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703078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269595.0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1F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解箱涵侧陡降的箱涵结构,包括由箱涵顶板、箱涵底板、两侧箱涵侧壁构成的箱涵本体,箱涵底板两侧边缘水平向两侧延伸分别形成外延板,在箱涵侧壁与外延板之间形成多个肋板,外延板边缘位于各个肋板处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凸趾,位于箱涵侧壁下、肋板与凸趾交接处下分别形成内侧桩基、外侧桩基,箱涵本体两侧回填区域填充低压缩性填料,通过有针对性地在箱涵底板下方设置内侧桩基、外侧桩基,外延板、肋板共同承担了箱涵侧回填土料荷载及路面荷载,并借助外侧桩基传递至土层深处,避免了箱涵侧壁外侧下方土层受压沉降;同时,填充的低压缩性填料承载力高,难以压缩,进而消除了回填区域的压缩沉降,不致形成陡降。
-
公开(公告)号:CN218406136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306936.X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边坡立体步道结构,涉及边坡防护技术领域,包括边坡、迂回设置在边坡坡面上的立体步道,所述边坡的坡顶设置有截水沟,所述边坡的两侧设置有急流槽,所述截水沟与所述急流槽连通,所述立体步道朝向坡面倾斜向下设置,形成集水沟,所述集水沟与所述急流槽连通,本实用新型设置立体边坡步道设施,人员可以顺折返式边坡步道上下边坡巡察检修、观景、锻炼等,小型机械可以推拉或者直接开上边坡面。
-
公开(公告)号:CN212103919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297291.6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亲水生态河道结构,包括河床和护岸挡墙结构,护岸挡墙结构设置在河床的河岸两侧,护岸挡墙结构包括若干设置在河岸两侧的搅拌桩原位加固土和加固筋,加固筋植入搅拌桩原位加固土内,满足河岸挡墙功能要求,又尽可能地减少护岸挡墙结构土方挖填量,搅拌桩原位加固土纵向设置有与地下水连通的间隙,护岸挡墙结构外侧分别设置有透水透气的第一石笼生态平台和第二石笼生态护岸,可以不阻断地下水与河床间的水力联系,河道行洪期间,河岸起到吸水作用,对雨洪有消纳作用,存蓄于河岸的地下水可以补充河床,恢复生态基流。此实用新型用于亲水生态河道整治技术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309376U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20520637.7
申请日:2018-04-1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江河桥梁桥面污/废水的环保收集净化系统,包括收集分系统,其包括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U型排水槽及落水管,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设在桥梁桥面上,且设置方向与桥梁纵向方向斜交,U型排水槽设在斜交半开放式导流槽的出水口下方,落水管上端连通U型排水槽的端部;及净化分系统,其包括调节沉淀池、曝气沉砂池、药剂储存池、危险药品临时存放池、沉淀污泥临时储存池及生态储水池,调节沉淀池与落水管下端连接,调节沉淀池与曝气沉砂池之间设有进水控制闸,调节沉淀池通过管道与市政污水处理系统连接,曝气沉砂池通过管道与生态储水池连接。可实现对桥面雨水、废水、液态危险品的净化和应急处理,保障度高,效率高,效果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409228U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20009264.2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21B49/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钻探取土工具,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可拆卸式连接的钻头、取土管件、连接管头及钻杆,所述取土管件由两个对半开合的半管构成,所述钻头中部贯穿并与取土管件内腔相通,所述钻头端部形成切削刃口,取土管件采用对半开合的半管结构形式,提钻后,可以方便拆卸取出取土管件内的土体并按深度顺序摆放岩芯,便于技术人员辨别岩土层、编录以及拍摄取土(芯)相片。