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9118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55526.2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C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播量可调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排种盘,涉及水稻播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腔道盘、齿盘和充种盘,腔道盘中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充种腔和若干排种腔,通过沿腔道盘径向方向延伸的隔板进行分隔;腔道盘的圆周面上还间隔设置有排种口,排种口与排种腔连通;齿盘上沿周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固定齿,固定齿对应位于充种腔内,且沿腔道盘周向上,固定齿的尺寸小于充种腔;充种盘上设置有若干第一充种口和尺寸小于第一充种口的第二充种口,第一充种口或第二充种口与充种腔正对;从而本发明能够根据稻种品种和粒型对充种口和用于容纳稻种的腔室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品种的不同穴播量需求,并避免稻种漏充或者过充的情况出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88916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62318.5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播种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穴播器电热式破膜孔装置,包括穴播器,穴播器包括滚筒和若干设置在滚筒上的鸭嘴结构,滚筒的一侧面固定有绝缘轨道环,绝缘轨道环的内圈壁上设置有成对铜片,鸭嘴结构上设置有电热丝组件,电热丝组件通过导线与对应的成对铜片电性连接;还包括碳刷架,碳刷架的端部设置有正极碳刷和负极碳刷,正极碳刷和负极碳刷通过导线与拖拉机上的电源电性连接;本穴播器电热式破膜孔装置提高了破膜孔的整齐度、成功率与稳定性,解决鸭嘴成穴装置单独破膜存在的破膜不切底、膜孔过小,导致闷苗,以及扯膜、撕膜现象的发生,而且破膜、播种同步进行,有效提高覆膜播种的质量和效率。(56)对比文件KR 200288989 Y1,2002.09.13CN 218527024 U,2023.02.28CN 210610281 U,2020.05.26JP 2012179040 A,2012.09.20CN 109892078 A,2019.06.18CN 217336418 U,2022.09.02KR 200485559 Y1,2018.01.25CN 211909605 U,2020.11.13CN 112075163 A,2020.12.15KR 20190051661 A,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CN11701160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98489.5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20/60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残差网络的水稻种子分类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的方法,有效避免了图像背景对模型预测的干扰,减少了客观因素对实际应用的影响。在采样过程中获取充分的有效信息,特征提取更加充分;借鉴Res2Net网络的改进模式,引入注意力机制,在不改变网络层数的前提下增加了网络的深度,增强了多尺度特征提取能力,有效解决了相似品种的识别问题,并增加了信息提取能力而不引起计算成本的大量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2104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14809.9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C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种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吸滚筒式精量穴播排种器的内导种组件;包括排种器壳体、排种盘和吸种滚筒,排种盘的一端面同心固定安装在吸种滚筒一侧,吸种滚筒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组吸孔,排种盘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每组吸孔相对应的轴向通道,排种盘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出种口,出种口与对应的轴向通道之间开设有径向通道;每个轴向通道中均通过弹性件连接有接种盒,接种盒伸出轴向通道的一端连接有滑轮,接种盒上开设有接种槽,排种器壳体上端设置有圆弧凸起,本发明利用与内吸滚筒式精量穴播排种器配套的内导种组件,将内吸滚筒投出的种子成穴的从排种盘的径向通道中排出,实现了内吸滚筒式排种器低位排种,提高排种成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8739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635083.1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C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倾斜腔道式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包括壳座、主轴、排种组件、种腔罩和护种板,主轴通过轴承与壳座转动连接,排种组件与主轴同步转动连接,种腔罩与壳座侧面紧固连接,护种板与壳座侧面连接,壳座上设有弧形槽口和安装座,种腔罩上设有输种管;排种组件包括型孔盘、可调盘和腔道盘,可调盘设于型孔盘和腔道盘之间,型孔盘、可调盘和腔道盘紧密配合,