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139304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010550246.8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1D26/021 , B21D37/10 , H05B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点阵自阻电加热板料温热充液拉深成形方法,属于板料温热液压成形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凹模兼液池的型腔内充满液体,利用凸模带动板料进入凹模时液体受到压缩而建立的反向压力使板料成形,在压料板内部按点阵分布埋设针式电极,通过电极和板料之间的接触电阻对板料凸缘进行自阻电加热,通过改变电极点阵分布规律,以及调整各个加热电极的加热电流调整凸缘温度场分布,通过变化凸缘各质点温度调整加热点流动应力实现凸缘上金属质点流动的不同步控制金属流动,利用温度引起的凸缘各质点变形的不同步协调金属变形过程,达到提高板料极限拉深比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加热速度快效果好、能实现对板料可控柔性加热、提高板料成形极限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79469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110000109.1
申请日:2011-01-0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1K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小锻压力的火车车轮预成形方法,属于轮形锻件热成形技术领域。该方法使用一种特殊结构的下模,将现有的预成形终锻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将下模上的外模环和内模环去除,上模下压将辐板厚度压到目标值时,轮辋和轮毂部位不能充满;第二步,下模外台面、内台面上分别放置外模环、内模环,上模下压,将轮辋和轮毂高度压到目标值,此时轮辋和轮毂型腔充满,完成车轮的预成形。使用该方法,显著降低了锻压力,在压力机能力受限的前提下能够锻造更大直径的轮坯;由于锻压力减小,可适当降低坯料的锻造温度,节能降耗,改善锻件的组织性能;降低锻压力后,使得设备弹性变形减小,锻件的尺寸精度进一步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304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550246.8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1D26/021 , B21D37/10 , H05B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点阵自阻电加热板料温热充液拉深成形方法,属于板料温热液压成形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在凹模兼液池的型腔内充满液体,利用凸模带动板料进入凹模时液体受到压缩而建立的反向压力使板料成形,在压料板内部按点阵分布埋设针式电极,通过电极和板料之间的接触电阻对板料凸缘进行自阻电加热,通过改变电极点阵分布规律,以及调整各个加热电极的加热电流调整凸缘温度场分布,通过变化凸缘各质点温度调整加热点流动应力实现凸缘上金属质点流动的不同步控制金属流动,利用温度引起的凸缘各质点变形的不同步协调金属变形过程,达到提高板料极限拉深比的目的。本发明具有加热速度快效果好、能实现对板料可控柔性加热、提高板料成形极限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114519A
公开(公告)日:2011-07-06
申请号:CN201010550248.7
申请日:2010-11-1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1K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火车车轮预成形方法。该方法在初锻时使用定径环限制轮辋部位金属径向自由流动,强迫轮辋部位的金属沿定径环侧面与上模侧表面、下模侧表面构成的空腔向上、下流动,增加轮辋部位的高度;在终锻过程中,轮辋部位金属在高度方向上大压缩变形,强迫金属充满轮辋模腔。该发明通过初锻时的定径环对轮辋部位的高度方向上的拉长和终锻时在高度方向上的大压缩,提高轮辋部位的金属累积变形量及变形均匀性,从而细化轮辋部位晶粒组织并提高晶粒尺寸的均匀性,提高轮辋的力学性能;由于初锻中定径环的作用,有效抑制由于坯料温度不均或摩擦系数不均等因素造成的偏心;由于终锻中轮辋在高度方向上的大压缩,使得轮辋金属填充型腔质量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410128473.3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板材拉深过程摩擦特性的方法和装置,包括工作台、固定于工作台上的传动机,所述传动机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传动机连接有两个同步旋转的驱动螺杆,两个所述驱动螺杆上螺纹套接有一个牵引板,所述牵引板侧壁固定安装有测力计,所述测力计左端固定安装有夹具,所述夹具夹持固定板料。本发明中,通过上挤压模具和下支撑模具对板料进行压紧贴合,模拟板料在实际拉深过程拉延筋处的状态,通过选择与实际情况相一致的模具材质,拉动测力计和夹具,带动板料在上挤压模具和下支撑模具表面滑动,测试出板料在不同情况下的流动阻力、当量摩擦系数和表面摩擦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815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26222.X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1D26/021 , B21D26/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独立囊调压的板料充液拉深成形系统及其成形方法,属于板材液压成形领域。