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5235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180364.2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十四局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E02B1/00 , E02B3/00 , E02B3/06 , E02B3/12 , C02F3/32 , C02F1/28 , A01G22/00 , A01G20/00 ,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潮河段前置原位水生态修复结构和方法,包括:岸坡,由堤岸顶开挖至河滩基底;隔墙,设置于岸坡底部的堤岸护脚位置,隔墙底部设有泄水孔,隔墙的外侧设有沉水植物平台,沉水植物平台种植沉水植物和/或浮叶植物;湿地基床填料,填充于隔墙和岸坡之间;第一种植土层,设置于湿地基床填料顶部,第一种植土层在隔墙的内侧形成挺水植物平台,挺水植物平台种植挺水植物;第二种植土层,由湿地基床填料沿岸坡回填至岸坡的坡顶,第二种植土层种植植物。将人工湿地嵌入河岸结构,恢复并增强河岸带功能,又不用单独征占地的做法,可促进人工生态河岸原位湿地带的建设,提升河岸生态功能及改善河道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576222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71817.5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桩栈道型碧道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钢管桩沉桩;S20.在所述钢管桩的桩顶设置支架;S30.在所述支架上架设支撑体系;S40.在所述钢管桩中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桩;S50.在所述支撑体系上搭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形成碧道梁板;S60.拆除所述支架、支撑体系和模板。其能够克服目前传统预制或者现浇钢筋混凝土桩栈道在施工及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便于沉桩施工,扰动更小。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27534.6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广州湾区新岸城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旱溪系统,旱溪系统应用于城市道路的路侧,城市道路包括机动车道和第一慢行道,旱溪系统设置于第一慢行道的远离机动车道的一侧,旱溪系统包括旱溪下凹带,旱溪下凹带相对第一慢行道的路面下凹,旱溪下凹带的表面铺填碎石层以形成旱溪基床,碎石层包括建筑废料,碎石层用于蓄滞吐纳雨水,碎石层的顶面设有绿化植被;旱溪基床包括沟底以及在沟底两侧形成的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靠近第一慢行道的第一坡面还设有第二慢行道,第二慢行道、第二坡面和沟底用于在无降雨时供行人活动,旱溪下凹带还用于在降雨时蓄滞雨水,沟底设有集水井,集水井至少用于接收和排放旱溪下凹带蓄滞的雨水。本申请的旱溪系统能够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52354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180364.2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十四局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IPC: E02B1/00 , E02B3/00 , E02B3/06 , E02B3/12 , C02F3/32 , C02F1/28 , A01G22/00 , A01G20/00 , A01G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感潮河段前置原位水生态修复结构和方法,包括:岸坡,由堤岸顶开挖至河滩基底;隔墙,设置于岸坡底部的堤岸护脚位置,隔墙底部设有泄水孔,隔墙的外侧设有沉水植物平台,沉水植物平台种植沉水植物和/或浮叶植物;湿地基床填料,填充于隔墙和岸坡之间;第一种植土层,设置于湿地基床填料顶部,第一种植土层在隔墙的内侧形成挺水植物平台,挺水植物平台种植挺水植物;第二种植土层,由湿地基床填料沿岸坡回填至岸坡的坡顶,第二种植土层种植植物。将人工湿地嵌入河岸结构,恢复并增强河岸带功能,又不用单独征占地的做法,可促进人工生态河岸原位湿地带的建设,提升河岸生态功能及改善河道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214735199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365805.1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中电建十四局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感潮河段前置原位水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岸坡,由堤岸顶开挖至河滩基底;隔墙,设置于岸坡底部的堤岸护脚位置,隔墙底部设有泄水孔,泄水孔间隔设置,隔墙的外侧设有沉水植物平台,沉水植物平台种植沉水植物和/或浮叶植物;湿地基床填料,填充于隔墙和岸坡之间;第一种植土层,设置于湿地基床填料顶部,第一种植土层在隔墙的内侧形成挺水植物平台,挺水植物平台种植挺水植物;第二种植土层,由湿地基床填料沿岸坡回填至岸坡的坡顶,第二种植土层种植植物。将人工湿地嵌入河岸结构,恢复并增强河岸带功能,又不用单独征占地的做法,可促进人工生态河岸原位湿地带的建设,提升河岸生态功能及改善河道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217629679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0909905.0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道结构,包括:透水垫层;两个相对设置的L型挡土墙,L型挡土墙设置于透水垫层上,L型挡土墙包括底板和挡板,底板的主体部分位于挡板的内侧,两个L型挡土墙间隔设置,以使两个L型挡土墙的底板之间具有间隙,两个L型挡土墙的底板之间设置有对撑梁;透水填充层,透水填充层设置于两个L型挡土墙的底板之间的间隙处,透水填充层与透水垫层相接;透水基床,透水基床铺设于两个L型挡土墙的底板上以及透水填充层上,透水基床用于种植沉水植物。在上述的河道结构中,不仅能够节省河道外侧的地下空间,同时能够使地表水与地下水保持密切的水力联系,而且有利于提高河道内的生态性。
-
公开(公告)号:CN216864996U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123125668.3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亲水生态河道,桩基安装于抛石基床的底部,两个抛石基床之间设有石体;生态砖挡土墙设于抛石基床的顶部,土体设于生态砖挡土墙远离石体的一侧,连接件的一端伸入土体中,连接件的另一端伸入生态砖挡土墙中;铺装层设于支撑组件的顶部,铺装层用于供行人和/或车辆通行。该技术方案的城市亲水生态河道采用生态砖挡土墙设置在河道的两侧,具有占地少、透水性强以及兼具景观功能的特点,从而能够减少开挖量,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景观效果。同时,连接件和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可产生较大的抗拉作用,提高生态砖挡土墙的稳定性,提高堤岸整体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19825080U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20151517.5
申请日:2023-02-02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岸挡墙体系,包括沿高度方向设置的墙体,所述墙体位于土体和水体之间,所述墙体的厚度由顶端至底端逐渐变大,所述墙体靠近水体的一侧为斜坡,所述墙体的底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位于河滩底部,所述底板的近端沿水平方向向土体内延伸,所述底板的远端沿水平方向向河床中心延伸,土体底部设有透水层,所述墙体的底端延伸至透水层,所述墙体的底部设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排水孔将透水层和河道内的水体相连通,该河岸挡墙体系在优化挡墙结构受力的同时,提升了河岸的生态景观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2714461U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20729720.2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管桩栈道型碧道的铺设工装,包括钢管桩;箍环,抱紧在所述钢管桩的桩顶,所述箍环沿周向设有多个支撑结构;支撑梁,搭接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模板平台,铺设在所述支撑梁顶部。栈道型碧道在施工时,先进行钢管桩沉桩,再将箍环抱紧在钢管桩桩顶,通过箍环在钢管桩桩顶形成搭设支撑梁和模板平台的支撑,而后搭设支撑梁和模板平台,完成碧道的铺设。其中,借助钢管桩作为支撑梁和模板平台的支撑,不用自地面起设脚手架,施工更加便捷,工期更短,施工期间对河床及行洪无额外影响。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