而且,该钻探取土工具由多个部件拆卸组合构成,当提钻后,拆卸已充满土体的取土管件,并安装上另外一取土管件,这样不仅不影响继续钻进取土,也不影响已充满土体的取土管件进一步拆卸及摆放土体,即满足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735199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365805.1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十四局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潮河段前置原位水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岸坡,由堤岸顶开挖至河滩基底;隔墙,设置于岸坡底部的堤岸护脚位置,隔墙底部设有泄水孔,泄水孔间隔设置,隔墙的外侧设有沉水植物平台,沉水植物平台种植沉水植物和/或浮叶植物;湿地基床填料,填充于隔墙和岸坡之间;第一种植土层,设置于湿地基床填料顶部,第一种植土层在隔墙的内侧形成挺水植物平台,挺水植物平台种植挺水植物;第二种植土层,由湿地基床填料沿岸坡回填至岸坡的坡顶,第二种植土层种植植物。将人工湿地嵌入河岸结构,恢复并增强河岸带功能,又不用单独征占地的做法,可促进人工生态河岸原位湿地带的建设,提升河岸生态功能及改善河道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206887996U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720415835.2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D27/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管道基础充填防渗防塌结构,该基础充填防渗防塌结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充填形成的砂石基础层、砂石基槽层及粘土层,在砂石基础层上铺设排水管道,在砂石基槽层内锚入注浆管,通过注浆管的注浆孔向砂石基础层、砂石基槽层内灌注粘土浆液以在土体间隙形成粘土砂层,通过注浆管将砂石基槽及砂石基础内的水体置换为粘土浆液,粘土是具有粘聚力的土体,自稳能力强,可以形成空心土拱,能有效防止土体冲刷流失。而且,具有隔水能力的粘土砂层将排水管道包裹,不仅能防止排水管道雨污水泄漏,污染沿经地下水,还可以防止地下水渗入排水管道,降低地下水位,避免混入地下水而增加污水厂处理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4703133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270257.9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免维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包括水平横跨设置在排水沟渠上的搭板和处于搭板两侧边缘的反梁,所述搭板两端分别具有向下嵌入排水沟渠侧壁的暗梁,两所述反梁分别向下延伸一段距离与搭板构成半围闭区域,所述搭板间隔阵列形成多个水汽通孔,在所述搭板上铺设土工布并填放土壤以形成种植土层,此排水沟渠生物廊道通过在搭板上形成多个水汽通孔,使排水沟渠蒸腾的水汽可以进入,以增加搭板上方种植土层的土壤湿度;同时,两侧反梁下伸与搭板构成的半围闭区域,防止蒸腾的水汽扩散,以在搭板下形成水气富集区,使得生物廊道不需要人工灌溉打理的情况,仍能维持草皮生机,吸引动物通过,从而达到生物廊道生态的自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204703121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269815.X
申请日:2015-04-2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IPC: E02B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小流域河道快储缓释海绵堤岸结构,包括由堤岸底板和堤岸面板构成的堤岸墙体,在堤岸墙体内部依次振密充填形成粗砂层和碎石层,堤岸底板贯穿间隔布置多个连通管道并设置小孔隙反滤包,堤岸面板中部贯穿间隔布置多个纳洪管道并设置大孔隙反滤包,堤岸底板下方具有碎石粗砂垫层,在碎石粗砂垫层外侧和堤岸底板外侧砌筑干砌石护脚。通过回填具有高孔隙比的填料,使堤岸墙体内具有储水功能,通过连通管道与河道水体进行置换以达到水体储蓄释放;同时,纳洪管道还可将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大量快速引入堤岸墙体内并进行储存,从而达到削减洪峰的目的,储存在堤岸墙体内的水体再经连通管道缓慢渗流至河道中,向河道补水。
-
公开(公告)号:CN219825080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0151517.5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岸挡墙体系,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墙体,所述墙体位于土体和水体之间,所述墙体的厚度由顶端至底端逐渐变大,所述墙体靠近水体的一侧为斜坡,所述墙体的底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河滩底部,所述底板的近端沿水平方向向土体内延伸,所述底板的远端沿水平方向向河床中心延伸,土体底部设有透水层,所述墙体的底端延伸至透水层,所述墙体的底部设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将透水层和河道内的水体相连通,该河岸挡墙体系在优化挡墙结构受力的同时,提升了河岸的生态景观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