本发明的成形方法过程包括:凹模液池内充注液体,将毛坯置于凹模上,闭合模具后,液压系统启动实现板料预胀;凸模开始下行,液池内液体以及与液池相连的压力控制囊内介质受到挤压;凸模继续下行,压力升高到独立囊机构设定值时,独立囊内氮气受到压缩体积变小,液池内液体被挤压到独立囊内,同时液体压力保持小幅度缓慢升高,通过独立囊控制压力加载曲线;凸模继续下行,液池内液体压力快速升高到成形所需压力并实现液体溢流至蓄能器中,液体压力保持到板料成形结束。成形结束后,蓄能器中液体在凸模上升的同时以一定速度返回液池,提升拉深成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29905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10029221.7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液压成形装置的热冲压及淬火一体化处理方法,属于热冲压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坯料置于加热炉中保温,使坯料奥氏体化;然后将坯料快速移动到模具上,液压模具的液池内液体液面保持一定高度并保证在模具压合后不接触成形件;模具快速闭合,同时,连接液池的液压机启动,活塞下移,使液池内的液体接触高温成形件并快速形成和保持一定压力,进行淬火;淬火完成后继续保压一段时间,活塞上移,模具打开,最终获得成形件。本发明能够在模具内实现高温成形件的淬火,使成形件得到完全的马氏体组织,保证成形件高强度的同时提高成形件的尺寸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466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910423071.5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塑积大于30GPa%的热轧高强中锰钢的制备方法,属于汽车用高强钢生产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进行冶炼与连铸,然后热轧,热轧采用ESP薄板坯无头轧制技术,连铸坯经3‑5机架粗轧,粗轧在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然后经5机架精轧,精轧在未再结晶区与两相区轧制,轧至厚度0.8‑2.5mm,轧后钢卷在600℃进行卷取;随后退火,采用罩式炉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600‑640℃,保温10小时。本发明方法能够获得细小等轴铁素体、板条马氏体与奥氏体复合组织,所制备的热轧高强中锰钢具有高抗拉强度、低屈强比、连续屈服与高强塑积等优良性能,并解决了传统薄规格中锰钢冷轧生产流程长、成本高和能耗大等问题,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127850B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1229054.X
申请日:2018-10-2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21D26/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异型截面薄壁管件固液双相介质内高压成形方法,属于板材内高压成形技术领域。该成形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采用薄板预制管坯,置入模具后,将管坯的一端的一定长度用低熔点金属浇铸封堵;然后将一定粒度的细沙注入到一端已经浇铸封堵的管坯中;将一高压管一端插入细沙,管坯另一端仍用低熔点金属浇铸封堵;封堵时,细沙对熔融的低熔点金属起支撑作用;模具压块下行压死上端浇铸的封堵;将预埋的高压管联通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压力上升,模具压块同时保持一定轴向进给,通过固体介质和液体压力介质的相互配合,成形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012967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23065.X
申请日:2019-05-2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800MPa级高强塑积Q&P钢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冷轧汽车用钢生产技术领域。该钢板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为:C:0.38~0.42%,Si:0:10~0.30%,Mn:0.80~1.20%,Al:2.80~3.20%,P≤0.020%,S≤0.0030%,N≤0.006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存杂质元素。制备方法包括冶炼、连铸、热轧、酸洗、冷轧、连续退火;连续退火时将冷轧板加热到830~860℃;随后缓慢冷却至700~730℃;最后以40~60℃/s的冷却速率快冷至350~400℃进行过时效配分处理。本发明Q&P钢板力学性能优异,屈服强度≥480MPa,抗拉强度≥800MPa,延伸率≥25%,n≥0.20,屈强比≤0.75,冷成形性能良好。本发明对工艺装备要求不高,适合于现有连续退火生产线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