型孔盘和腔道盘与主轴同步转动连接,可调盘与主轴转动连接,通过调节调节螺纹柱在弧形腰孔内的锁紧位置,实现可调盘的旋转,从而实现型孔盘上的型孔一和可调盘上的型孔二的错位角度,从而控制稻种的进种量,实现了穴播排种量连续性调节,适应性好;充种容易;充种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9666726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189947.X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接触滑移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柔性接触滑移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设置在检测台上的计算机、设置在检测台一侧的高速摄像机和设置检测台上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包括立架,立架上滑动安装有滑座,立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座升降的驱动组件,滑座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样品的夹持组件,立架的一侧设置有支撑筒;本发明通过弹簧弹性系统与限位组件的协同作用,精准复现了果梗脱离时的动态载荷特性,第一弹簧的压缩过程可线性模拟果梗拉伸时的生物力学响应,当拉力达到预设阈值时,限位组件的瞬时释放机制精确还原了果梗断裂的动态冲击过程,使检测环境与真实采摘场景的力学特性高度吻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31825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56903.X
申请日:2024-12-17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稻育秧播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二维振动式水稻精准育秧播种装置及播种方法,包括支架、供种组件和播种机构,所述播种机构包括与支架转动连接的播种盘安装架,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播种盘安装架倾斜调节的抬放气缸,播种盘安装架上设置有播种盘组件,所述支架和播种盘安装架上分别设置有实现播种盘组件在横向和纵向上振动的横向振动组件和纵向振动组件,所述播种盘组件包括播种盘座、播种板框架和播种板;本发明公开的二维振动式水稻精准育秧播种装置实现了水稻精量定距成穴的精准育秧播种,此外还能让充种槽孔对稻种充种量的可控调节,并且能适应不同长度稻种的精量填充,具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90327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381259.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含根茬和秸秆水田的覆膜插秧机,包括有插秧机横梁、挂膜辊、压膜装置、压边装置以及切膜装置,压膜装置与切膜装置之间设置有秧箱和分插机构,挂膜辊的下方设置有可将根茬和秸秆埋入插秧深度以下的压草机构,所述压草机构包括有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安装有压草辊,压草辊的表面圆周方向上开设有若干个轴向设置的开口,开口处分别对应设置有可径向伸缩运动的压草片;压草机构的后方设置有找平装置。本发明能够在覆膜插秧机铺膜作业之前将稻田表面残留的秸秆与根茬埋入进插秧深度以下,既很好的保留了秸秆与根茬的营养价值,也提高了后续覆膜插秧机铺膜作业以及打孔插秧作业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21040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014809.9
申请日:2023-01-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C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排种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内吸滚筒式精量穴播排种器的内导种组件;包括排种器壳体、排种盘和吸种滚筒,排种盘的一端面同心固定安装在吸种滚筒一侧,吸种滚筒的圆周面上开设有若干组吸孔,排种盘的端面上开设有与每组吸孔相对应的轴向通道,排种盘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出种口,出种口与对应的轴向通道之间开设有径向通道;每个轴向通道中均通过弹性件连接有接种盒,接种盒伸出轴向通道的一端连接有滑轮,接种盒上开设有接种槽,排种器壳体上端设置有圆弧凸起,本发明利用与内吸滚筒式精量穴播排种器配套的内导种组件,将内吸滚筒投出的种子成穴的从排种盘的径向通道中排出,实现了内吸滚筒式排种器低位排种,提高排种成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67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21933.7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属于生物质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松散物料成型生物质应力应变原位可视化监测系统,包括动力单元、成型单元和测试单元,成型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料段、成型段和保型段,成型段和保型段的同一侧面分别设置有成型段透明玻璃和保型段透明玻璃;测试单元包括高速相机、两组中空力传感器、数据采集机箱和显示器,两组中空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进料段与成型段之间、保型段与成型段之间;本发明实现了生物质成型过程中不同区段摩擦力的原位监测,真实还原连续挤压成型加工过程中生物质‑成型模孔界面的摩擦力,并采用高速相机通过透明玻璃进行画面捕获,从而实现了成型过程中生物质应变规律的原位可视化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