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4216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1911362902.9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V1/38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嵌入式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嵌入式控制器和控制方法。一种适用于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系统的嵌入式控制器,包括嵌入式核心板与数据采集控制板;所述嵌入式核心板用于通讯控制、数据存储与分析;所述的数据采集控制板用于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与外设开关的启闭。本发明的嵌入式控制器利用CPU处理器与单片机双控的方法,将嵌入式控制器的核心功能进行分割,既利用了集成高速处理器并移植Linux系统的嵌入式核心板多任务并发处理功能强大的优点,又利用了集成单片机的数据采集控制板实时单一控制任务性能优异,数据采集与信号判断响应时间快,控制功能执行及时的优势,使得该嵌入式控制器解决了传统的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原位测量控制系统运行不稳定,功耗大,控制功能执行响应时间长,无法进行可视化控制等应用功能扩展等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36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1711069460.X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动力学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型发生器,包括液体入口、与液体入口连接的渐阔口径、与渐阔口径连接的第一法兰、与第一法兰连接的流型发生区域、与流型发生区域连接的第二法兰、一端与第二法兰连接的流型观察测量管和与流型观察测量管另一端连接的端盖,流型发生区域设有液体注入口和气体主入口,端盖上设有液体流出端口和气体流出端口。本技术方案简单小巧、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满足实验室对于泡状流、弹状流、块状流、带纤维的环状流、环状流等众多实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069067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96681.0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岸边控制器和水下控制器,岸边控制器包括岸边电源、电压转换与稳压电路一、控制器一、存储单元一和串口通信芯片一,岸边电源通过电压转换与稳压电路一给控制器一供电;水下控制器包括水下电源、电压转换与稳压电路二、控制器二、存储单元二和串口通信芯片二,水下电源通过电压转换与稳压电路二给控制器二供电;串口通信芯片一和串口通信芯片二之间通过水声modem进行通信,控制器二通过继电器模块控制水下机器人动作,本发明所公开的系统及方法通过时延补偿控制方法的设计保证控制的时效性,水下通信距离可达2000米,能够实现水下机器人的大范围、高精度运动和姿态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36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1069460.X
申请日:2017-11-03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1M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流体动力学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流型发生器,包括液体入口、与液体入口连接的渐阔口径、与渐阔口径连接的第一法兰、与第一法兰连接的流型发生区域、与流型发生区域连接的第二法兰、一端与第二法兰连接的流型观察测量管和与流型观察测量管另一端连接的端盖,流型发生区域设有液体注入口和气体主入口,端盖上设有液体流出端口和气体流出端口。本技术方案简单小巧、成本低、可操作性强,满足实验室对于泡状流、弹状流、块状流、带纤维的环状流、环状流等众多实验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701769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415159.3
申请日:2017-06-05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船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利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无人船的推进器运行;将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输出的直流电能逆变成交流电能,为永磁同步电机供电,并且,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供电的期间,执行以下能量分配过程:永磁同步电机在启动时,控制连接蓄电池正极的第一开关保持常开状态,并控制连接超级电容正极的第二开关保持常开状态,输出直流电能;在永磁同步电机启动运行到设定的启动时间时,调节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通断时序,使蓄电池的输出电流ie=ce(t)iqref,使超级电容的输出电流ic=cc(t)iqref。本发明通过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输出的能量进行合理分配,有效提升了电动无人船的加速性能,满足了电动无人船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842005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198562.0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可以原位、快速、循环采集孔隙水并能在线原位检测沉积物孔隙水中气体成分及含量的海洋沉积物孔隙水采集及气体在线原位检测装置。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由配重(1)、壳体(2)、气瓶(17)和单层采样点装置(13)组成,其中,所述配重(1)和壳体(2)连接,在配重(1)上设置有电源和信号通道装置(18);所述气瓶(17)和单层采样点装置(13)安装在壳体(2)内部,气瓶(17)和单层采样点装置(13)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其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74588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410000690.0
申请日:2014-01-02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H01H36/02
Abstract: 一种具有液位记忆、结构简单、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以及使用方便的液位检测开关系统。技术方案是:其特征是它由接线盒(1)、固定法兰盘(2)、上止档块(3)、浮球(4)、液位记忆开关(5)、管体(6)、和下止档块(7)组成,其中接线盒(1)通过螺纹和固定法兰盘(2)连接,固定法兰盘(2)焊接在管体(6)上,接线盒(1)和管体(6)之间有线缆通道,上止档块(3)和下止档块(7)焊接在管体(6)上,浮球(4)内含永久磁铁,浮球(4)贯穿管体(6)并且可以自由滑动,液位记忆开关(5)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并根据要求固定在管体(6)内,管体(6)内用环氧树脂密封绝缘。
-
公开(公告)号:CN103163795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112302.3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5B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控制系统的牵引位置定位计算校正方法,包括钢丝绳转轮传动系统、轨道往复车和用于检测钢丝绳转轮转动位置的旋转编码器,在轨道往复车上安装有永磁铁,在轨道往复车行走的轨道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感应所述永磁铁的磁性限位开关;所述旋转编码器和磁性限位开关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旋转编码器反馈的检测信号计算牵引位置,利用磁性限位开关反馈的检测信号判断轨道往复车的行走区间并对所述的牵引位置进行计算和校正,以生成轨道往复车的当前位置。本发明采用旋转编码器配合限位开关的双重定位检测方式来校正计算轨道往复车的行走位置,不仅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强,而且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故障环节少。
-
公开(公告)号:CN102673985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161002.X
申请日:2012-05-22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B65G4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皮带系统的流程设计方法,包括步骤:对系统中的每一台设备定义唯一的设备号;根据不同的物料传输路线,利用设备号定义出各种输送流程,并对每一个输送流程定义唯一的流程号,形成流程表;定义一个数组,用于存放所选中的流程号以及该流程的所属设备和设备状态;针对每台设备编写独立的启停控制程序;选择流程号i,针对流程号i查询流程表,将流程号i与其所涉及的各设备号顺序写入到所述的数组中,并将所涉及的各设备的状态位设定为选择状态;向流程号i中的各设备发送启动命令,并根据各设备的工作状态配置数组中各设备的状态位。本发明的流程选择控制方法编程简单、调试方便,易于升级,可适用于任何皮带输送系统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235594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12277.9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控制系统及牵引位置校正计算方法,包括钢丝绳转轮传动系统、轨道往复车和用于检测钢丝绳转轮转动位置的多圈式绝对值旋转编码器,在轨道往复车上安装有永磁铁,在轨道往复车行走的轨道的起点位置处安装有磁性限位开关,所述轨道往复车在到达轨道起点位置时,轨道往复车上的永磁铁刚好被所述的磁性限位开关所感应;所述控制器根据多圈式绝对值旋转编码器和磁性限位开关反馈的检测信号计算轨道往复车的当前牵引位置。本发明的牵引控制系统位置校正计算方法不仅解决了由于旋转编码器计数过零点所导致的牵引位置计算错误的问题,而且系统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故障环节少,可靠性高,为物品的准确定位输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