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69871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48320.9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静压回转工作台偏载承载力计算方法,静压支承工作时受工件形状不规则、装夹位置以及切削力等影响,工件质心不在工作台中心或承受偏载。根据力的平移定理,可分解为一个轴向力和一个倾覆力偶矩。如果仅有轴向力,则工作台向油垫平移不发生偏转,此时油膜厚度为 ,对应的油腔压力为 ,在偏载力矩作用下工作台发生倾斜,进而改变各油腔压力和承载力分布情况。以十二油垫双矩形油腔为模型,给出静压回转工作台偏载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准确的油腔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20214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410097.8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插铣刀智能控制方法,它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插铣刀智能控制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插铣刀具加工过程中减振降温控制方法操作繁琐、通用性差、对环境有污染、温度测量不准确、降温过程单一、没有共同考虑温度和振动的问题。本发明的步骤为:安装插铣刀;加速度传感器、一号位移传感器、二号位移传感器、三号位移传感器、四号位移传感器、五号位移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加速度信号和位移信号传送给振动信号控制器,振动信号控制器根据加速度信号和位移信号向电流控制器发出指令,电流控制器通过调节一号电磁铁、二号电磁铁、三号电磁铁、四号电磁铁、五号电磁铁内的电流。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12832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407403.2
申请日:2018-11-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C5/00 , B23C5/003 , B23C5/28 , B23C2260/76 , B23Q17/0985 , B23Q17/12
Abstract: 一种智能插铣刀刀杆,它涉及一种刀杆,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插铣刀刀杆。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插铣刀刀杆操作繁琐、通用性差、降温过程单一、没有共同考虑温度和振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刀头、刀头座、刀体和刀尾座,刀头通过刀头座固定安装在刀体的前端,刀尾座固定安装在刀体的后端;本发明还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套筒、支撑板、减震橡胶、振动信号控制器、电磁铁及位移传感器组件、永磁铁质量块和连接杆;刀体内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型腔、第二型腔、第三型腔,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刀头座的一端。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808554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439419.7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2 , C22C1/1036 , C22C2026/002
Abstract: 发明提出一种碳纳米管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使碳纳米管均匀分布在镁基体中,获得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合金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8%Al,2%Si,0.75%Sb,0.5%Ca,1%的碳纳米管,余量为Mg,原料为:纯镁锭,铝锭,锑锭,Mg-10Al-27Ca中间合金,Al-50Si中间合金,镁屑,碳纳米管;具体实施和处理步骤为:(1)碳纳米管的预分散;(2)合金的熔炼及半固态搅拌;(3)超声波分散;该工艺解决了基体与复合材料润湿性差的问题,有效地消除了复合过程中的微孔、缩松等缺陷,细化合金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31210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960039.7
申请日:2016-11-0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3B2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3B27/005 , B23B2200/0423
Abstract: 本发明刀具主要应用在加工轴承外圈内表面沟道阶段,为了解决加工轴承外圈内表面沟道时切屑的不易排出以及刀具的磨损严重等问题,针对加工轴承外圈内表面沟道这一特殊的加工状况,开发设计了一种具有特殊曲面的用于加工轴承外圈内表面沟道的可转位车刀片。通过该特殊曲面可进行定向的排屑引导,而避免损伤已加工的内表面,保证了加工表面质量精度。该车刀片通过螺钉活动连接到刀体上;所述刀片具有两个可供使用的切削刃;一个切削刃用钝磨损之后就可以迅速切换到另一个新的切削刃继续使用,机床操作人员无需停机进行磨刀之后再次使用,节约了加工时间和刀体的耗材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40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298742.1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介电的聚酰亚胺/聚偏二氟乙烯(PI/PVDF)复合薄膜制备方法。首先通过4,4’‑二氨基二苯醚和均苯四甲酸二酐制备出PI的前驱体,然后将PVDF分批添加到PI前驱体中,并在80‑200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低温热亚胺化。该方法可以避免高温处理使PI与PVDF相分离而引入孔洞,是制备出兼顾高介电常数和高介电强度的PI/PVDF复合薄膜有效方法。与传统高温(200摄氏度以上)热亚胺化制备的纯PI薄膜相比,在测试频率为1000赫兹时,质量分数为百分之15的PI/PVDF复合薄膜的相对介电常数可达4.68,是纯PI的1.51倍;储能密度为2.68焦耳/立方厘米,是纯PI的1.49倍。
-
公开(公告)号:CN11550245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35544.7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冷却孔的高效率微织构立铣刀,包括刀柄和刀柄轴向设置的刀头,所述刀头包括容屑槽、切削刃、后刀面和前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面设有曲线型凹槽微织构,所述微织构的线型是最速曲线,所述最速曲线初始点的切线方向与冷却液输出方向相平行;所述微织构内冷铣刀还包括贯穿于所述刀柄和刀头的内部冷却通道,所述后刀面上设有与所述内部冷却通道相连的冷却孔以按所述冷却液输出方向输出冷却液。提高刀具的润滑性能和降低切屑附着,使冷却液与前刀面接触充分,从而有效地减小切削力和切削温度,降低刀具前刀面的磨损,延长刀具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06987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0348320.9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静压回转工作台偏载承载力计算方法,静压支承工作时受工件形状不规则、装夹位置以及切削力等影响,工件质心不在工作台中心或承受偏载。根据力的平移定理,可分解为一个轴向力和一个倾覆力偶矩。如果仅有轴向力,则工作台向油垫平移不发生偏转,此时油膜厚度为,对应的油腔压力为,在偏载力矩作用下工作台发生倾斜,进而改变各油腔压力和承载力分布情况。以十二油垫双矩形油腔为模型,给出静压回转工作台偏载承载力计算方法,得到准确的油腔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576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288659.6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原位‑溶胶掺杂制备聚酰亚胺/二氧化硅(PI/SiO2)复合薄膜的方法。利用正硅酸乙酯在PI前驱体中易于均匀分散的特点,提高了SiO2在PI中分散性。首先,将纳米SiO2与4,4’‑二氨基二苯醚分散于N,N’‑二甲基乙酰胺中,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和正硅酸乙酯后得到成膜液。然后,成膜液通过流延工艺加工成膜并加热处理,得到PI/SiO2复合薄膜。与未添加正硅酸乙酯所得PI/SiO2复合薄膜相比,本方法获得PI/SiO2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为114兆帕,提高了21%,击穿场强可达208千伏/毫米,提高了6%。通过本方法制备的PI/SiO2复合薄膜的耐电晕寿命可达101分钟,是纯PI的20倍。
-
公开(公告)号:CN110017988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332245.7
申请日:2019-04-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G01M13/04
Abstract: 一种径向倾斜对静动压混合油垫润滑性能影响的研究,综合考虑间隙温度场、压力场和流场的影响,得出不同极端工况下润滑性能最佳时的油垫径向倾斜角度。在空载和承载12t极端工况下,油垫周向倾角为0.002°和0.0025°时润滑性能最佳,模拟径向倾角0°至0.005°时的油膜压力场,温度场和流场,通过对比油膜压力场,温度场和流场,并进行比析,获得平均温度曲线和平均压力曲线,分别得出在周向倾角为0.002°—径向倾角为0.0025°和周向倾角为0.0025°—径向倾角为0.0045°时,系统平均温度最低,平均压力最高,流场中油液粒子被剪切次数最少,此时静动压混合油垫综合润滑性能最好,即可得出不同极端工况下综合润滑性能最佳时的径向倾角的大小。
-
-
-
-
-
-
-
-
-