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摄影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5017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1068096.0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摄影测量装置,涉及摄影测量设备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密封舱、引导板、端部配重板和侧配重板,因密封舱为菱形结构设计、引导板处于V形板状态、端部配重板为弧形板和侧配重板的两侧端面为与端部配重板的弧面对应的弧面设计,使得装置主体在下潜时的阻力降低,从而使得装置主体下潜时的耗能减少,同时因本发明加装了端部配重板和侧配重板,致使本装置整体的重量增加,增加了本装置在下潜时重量给予推进器的帮助,使得下潜时推进器的耗能进一步的降低,并且通过设置有气囊,可以通过充气组件对气囊进行充气,致使气囊开始膨胀,膨胀的气囊会降低装置主体在海底运动时端部配重板和侧配重板的设置所增加的能耗。

    牵引控制系统的牵引位置定位计算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3795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310112302.3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控制系统的牵引位置定位计算校正方法,包括钢丝绳转轮传动系统、轨道往复车和用于检测钢丝绳转轮转动位置的旋转编码器,在轨道往复车上安装有永磁铁,在轨道往复车行走的轨道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感应所述永磁铁的磁性限位开关;所述旋转编码器和磁性限位开关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旋转编码器反馈的检测信号计算牵引位置,利用磁性限位开关反馈的检测信号判断轨道往复车的行走区间并对所述的牵引位置进行计算和校正,以生成轨道往复车的当前位置。本发明采用旋转编码器配合限位开关的双重定位检测方式来校正计算轨道往复车的行走位置,不仅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强,而且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故障环节少。

    一种牵引控制系统及牵引位置校正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5594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12277.9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控制系统及牵引位置校正计算方法,包括钢丝绳转轮传动系统、轨道往复车和用于检测钢丝绳转轮转动位置的多圈式绝对值旋转编码器,在轨道往复车上安装有永磁铁,在轨道往复车行走的轨道的起点位置处安装有磁性限位开关,所述轨道往复车在到达轨道起点位置时,轨道往复车上的永磁铁刚好被所述的磁性限位开关所感应;所述控制器根据多圈式绝对值旋转编码器和磁性限位开关反馈的检测信号计算轨道往复车的当前牵引位置。本发明的牵引控制系统位置校正计算方法不仅解决了由于旋转编码器计数过零点所导致的牵引位置计算错误的问题,而且系统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故障环节少,可靠性高,为物品的准确定位输送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

    牵引控制系统及牵引位置定位计算校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63795A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310112302.3

    申请日:2013-0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牵引控制系统及牵引位置定位计算校正方法,包括钢丝绳转轮传动系统、轨道往复车和用于检测钢丝绳转轮转动位置的旋转编码器,在轨道往复车上安装有永磁铁,在轨道往复车行走的轨道的一侧安装有用于感应所述永磁铁的磁性限位开关;所述旋转编码器和磁性限位开关输出检测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旋转编码器反馈的检测信号计算牵引位置,利用磁性限位开关反馈的检测信号判断轨道往复车的行走区间并对所述的牵引位置进行计算和校正,以生成轨道往复车的当前位置。本发明采用旋转编码器配合限位开关的双重定位检测方式来校正计算轨道往复车的行走位置,不仅定位精度高,可靠性强,而且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故障环节少。

    无人船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1769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1710415159.3

    申请日:2017-06-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船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利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无人船的推进器运行;将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输出的直流电能逆变成交流电能,为永磁同步电机供电,并且,在蓄电池和超级电容供电的期间,执行以下能量分配过程:永磁同步电机在启动时,控制连接蓄电池正极的第一开关保持常开状态,并控制连接超级电容正极的第二开关保持常开状态,输出直流电能;在永磁同步电机启动运行到设定的启动时间时,调节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通断时序,使蓄电池的输出电流ie=ce(t)iqref,使超级电容的输出电流ic=cc(t)iqref。本发明通过对蓄电池和超级电容输出的能量进行合理分配,有效提升了电动无人船的加速性能,满足了电动无人船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需求。

    采集光总量的臭氧法水质化学需氧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3088A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1010605115.5

    申请日:2010-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集光总量的臭氧法水质化学需氧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通过对固定体积的水样持续不断地施加臭氧,使其进行化学需氧反应,通过测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总光强来精确地测算出水质化学需氧量。测量装置的主体是一密光的反应腔体,反应腔体上设有进水口、出水口和通气孔,反应腔体的一侧是透镜,反应腔体的下面为所述暴气片,暴气片与臭氧气室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与水样换路装置连接,光电传感器安装在反应腔体之外透镜的焦点处,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端口连接到数据处理电路,数据处理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水样换路装置。适应于高COD值水样的测量,测量结果不依赖泵的流量,测试精度高。

    一种水下摄影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50170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068096.0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摄影测量装置,涉及摄影测量设备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密封舱、引导板、端部配重板和侧配重板,因密封舱为菱形结构设计、引导板处于V形板状态、端部配重板为弧形板和侧配重板的两侧端面为与端部配重板的弧面对应的弧面设计,使得装置主体在下潜时的阻力降低,从而使得装置主体下潜时的耗能减少,同时因本发明加装了端部配重板和侧配重板,致使本装置整体的重量增加,增加了本装置在下潜时重量给予推进器的帮助,使得下潜时推进器的耗能进一步的降低,并且通过设置有气囊,可以通过充气组件对气囊进行充气,致使气囊开始膨胀,膨胀的气囊会降低装置主体在海底运动时端部配重板和侧配重板的设置所增加的能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