且提高空气滤清器的组装性,进而增加设计自由度。在本发明中,空气滤清器壳体(81)具有将空气滤清器罩(84)对接在壳体主体(82)的对接结构,且在壳体主体与空气滤清器罩的对接面(81A)正交的方向是扁平的,将连通发动机侧的连接管(48)连接壳体主体,以使其指向通过对接面的平面(81B),将用于形成副燃烧室(106)的分离器(101)拆装自如地安装在壳体主体上,以使其覆盖连结管连接部(105)且与连接管的端部(48b)相对,空气滤清器元件(103)为筒状,可拆装地嵌合在分离器(101)上设有的元件连接孔(101b)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