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背景噪声的声压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45269B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10155557.3

    申请日:2012-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背景噪声的声压监测装置,包括光路系统、控制系统和供电系统;在所述光路系统中包括激光器、半透射半反射的分光镜、平面反射镜、带反射面的振动片和光电接收器;根据振动片的形变在光电接收器处形成变化的干涉图样;在所述控制系统中包括控制器和两个安装在平面反射镜上的压电陶瓷,通过控制器一方面输出调制信号驱动第一压电陶瓷震荡以判断振动片的形变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控制器输出补偿电压驱动第二压电陶瓷形变以跟踪振动片的形变量,进而换算出海洋背景噪声的声压。本发明的海洋背景噪声声压监测装置利用迈克尔逊干涉原理进行光路系统的结构设计,精度高、线性度好,在低频信号段无衰减,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特性。

    高精度激光干涉式水听器

    公开(公告)号:CN102103011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549476.2

    申请日:2010-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激光干涉式水听器,具有精度高、造价低、续航时间长等优点,包括基于迈克尔逊干涉原理的光路系统、控制系统以及供电系统;在所述光路系统中包括激光器、半透射半反射的分光镜、平面反射镜和振动片;其中,所述平面反射镜和激光器分设在分光镜的上下两侧,且平面反射镜水平设置,其顶面设置有压电陶瓷;所述振动片竖直设置,且在其朝向分光镜的内表面上镀有一层反射膜,振动片的外表面贴附有压电复合材料;在所述控制系统中包含有光电二极管和电荷放大电路,通过所述光电二极管和电荷放大电路输出的电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计算被测声信号的振幅,并通过压电陶瓷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的压电陶瓷。

    海洋取样器深度定位分层取样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25511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1374191.3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海洋取样器深度定位分层取样装置及其控制系统,涉及海洋取样领域。该发明包括外壳和驱动电机,所述外壳顶部固定连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与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传动管,所述传动管外侧设置有多组取样组件,多组取样组件用于同一取样位置不同水平高度的海水取样;取样组件包括进水阀、取样块、多个储液凸槽和多个密封组件。该发明同时在一个取样位置的海域进行多个水平高度的取样。使外壳在一个取样位置进行不同深度的分层取样,完成工作一,增加外壳在一个取样位置取样的广度,减少流动的海水导致的取样研究不准确的情况出现,降低海洋环境取样研究的成本投入。

    无人船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176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710415159.3

    申请日:2017-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船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利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无人船的推进器运行;将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输出的直流电能逆变成交流电能,为永磁同步电机供电,并且,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供电的期间,执行以下能量分配过程:永磁同步电机在启动时,控制连接蓄电池正极的第一开关保持常开状态,并控制连接超级电容正极的第二开关保持常开状态,输出直流电能;在永磁同步电机启动运行到设定的启动时间时,调节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通断时序,使蓄电池的输出电流ie=ce(t)iqref,使超级电容的输出电流ic=cc(t)iqref。本发明通过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输出的能量进行合理分配,有效提升了电动无人船的加速性能,满足了电动无人船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需求。

    一种基于电化学的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50947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401301.X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电化学的海洋生物污损监测评价方法和装置。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监测评价对象;将监测评价对象及电极材料放入海水中,通过自然附着的方式获得监测评价对象及电极材料试样;采用电导率测试法或电化学交流阻抗法测量试样的电导率数据或电化学等效电路变化状况;将电导率变化或电化学等效电路变化与实际生物污损程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获得实际的生物污损程度情况。本发明设计根据电导率变化数据、电极电容数据等对生物附着试样的生物量(或者生物覆盖率)的相关性分析,从而完成对传感器电极材料的生物附着情况的监测和评价,有效避免生物附着和污损造成的损失及危害,达到生物污损防除的目的。

    一种深海甲烷浓度原位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203491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510652093.0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深海甲烷浓度原位检测系统,其特点是:利用甲烷气体吸收红外光的特点,应用气液分离技术,将海水水样中的甲烷成分分离后,用红外传感器对其含量进行检测。检测系统由法兰盘、减压阀、减压舱、入水泵、耐高压出水泵、气泵、电磁阀、电路板、气液分离光学检测室、固定底板、固定支架和壳体组成,其外观是一个带有进出水口和电气水密接头的小型密封装置。本发明对非甲烷气体的响应度小,系统信噪比高,在深海海流剧烈波动的情况下,抗干扰能力强,且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便于实现环境适应性更强的小型海洋监测系统集成,能够布放于深海恶劣环境中,在长期无人职守的情况下,对海水中甲烷浓度指标进行原位检测。

    一种多皮带系统的流程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73985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61002.X

    申请日:2012-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皮带系统的流程设计方法,包括步骤:对系统中的每一台设备定义唯一的设备号;根据不同的物料传输路线,利用设备号定义出各种输送流程,并对每一个输送流程定义唯一的流程号,形成流程表;定义一个数组,用于存放所选中的流程号以及该流程的所属设备和设备状态;针对每台设备编写独立的启停控制程序;选择流程号i,针对流程号i查询流程表,将流程号i与其所涉及的各设备号顺序写入到所述的数组中,并将所涉及的各设备的状态位设定为选择状态;向流程号i中的各设备发送启动命令,并根据各设备的工作状态配置数组中各设备的状态位。本发明的流程选择控制方法编程简单、调试方便,易于升级,可适用于任何皮带输送系统中。

    采集光总量的臭氧法水质化学需氧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3088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605115.5

    申请日:2010-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集光总量的臭氧法水质化学需氧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通过对固定体积的水样持续不断地施加臭氧,使其进行化学需氧反应,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总光强来精确地测算出水质化学需氧量。测量装置的主体是一密光的反应腔体,反应腔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通气孔,反应腔体的一侧是透镜,反应腔体的下面为所述暴气片,暴气片与臭氧气室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水样换路装置连接,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反应腔体之外透镜的焦点处,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端口连接到数据处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水样换路装置。适应于高COD值水样的测量,测量结果不依赖泵的流量,测试精度高。

    一种二维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及加速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52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29738.6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振动加速度测量领域,公开了一种二维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及加速度测量方法,传感器包括正方形的平面旋转体,所述旋转体的四个角处顺向延伸设置有基座,每个所述基座上均安装有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单元包括悬臂梁、质量块和光纤,所述悬臂梁的固定端安装于基座上,活动端连接质量块,四个悬臂梁分别平行于正方形的四条边;所述质量块与其所在的基座之间设置光纤,所述光纤中部刻有光纤光栅。本发明所公开的传感器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减小水流侵蚀等环境的影响,传感器结构紧凑,增大灵敏度的同时实现了温度的自动补偿,可抗Z方向干扰,适用安装于空间狭窄、高温高压及电磁干扰强等恶劣环境下。

    一种深度可调节的海洋生态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621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01134.5

    申请日:2024-04-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度可调节的海洋生态监测装置,包括浮板、设置于浮板上方的海上环境监测机构以及设置于浮板下方的生态监测器。该深度可调节的海洋生态监测装置,定位装置中的收缩机构,即可带动限位部的内部结构发生改变,而通过限位部让定位装置整体在四根下放绳上的位置固定,从而让生态监测器在海底能够保持稳定的姿态,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同时,也让生态监测器在海底工作时不易受到外力干扰从而受到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